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23-05-03 08:5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源源不断地自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努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储能、提能。

  基础研究人才是大国间科技博弈的关键变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以及技术封锁等,亟需从源头和底层搞清楚基础理论,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和发动机。必须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掌握主动权,才不会受制于人,我国科技才能真正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国际经验也表明,一个基础研究薄弱、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的国家,不可能在国家间的长远竞争中获胜。

  高校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从1978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少年班”,到近年来陆续实施的“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等,都在探索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距离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主动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和战略先锋力量,为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高校要发挥好培养主力军作用,就要立足自身实际,进行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把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高校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汇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基础研究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解答好基础研究领域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自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础研究领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优、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源源不断地自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

   一要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家国情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始终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长城。要注重用科学家精神熏陶、感染、教育青年人才,引导其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担当融为一体,激扬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在攀登科技高峰中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理工科高校要以“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为理念,系统开展全面工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厚培理想信念、在追求真理中激发成长潜力、在工程报国中实现淬炼成长,培养饱含家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突破、引领行业进步的优秀人才。

   二要优化基础学科结构布局。学科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要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根本性、先导性作用,夯实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后盾。理工科大学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大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力度,在碳中和、集成电路、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急需学科上进行布局,为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和国家战略性紧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要健全人才发现选拔机制。发现人才是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要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机制,多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吸引有潜力的优秀学子报考基础学科,投身到基础研究领域中来。要营造优良的成长环境,让有潜质的“好苗子”尽快“冒”出来,畅通人才选拔成长通道,给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快速成长装上“加速器”。理工科大学要将选拔关口前移,不断深化与属地基础教育的合作,努力发现并选拔出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英才、天才乃至“奇才、偏才、怪才”,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精准选拔、贯通培养机制。

   四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需要长期、稳定、持续的支持。要积极构建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一体化设计,着力打造“本科生选拔、研究生培养、青年人才培育”全链条长周期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用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集成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同时,要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和长周期支持机制,为基础研究人才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解除后顾之忧。对此,理工科大学可通过设立工科实验班、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平台,探索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和机制。还可以通过开展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行“3+1+X”培养模式,建设本科生提前进入硕士或博士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同时,要善于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的基础研究项目,共同打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高地。

   (作者:轩福贞,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彩假日生活

    原标题:多彩假日生活  4月30日,游客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体验红峡谷漂流。  “五一”假期期间,人们用多种方式享受休闲时光。  新华社发(郭志华 摄)【1】【2】【3】【4】【5】【6】【7】【8】【9】【10】【11】【12】【13】...

    时间:05-03
  • 天津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

      天津海河上的“天津之眼”。  李 鹰摄(人民视觉)  本报天津电(记者李家鼎)日前,天津市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明确了10个方面33项工作任务,并细化分解为2023年重点工作114项和今后五年重点工作124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天津市委市政府...

    时间:05-03
  • 从人才“洼地”攀上引才“高地”

      应聘者在翻阅招聘资料。  贾 智摄(人民视觉)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如今,全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举办人才博览会为契机大力招才引智,聚焦大数据等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并积极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助力乡村振兴,努力从人才“洼地”攀上引才“高地”,多措...

    时间:05-03
  • 告别机械“刷题”:新高考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原标题:告别机械“刷题”:新高考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高考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新时代的高考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基本立足点,坚持回归育人本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避免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的教与学的方式。  熟未必生巧:  机械“刷题”可休矣   “刷题”...

    时间:05-03
  • 更好发挥教育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此,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加富裕和更加平衡,造就更大规模和更高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原标题:更好发挥教育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教育是...

    时间:05-03
  • 上一堂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课

    原标题:上一堂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课暮春四月,草木葱茏。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020级全体本科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在农场里种下粮食种子,观看玉米脱粒、磨粉,学习操作农作机械……“走上田间地头,从田野到菜地,从开垦到播种,从施肥到收割,我们第一次体验了田间劳动全过程。”黄显淇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不...

    时间:05-03
  • 多彩假日生活

      4月30日,小朋友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一家露营基地放风筝。“五一”假期期间,人们用多种方式享受休闲时光。新华社发(李华 摄)...

    时间:05-02
  •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如何冲刺更有效

    2023年高考即将到来,超过一千万名考生将要迎来属于他们的一次人生大考。“作文如何做准备”“数学‘刷题’还来得及吗”……在临考前的冲刺阶段,记者就考生们关心的问题,邀请名师答疑解惑,说说最后复习的备考要点、注意事项,让考生们轻松上阵,从容应考。最后一个月 作文升格仍有望学生提问:语文考试作文很重要。还有一...

    时间:05-02
  • 将思政大道理讲出青春奋斗真味道

    “航母三舰体现着我国海域防线上从我无到我有、我有到我造、我追到我超的壮志雄心,更集聚着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赵静怡,站到了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她主讲的思政课喜获一等奖。近年来,哈工程做实做精思...

    时间:05-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