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质的“读书种子”

2023-04-18 08:3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质的“读书种子”

   【专家视点】

   考察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不难发现,读书活动皆在推动五个方面的提升,即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质量、阅读能力、阅读效果。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致力于达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的目标。

  趁早培养阅读兴趣

   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紧密配合,首先培育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情感和行为的动力之源,只有养成读书兴趣,孩子们才能拥有对书的“饥饿感”。对书的旺盛“食欲”,是一个人终生以书为友、成长成才的根基。兴趣决定着人生的精神底色,喜爱读书是进取人生的莫大动力,读书的兴趣应精心培植于人之幼、学之初。中国古代把有慧根、爱读书的孩子称作“读书种子”,中国历史上有所成就者多数都是少年焕发书卷气,明大理、识大体,他们是成就华夏辉煌的“种子选手”、骨干力量。学校和家庭要密切配合,为国家和民族培养越来越多、越来越优质的“读书种子”。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中阶段,要着力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要让孩子们知道读书贵在有恒、贵在勤奋,学会挤时间读书,把读书变成终生延续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公民都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终身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建设书香社会和学习型国家就会水到渠成。

  高度重视阅读质量

   学海无涯,人生有涯,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关键是读好书,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与经典同行、与佳作同行。关于如何读好书,历代教育家、学者开列了大量推荐书目,当代致力于阅读推广的专家对这些书目进行了汇总,如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主编的《中国读者理想藏书》、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都是重要的“藏宝地图”,值得青少年学生据以探宝。青少年学生读书,既要实施分级阅读,让他们在合适的年龄阅读相应的好书;也要实施“跳级制度”,让学有余力者自由地跨级、跳级阅读。为了帮助不幸天生具有阅读障碍的青少年学生,不少专家一直在研究,让他们也进入好书的世界,享受好书的滋养和提升。总之,有读无类,全社会要分层分级严肃对待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质量问题,认真引导青少年学生阅读知识准确、内容新颖、情趣高雅的“金书”。

  大力提升阅读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读书人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善于用数字技术为阅读赋能。关于如何读书,中国古人总结了很多方法,如精读细读、通读跳读、朗读批读、读旅结合等,有的求深解、有的求快速,有的专注于小阅读,有的放眼于大阅读。如读旅结合读书法,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读书和旅行、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极高的读书境界。

   单就方法的体系性和完备性而言,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六法”广受推崇,影响最大,可谓是古人读书法的集大成,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西方也不断有专家提出读书方法,例如由“浏览(Survey)、发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组成的SQ3R读书法,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随着《最强大脑》等益智电视节目的出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训练记忆的技巧也非常有助于提高读书效率,亦可以作为读书方法进行学习和训练。另外,读书方法不仅包括独自阅读,还包括与友共读,青少年学生读书要养成“独读乐不如众读乐”的观念,积极与伙伴分享读书经验,在互相答疑和辩论中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读书方法还包括蓄志养心,我国古代的文体“箴”就源自“针”,这种文体是专门规劝、告诫读者的,创建的目的,相当于给心灵打一针,有解郁安神、解惑明智的效果。明代学者李渔首用“书本草”这个概念,明确指出书也是药的一种。英美在20世纪初创建“阅读疗法”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

   在数字化时代,屏幕成为重要的知识载体,被新一代青少年——网络“原住民”所青睐的程度甚至有超越纸张之势。因此,要高度重视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为提质、加速、增效,乃至推动人类阅读方法发生根本性、颠覆性、转折性变化。所谓数字化赋能,包括但不限于:把屏幕阅读纳入读书范畴,将“左书右屏”作为青少年学生读书的常态。在泛媒体时代,要重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媒体素养,帮助他们在阅读中善于识别假知识、假新闻。在大数据时代,要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数据素养,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知识图谱、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人文方面的知识和软件工具,便于深挖、深解、深悟所阅读的内容。

  旨在实现阅读效果

   读书的最终目标是会用书、善用书,读者能够利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和规律,增长才干、立德修身、服务人民、振兴国家、和洽自然、造福人类。阅读是在校青少年学生的主责主业,青少年学生更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主力队伍、榜样群体。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的上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启动,将校园阅读的“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的“大合唱”,希望通过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带动家长读书,通过家长读书带动全社会读书,把全民阅读推进到更新层次、更高阶段。

   (作者:王波,系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用科技新知拓展艺术教育前景(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

    核心阅读高等艺术院校正在寻求顺应时代趋势、融合现代科技的转型发展之路,探索培养既熟稔创作原理又精通科技手段、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的复合型人才。高等艺术教育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艺术+科技”复合型艺术...

    时间:04-18
  • 趣味减压 迎接高考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运球接力趣味游戏,释放压力、迎接高考。江胜摄(人民视觉)...

    时间:04-18
  • 清华大学加大仿生医学研究

    本报电(韩冬野)近日,清华大学揭牌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简称“移植仿生院”),由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担任院长,将推动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与清华优势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临床驱动型与超学科融合式卓越器官移植中心。同日举行了“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国际论坛”,400多名海内外专家围绕...

    时间:04-18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家手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

    时间:04-18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信息快递)

    近日,由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中国教育报刊社协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州举行。与会者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展开研讨。与会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时间:04-18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专题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时间:04-18
  • 香港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本报香港4月17日电(记者王尧、冯学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15日在香港举行。活动的主题是“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基石”,旨在让香港市民了解国家安全对香港长期稳定繁荣的重要性。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参加典礼致辞表示,当前香港的良好局面来之极为不易,...

    时间:04-18
  • 澳门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

    本报澳门4月17日电(记者富子梅)由澳门特区政府与澳门中联办联合举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15日揭幕。展览旨在让澳门居民更全面、深入了解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澳门社会繁荣稳定。展览为期一个月,展场设于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展览...

    时间:04-18
  • 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时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今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前不久,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

    时间:04-18
  •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杨红军在上课。   蔡树菁摄人物小传杨红军,1964年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他39年来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临沧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就拿着课本和教...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