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技能可以成才 技能可以报国

2023-05-15 08:5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技能可以成才 技能可以报国

  “有人说,你们技术人员不就是动动手,能有多大作用?我不这么看。”作为一位特级技师,李辉已工作了31年,如今是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见面交流会上,5名技能人才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李辉正是其中之一。他相信,只要工作有作为,就能获得尊重。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全国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95名全国技术能手,也表扬了一批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他认为,生产实践中,技术工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

  “正是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在企业获得了尊重。一项新技术有没有缺陷?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有没有问题?在现场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我们技能人员来把控的。把控得好,出的就是优秀产品;把控不好,可能就要出大问题。”原本说话慢条斯理的李辉,在聊到这个话题时,语速也变快了几分。

  对于技术工人是否面临行业歧视这件事,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首席技师马小光也有着同样的感慨。

  马小光1998年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曾做过钳工、铣工、数控铣工、技术员、班组长等各种工作,是车间20几台不同型号数控加工设备的首任操作者,潜心钻研数控加工技术25年。

  他在特种车辆、工装模具、液压传动、行走系统等各个生产环节,都首创过先进的工艺方法,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累计完成300余项研制任务的攻关,取得工艺创新成果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他还曾经与工作室团队一起,完成了北京奥运会、APEC、国庆70周年特效焰火发射装置研制生产任务。

  从一个“普通的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一路走到今天,马小光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去年,他通过集团公司评审成为首批首席技师,目前薪酬待遇已经比照公司领导标准。

  在他看来,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拥有更多创新与创造的条件,在国家发展的快速阶段,也拥有更多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

  就像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说的那样,现在,一些高技能人才也走向了首席技师、技能带头人、技能骨干和高级技能专家岗位。

  “我们公司有两名80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我们一线工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干劲也越来越足。”魏凤云说。

  她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船舶建造任务。作为一名电焊工,她曾多次面临焊接的电弧光飞溅到身上的情形,脖子上的伤疤,也被她当成了项链。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则认为,如今技能工人成长空间更广阔了,上升空间也更大了。他挨个列举身边工友成才的例子,又讲了自己十几年来的奋斗经历。据郑志明介绍,他所在的公司正在不断改进技能人才的薪酬制度,高技能领军人才可以拿到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的待遇。

  “我们的社会地位也不断在提高,”郑志明专门强调,“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都能够成长成才。”

  郑志明提到一件往事。有一年,他接到一个任务,要解决一款汽车产生噪音的问题。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是减速器壳体的加工误差造成了汽车的噪音。

  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首先要对加工这个壳体的设备进行调试,恢复其精度,“其中高度方向就需要调整0.002毫米的误差,”郑志明回忆,“当时车间里很多工友都认为这太精细了,相当于头发丝的1/40,根本就不可能调出来。我不服输,最后用我的手工技能,把这个误差调整回来了。”

  在郑志明看来,加工工艺的精度,就是应该提高到如此精细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零件的品质,最终保证汽车的整体品质。

  正是在这样精益求精的过程中,郑志明一步步打通了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之间的壁垒。2020年,他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成为双师型的人才。2022年又被评为广西首批特级技师。

  “突破了我预期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他说。

  (记者 张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召开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13日上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与任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在发言中指出,学会要坚持政治立会,牢牢把握学会发展方向;坚持依法建会,持续优化学会内...

    时间:05-15
  • 4名本科生探索巨型南瓜生长极限

    原标题:4名本科生探索巨型南瓜生长极限  前段时间,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的日光温室中,陈晨将萌芽的南瓜种子放入基质中开始育苗。  此后的每天早晨,她和潘刘、王敏、杨雅婷轮流看护南瓜苗,根据气温、湿度等环境变化,为南瓜苗浇水、通风、透气,调节室内温度。待南瓜苗长出4片真叶,他们便将其移到塑料大棚中定植。  ...

    时间:05-15
  • 职教调查:部分本科停招 专升本“凉”了吗

    原标题:部分本科停招 专升本“凉”了吗  经历过两次成绩不如意的高考,浙江小伙儿秦志飞考进了一所大专,进校时就在心里埋下了“升本”的愿望。  为此,他报了校外辅导班,参加周末培训、寒暑假集训和考前集训,先听课,再刷题。2022年,他以超过录取线两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  秦志飞大专就读的...

    时间:05-15
  • 应急管理学科如何建设才能“炼出钢铁队伍”

    原标题:应急管理学科如何建设才能“炼出钢铁队伍”  “五一”前夕,在中国科技会堂,50多所高校的应急管理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的院长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场应急管理学科的研讨会。在这一场内部研讨会上,围绕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发展等问题,有院长直言“应急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架构还较...

    时间:05-15
  • 关注高质量人才培养 工科教育的“指挥棒”之困

    原标题:工科教育的“指挥棒”之困  论文压力下的“连环套”,工科老师走向“理科化”,企业融不进“工科课堂”……最近一段时间,“工科理科化”的话题备受教育界、产业界人士关注。  “工科理科化”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和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工科人才应当是更贴近产业一线、更具备动手能...

    时间:05-15
  •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青春百炼成钢

    原标题: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青春百炼成钢  眼看着同村的王龙江跟着年轻的小范书记养鸡,不到半年就挣了五六万元,天津市蓟州区东二营镇王辛庄村养殖户王秀兰最近承包了8亩地,养了1000多只鸡,也准备跟着小范大干一场。  村民口中的“小范”是王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思超,来自山西,28岁的他已经扎根这个天津...

    时间:05-15
  • 教育部要求:大幅扩大科研助理岗位

    原标题:教育部要求:大幅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充分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加大科研助理岗位保障力度等。《通知》要求,充分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各单位要积极吸纳应届毕业生从...

    时间:05-15
  • 甘肃:将每年选派百名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

    原标题:甘肃:将每年选派百名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今年起,甘肃省将每年组织高校选派100名左右青年博士教师开展“入企入园”行动,赴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进行实践。   “入企入园”行动旨在推进高...

    时间:05-15
  •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原标题: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14日在山东潍坊举行。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于5月14日至20日开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开幕式上表示,我国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卓越成就。全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