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写好海洋“蓝色种业”大文章

2023-04-12 09:49: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国海洋大学:写好海洋“蓝色种业”大文章

“海水养殖动物分子育种平台的成功搭建,将为鱼、虾、贝等水产生物育种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传统育种模式向智慧育种模式转变,效率更高也更精确。”日前,在位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的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名誉院长包振民谈起团队的新突破喜笑颜开。

中国海洋大学,广大水产育种人聚焦水产种苗这一渔业“芯片”,接续奋斗、集智攻关,用实际行动践行大食物观,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让我国的“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

传薪火:矢志不渝向蔚蓝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有一栋名为“科学馆”的建筑,历90余年风雨,愈发厚重典雅。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两尊铜像,一位是我国“克隆先驱”童第周,另一位是“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他们为海大海洋生命学科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遗传学与育种领域的卓越建树,为后继者开辟了广阔而又意义深远的探究之路,一代代海大育种人沿着先辈足迹,矢志不渝,深耕渔业“芯片”,孕育出生生不息的蓝色希望。

在海大海洋生命学院楼前也矗立着一座雕像,他就是我国海洋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奠基人方宗熙教授。20世纪50年代,应童第周邀请,方宗熙到校执教,开启了海藻遗传学研究的序幕。他发现和揭示了海带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并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理论与方法,先后培育出“海青一号”宽叶品种、“海青二号”长叶品种、“海青三号”厚叶品种等海带优良品种,使我国成功跻身国际上实现海洋生物良种培育的国家之列。

薪火相传,开枝散叶。海带、紫菜、龙须菜、扇贝、牡蛎、鱼类、对虾……如今,中国海洋大学已形成了一支以孕育水产新品种为己任的“梦之队”,奋力书写着谋海济国的新答卷。

育良种:打赢“蓝色种业”翻身仗

20世纪90年代后期,扇贝养殖业暴发了大规模流行病害,给我国扇贝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培育高产抗病良种被提上日程,时任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的包振民和团队争分夺秒地攻关。

2006年,凝聚着包振民无数心血和汗水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审定。作为我国科学家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得到养殖户的喜爱,先后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产育种之路,创新无止境。”在包振民和团队的努力下,“蓬莱红2号”“海大金贝”“獐子岛红”“海益丰12”“蓬莱红3号”“海益丰11”等扇贝新品种不断涌现。

随着我国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产20多吨上升为现在的近200万吨。产量的增长,带来的是价位下行,曾经的海珍品,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这是最令人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努力,中国老百姓得到了大量高品质的蛋白质。”包振民说。

包振民团队还突破了低成本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难关,建立了全球最大、种类最多的基因组综合数据库,使我国成为掌握贝类基因资源最多的国家。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审定的水产新品种中,海大科研人员培育的占4个,海大成为本次新品种审定数量最多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胡景杰教授团队参与培育的金鲳“晨海1号”名列其中。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石斑鱼、花鲈和卵形鲳鲹优质抗逆新品种培育”启动会在三亚举行。作为项目负责人,胡景杰说:“我们将以强海兴海、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致力于打造‘育繁推’一体化水产种业创新体系,为海水鱼类的深远海及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良种质支撑。”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沿着祖国的海岸线,一个个高端水产种质创制创新平台搭建而起,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推动我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将着力破解水产种业‘卡脖子’难题,全力守护‘蓝色粮仓’,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包振民说。(刘艳杰、冯文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三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人民网重庆4月12日电 (许珺、姚於)4月8日,作为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大会以“数字化引领智慧学习变革”为主题,教育界、产业界专家学者300余人现场参会,逾30万人线上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

    时间:04-12
  • 第二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在重庆召开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人民网重庆4月12日电 (许珺、姚於)4月8日,以“深化就业育人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在重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民生福祉,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就...

    时间:04-12
  • 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把“爱目”的意识深种心底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家行动”公益PDC第一季暨“爱目行动”第九季北京站开幕式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举行。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在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PDC项目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孩子们通过项目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家行...

    时间:04-12
  •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原标题: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顾名思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未明且在研究中。现在3项独立研究指出,2022年以来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病例增加,与Ⅱ型腺相关病毒(AAV2)这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有关。但遗憾的是,目前依然不能确定AAV2究竟为肝炎的致病原因,抑或仅仅是对另一种病毒感染的提示。“元...

    时间:04-12
  • 在校园里赴一场传统文化之约

    原标题:在校园里赴一场传统文化之约  4月10日,在天津小学,学生在进行书画展示。  当日,以“徜徉诗词之海,品味文韵之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节在天津小学举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国学朗诵、京剧选段表演、书画展示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社发(佟玉峰 摄)【1】【2】【3】【4】【5】【6】...

    时间:04-12
  • 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原标题: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此次左江流域考古发现的蛇类骨骼。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供图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对广西左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鉴定出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三种蛇类。这项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左江...

    时间:04-12
  • 新型自动驾驶安全测试系统问世

    原标题:新型自动驾驶安全测试系统问世飞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让汽车迈入“无人之境”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但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安全测试验证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自动驾驶汽车到底是“新手上路”,还是车技稳如“老司机”?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助理教授封硕与美国...

    时间:04-12
  • 海峡两岸青年逐梦智汇营开幕

    据新华社南京电(记者陆华东)长三角两岸企业家溱湖论坛——海峡两岸青年逐梦智汇营近日在江苏泰州开幕,两岸300多名青年出席活动。两岸企业家峰会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推进小组副召集人徐泽洲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希望广大台湾青年加深对大陆的了解,做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传播者”。大陆方面将一如既往地鼓励...

    时间:04-12
  • 新型学生社区:思政、服务、育人“一站式”完成

    原标题:新型学生社区:思政、服务、育人“一站式”完成“这里能办的事可多了,校园卡补办5分钟搞定。”4月10日早上8时许,在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陆续有学生前来办理业务。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开设服务窗口28个,并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自助服务设备21台,线上线下一体可办理各类事项近800项。3月下旬,教育部高校...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