首页 > 教育

学校应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关键主体

2023-05-16 08:4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学校应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关键主体

伴随着2016年、2017年有关校园欺凌一系列制度文件的出台,我国防治校园欺凌开启了法治思维模式,其严肃性、权威性得到极大提升。但施行至今,事后惩治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缺陷:对欺凌者的惩治往往难以起到触及灵魂的常态化教育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隐匿性欺凌的发生。“安全”是安宁状态的持续性稳定,而非秩序紊乱后的复归。因此即便是最有效、最严厉的事后制裁,对安全感的增量都是较为有限的。在重视以事实制裁为主要功能的事后惩戒的同时,必须加强事前干预。从这个角度而言,防治校园欺凌应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关键主体作用。

面向人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在育人理念上,学校应由只关注智育的竞争性教学转向合作式、支持式育人。建设包容、合作、互助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全面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培养,教会学生和而不同、包容互助、和谐发展

在教师培训上,应将防治校园欺凌纳入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使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校园欺凌防治意愿,提升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上,各科教师应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多个角度渗透反欺凌意识,通过校本课程、班队会活动、校外实践等多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反欺凌教育,从知、情、意、行各层面教会学生尊重生命、与人为善、自我保护。关注行为粗暴、存在感强的易施暴学生群体,通过心理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调整思考与行为方式。

探索早识别、早预警精准干预机制

目前,校园欺凌出现多种新情形,如:施暴群体除了传统的“小霸王”拳脚相向,还存在情绪问题儿童对同学发起无征兆、无差别攻击,班干部利用教师信任“公权私用”弄脏其他学生作业本、诬陷调皮捣蛋学生等隐匿性凌辱行为。面对多样化的校园欺凌情形,需建立反欺凌早识别、精准干预机制,教师及时发现隐藏在学生玩闹之中的攀比、孤立、小团体等行为,并分类研判,深究每一种欺凌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行为逻辑,对症下药。

应针对不同类型校园欺凌的分类施策、精准干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欺凌苗头,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以爱育爱。教师应从学生的欺凌苗头中敏锐洞察学生心理成长的短板,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问题,寻找家庭教育的不足。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应一视同仁,通过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互助互爱的思想。

构建家校“零欺凌”责任共同体

家校协同防治欺凌必须由学校唱主角,学校作为发起人,建立家校“零欺凌”责任共同体机制。

家长“反欺凌”辅导常态化。要重点阐述校园欺凌对施暴者与被欺者具有双向危害并严重影响班级文化,让家长明白以暴制暴、恶意辱骂等行为是孩子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改变部分家长“只要自己孩子不受气宁可赔医药费”等错误思想。定期对重点群体家长家访,全面了解易施暴者与易被欺者的生长环境、家庭情况、父母教育理念等,与家长交换意见,让家长成为欺凌苗头早发现、早教育第一人。

家校校园欺凌共治制度化。可在现有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吸收重点群体的家长,成立校园欺凌防治小组,家长以合适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欺凌隐患因素排查、欺凌冲突事件调解、学生心理疏导、欺凌行为与动机分析等工作中来,以增强欺凌事件处理的公正和有效。

(作者:李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少年司法社工:为特殊少年按下人生“重启键”

    原标题:青少年司法社工:为特殊少年按下人生“重启键”  罪错少年参与实践探索项目“城市历奇”,徒步沿路整理共享单车。受访者供图  李涵与一位未成年被害人谈心,为其做心理疏导。受访者供图  2023年3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等共同推动完成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

    时间:05-16
  • “编外试验站”的大梦想

    原标题:“编外试验站”的大梦想2月21日,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闵胜男给养殖场的肉牛采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月16日,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慧莉把在科技小院所采的牛血液样品做离心处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022年7月,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千子协助同学杨顺然在科技小院进行采样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月15日,2022级硕士研究生...

    时间:05-16
  • 推一把可能是少年犯 拉一把就成大学生

    原标题:推一把可能是少年犯 拉一把就成大学生  检察官对失职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程珊/摄  准备送达的督促监护令。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检察官对失职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供图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并对法定代理人开展亲职教育。程珊/摄  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

    时间:05-16
  • 劳动教育要在家庭落细落实

    原标题:劳动教育要在家庭落细落实   【专家视角】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开展。同时,还要大力突破每周1个课时的局限,强化综合实施,引导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做好劳动教育的日常化开展。只有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要让...

    时间:05-16
  • 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原标题: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需要环境教育来助力达成。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等方式实施。其中,中小学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环境...

    时间:05-16
  •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五“新”并举

    原标题: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五“新”并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为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启动市域产教联...

    时间:05-16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职校工作重心在哪

    原标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职校工作重心在哪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近年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全要素融合,增强职业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

    时间:05-16
  •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落地还要迈过哪些坎

    原标题: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落地还要迈过哪些坎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对当下的职业教育来说,是热词,也是关键词。这份热度来源于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一份文件——《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要求,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事...

    时间:05-16
  • 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充足而尽心的教育

    原标题: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充足而尽心的教育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用写信的方式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被高年级学长敲诈了。事情是这样的——他上六年级,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5元钱,答应还我,我就给了。可他后来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

    时间:05-16
  • 给孩子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空间

    原标题:给孩子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空间   【专家视点】   校园欺凌是威胁校园安全的一大全球性隐患,鉴于欺凌带来的巨大且不可逆的危害,探索欺凌的防治策略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的焦点。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理解、管理和表达人的社会情感的综合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任务发展、问题解决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克服...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