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青少年司法社工:为特殊少年按下人生“重启键”

2023-05-16 09:0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青少年司法社工:为特殊少年按下人生“重启键”

  罪错少年参与实践探索项目“城市历奇”,徒步沿路整理共享单车。受访者供图

  李涵与一位未成年被害人谈心,为其做心理疏导。受访者供图

  2023年3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等共同推动完成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发布。这是我国在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

  “‘国标’在未成年司法领域中,进一步明确了社工参与服务的入场资质,厘清了此前各地政法机关对于司法社工介入的混沌认识。”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熊贵彬看来,“国标”能够改变之前一些地方对罪错未成年人在司法分流中“一放了之”的困局,提升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的专业化水平和规范化运作程度。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司法社工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和教育矫治等服务,80个示范建设单位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为4.7%,低于近5年来未成年人再犯率1.2个百分点。检察人员携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累计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帮教服务8.5万人次,累计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保护救助服务3万余人次。

  “这孩子整天小偷小摸,屡教不改。”13岁时因多次盗窃被行政拘留的赵立,在街坊邻居眼里是名“惯偷”,16岁时他因伙同别人盗窃电动车被刑事拘留。为了让赵立自力更生、彻底改掉盗窃恶习,检察机关对他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委托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85后司法社工李涵帮教赵立。

  2012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写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挽救、帮扶成为法律制度,司法社工对罪错少年的评估,是检察机关决定是否起诉以及法院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李涵的帮助下,赵立被安排在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当服务员,历经8个月的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和教育矫治,赵立顺利度过附条件不起诉的帮教期,改掉了偷窃习惯。

  赵立只是李涵帮教的众多未成年人之一。为迷途少年打开一扇窗, 为受害孩子点亮一束光。十余年来,李涵和同事为北京市5000多名未成年人提供违法训诫、帮教、被害人救助等服务,服务过的未成年人中80%都能复工复学、回归社会。

  司法社工像风筝的线,拽回迷途少年

  “第一次拿到3000元工资很开心,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能养活自己了。”李涵了解到,赵立之后再没偷过东西,开始自食其力了。赵立家庭经济条件差,母亲很早因病去世,父亲没有精力、能力管教他。五年级时,赵立被人打伤,他瞒着爸爸辍学离家出走。

  “没人教育他偷东西不对,也没有人关心他今天吃了什么、睡在哪儿。”辍学后流浪在外的赵立偷了不少生活必需品,李涵称,“罪错未成年人出现问题行为的背后,折射出他们与家庭或学校相处不融洽、自我发展与社会要求存在矛盾或冲突。”在对2015至2019年服务过的900个未成年人数据分析统计后,李涵发现,年龄在14-18岁的未成年人中,有超过半数辍学;盗窃占近40%;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占25%以上。

  抽烟喝酒泡网吧、聚众斗殴飙摩托……李涵帮教的另一位罪错未成年人饶申,是个青春期叛逆型孩子。16岁时,饶申在所谓“大哥”带领下“混社会”,因与圈内“兄弟”参与斗殴被刑事立案。饶申生活在离异家庭,父亲整日酗酒,动辄打骂他,奶奶不闻不问,沉迷麻将。“他在家庭和学校里得不到关怀,只能在另一个群体中寻找行为认同和群体归属。”李涵说。

  “当这类孩子被关注和理解后,他的情绪会平静下来,这时再和他交流。”在李涵看来,让涉罪未成年人转变为对社会有用、不伤害社会的人,以一种平等姿态建立信任、杜绝说教式沟通尤其重要。

  帮教饶申的10个月内,李涵带他参加了不少活动。在“城市历奇”实践探索项目中,社工们带着这些特殊少年,沿着北京地铁线到大街小巷徒步、整理共享单车、捡拾垃圾、帮助陌生人等,带动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这一项目由李涵在2016年发起,至今已开展了400余次。

  “我们就像风筝的线,只有让孩子们适应、回归社会,才能真正把他们从偏离的轨道‘拽’回来。”李涵还带着这些孩子到养老院、儿童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做志愿服务。“别学我做违法犯罪那么傻的事。”当饶申真诚地劝其他同龄孩子不要像他过去一样时,李涵注意到他在真正蜕变。如今,饶申在一家企业工作,还时常和李涵联系。

  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团组织共培育、联系青少年事务社工23.35万人,近三成为青少年司法社工,活跃在社会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一线。

  从失控到自控,他们在用心改变

  “第一次吸毒在哪里?为什么会染上毒品……”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涉毒少年范霖情绪十分低落,始终不肯开口。初次接触范霖,李涵感受到他的防御心极强,李涵并未追问有关毒品的事,而是和他聊了聊当下能做的事及未来计划。经过长达一年的帮教,顺利度过附条件不起诉的范霖回到老家后,给李涵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后来得知范霖考上大学,李涵很庆幸,“没有因这件事影响他的一生,相信他以后再不会涉毒了。”

  丰富的帮教经历,让李涵感受到,涉罪未成年人像是车道上失控的小赛车,从失控到自控,能感受到他们在用心改变,“比如开始考虑找工作,哪怕从兼职开始,开始愿意回家多待一宿等等”。

  提及对罪错未成年人挽救帮扶的目的,李涵认为,一个人出现行为失范,与所处社会关系紧密相关,如果不想办法把其拉回正轨,反而将其排挤到社会边缘、任其走到危险角落,会造成更多风险事件。

  熊贵彬对此表示认同。他建议,对于涉罪涉法、被侵害和涉入家庭矛盾中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司法社工要精准评估其风险因素、需求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可使用评估工具如问卷或量表,社工根据评估结果,精准匹配相应的具体干预策略”。

  青少年司法社工扮演“知性慈爱母亲”角色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升。5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年均上升3.6%。其中,起诉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3.1万人。

  李涵曾为一个性侵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于晨提供救助。那是一个暑假,北漂打工的于晨妈妈将12岁女儿接到北京,同居男友趁于晨妈妈不在时,侵害了她,心痛的于晨妈妈找到李涵求助。

  “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可能存在恐惧、焦虑等强烈情绪,需要及时开展心理援助,给予关怀与呵护。”在李涵的多次帮助下,于晨慢慢走出心理阴影,开始愿意和身边的小朋友接触。李涵为于晨找到了北京一所寄宿制学校,让她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司法体系扮演了‘严格公正的父亲’角色,青少年司法社工则是‘知性慈爱的母亲’角色。”熊贵彬分析说,对因犯罪、被侵害和家庭矛盾而陷入困境的孩子而言,社工需熟知其特性并采取科学专业、合乎情理和实践理性的行动,给他们带去温暖、指引和希望。

  “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行动,或许能帮助他们的人生出现转折。”李涵表示,做这份工作有满满的价值感,“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司法社工这个群体,也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中赵立、饶申、范霖、于晨均为化名)

  (记者 先藕洁 韩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编外试验站”的大梦想

    原标题:“编外试验站”的大梦想2月21日,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闵胜男给养殖场的肉牛采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月16日,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慧莉把在科技小院所采的牛血液样品做离心处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022年7月,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千子协助同学杨顺然在科技小院进行采样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月15日,2022级硕士研究生...

    时间:05-16
  • 推一把可能是少年犯 拉一把就成大学生

    原标题:推一把可能是少年犯 拉一把就成大学生  检察官对失职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程珊/摄  准备送达的督促监护令。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检察官对失职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供图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并对法定代理人开展亲职教育。程珊/摄  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

    时间:05-16
  • 劳动教育要在家庭落细落实

    原标题:劳动教育要在家庭落细落实   【专家视角】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开展。同时,还要大力突破每周1个课时的局限,强化综合实施,引导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做好劳动教育的日常化开展。只有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要让...

    时间:05-16
  • 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原标题: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需要环境教育来助力达成。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等方式实施。其中,中小学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环境...

    时间:05-16
  •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五“新”并举

    原标题: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五“新”并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为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启动市域产教联...

    时间:05-16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职校工作重心在哪

    原标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职校工作重心在哪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近年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全要素融合,增强职业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

    时间:05-16
  •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落地还要迈过哪些坎

    原标题: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落地还要迈过哪些坎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对当下的职业教育来说,是热词,也是关键词。这份热度来源于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一份文件——《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要求,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事...

    时间:05-16
  • 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充足而尽心的教育

    原标题: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充足而尽心的教育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用写信的方式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被高年级学长敲诈了。事情是这样的——他上六年级,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5元钱,答应还我,我就给了。可他后来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

    时间:05-16
  • 给孩子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空间

    原标题:给孩子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空间   【专家视点】   校园欺凌是威胁校园安全的一大全球性隐患,鉴于欺凌带来的巨大且不可逆的危害,探索欺凌的防治策略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的焦点。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理解、管理和表达人的社会情感的综合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任务发展、问题解决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克服...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