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家手笔)

2023-04-18 09:0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提高战略发展能力。当前,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我们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有组织地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建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尽快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瞄准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优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等点线面结合的区域创新布局,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前瞻谋划和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充分发挥并有效调动全国科技力量,加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科技创新模式。

提升自主培养质量,全面建设战略人才梯队。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整合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的建设体系,建立完善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跟踪机制。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一揽子政策体系,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分层分类建立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持续深化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灵活性、中长期激励方式改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突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科技人才的使命感、获得感、成就感。

突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协同创新整体效能。推动教育、科技、产业有机衔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促进各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有序、更加畅通。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谋划创新、推进创新,不断深化与走在全球科技前沿、处在产业高端的知名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深度参与和有力引领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变革,探索多种模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打造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8日 09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用科技新知拓展艺术教育前景(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

    核心阅读高等艺术院校正在寻求顺应时代趋势、融合现代科技的转型发展之路,探索培养既熟稔创作原理又精通科技手段、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的复合型人才。高等艺术教育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艺术+科技”复合型艺术...

    时间:04-18
  • 趣味减压 迎接高考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运球接力趣味游戏,释放压力、迎接高考。江胜摄(人民视觉)...

    时间:04-18
  • 清华大学加大仿生医学研究

    本报电(韩冬野)近日,清华大学揭牌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简称“移植仿生院”),由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担任院长,将推动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与清华优势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临床驱动型与超学科融合式卓越器官移植中心。同日举行了“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国际论坛”,400多名海内外专家围绕...

    时间:04-18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信息快递)

    近日,由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中国教育报刊社协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州举行。与会者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展开研讨。与会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时间:04-18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专题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时间:04-18
  • 香港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本报香港4月17日电(记者王尧、冯学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15日在香港举行。活动的主题是“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基石”,旨在让香港市民了解国家安全对香港长期稳定繁荣的重要性。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参加典礼致辞表示,当前香港的良好局面来之极为不易,...

    时间:04-18
  • 澳门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

    本报澳门4月17日电(记者富子梅)由澳门特区政府与澳门中联办联合举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15日揭幕。展览旨在让澳门居民更全面、深入了解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澳门社会繁荣稳定。展览为期一个月,展场设于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展览...

    时间:04-18
  • 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时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今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前不久,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

    时间:04-18
  •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杨红军在上课。   蔡树菁摄人物小传杨红军,1964年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他39年来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临沧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就拿着课本和教...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