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让每个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现场评论)

2023-03-12 08:4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多万学生”“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数字勾勒出5年来教育强国建设成就,数字的背后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显著提升。

  回应教育关切,增进人民福祉。如何让残障儿童感受到特别的温暖?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代表呼吁:“在融合教育、入学就业方面给予特殊政策。”高校毕业生怎样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委员寄语高校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的奋斗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育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国家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倾斜让乡村教育“立”起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挖掘潜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多机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个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建议免费定向培养农业农村急需专业技术人才”“要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水平,又有文凭,能有多元立交桥式的发展路径和出彩人生”“通专整合、贯通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涌现提供沃土”……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真知灼见。十年来,大中专院校为国家输送上亿名毕业生,继续教育为各行各业每年培训上亿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推动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教育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2021年超3.7万亿元、2022年超3.9万亿元、2023年安排超4.2万亿元——预算报告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规模逐年上升。一边是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一边是重点保障教育等领域支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传递了炽热的人民情怀,温暖人心、提振信心。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的春天,新的起点,期待全国两会上的热烈讨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凝心聚力,在新征程上激发更强大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2日 11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十年守护一片绿

    原标题:四十年守护一片绿  3月10日,张伟骑着电动车在五河县朱顶镇陆冲山的山林中巡护(无人机照片)。  57岁的张伟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朱顶林业工作站站长、高级技工,1983年起在五河县朱顶镇从事基层林业工作。朱顶镇地形环境特殊,涉及山地、丘陵、平原等,植树造林任务复杂。40年来,张伟全身心投入...

    时间:03-12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原标题:(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 受访者供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的根本大计。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全国两...

    时间:03-12
  • 冯丹代表: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赢得未来

    原标题:冯丹代表: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赢得未来  在3月12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冯丹表示,她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存储技术和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弱到强,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赢得未来。她和团队正和国内多家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

    时间:03-12
  • (两会观察)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原标题:(两会观察)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的新考验。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提出建言。解后顾之忧 支持青年“挑大梁”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青...

    时间:03-12
  • 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

    原标题: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两会专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

    时间:03-12
  •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原标题: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建真言 谋良策】   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科研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地,应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可利用、可生产、有价值的技术产品,进而提升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受多方因素影响,高校科技成...

    时间:03-12
  • 张小冬委员:布局“帆船特色学校”,培养学生海洋意识

    原标题:张小冬委员:布局“帆船特色学校”,培养学生海洋意识  如何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推广帆船运动,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一直思考的问题。她建议,协调主要滨水城市,率先布局百所以上“帆船特色学校”。  张小冬表示,中外经验表明,帆船对滨水城市形象、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作用显著,对滨水...

    时间:03-12
  •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原标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上热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其中四年级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2.8%,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增幅近50%。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共识,但整个社会层面仍存在心理...

    时间:03-12
  • 百余家企业超2800个岗位!辽宁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招聘活动在沈阳举行

    原标题:百余家企业超2800个岗位!辽宁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招聘活动在沈阳举行  3月11日,“保企业用工助振兴突破”辽宁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招聘活动暨沈阳市专场招聘会举行。 辽宁省人社厅供图   3月11日,由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沈阳市人力资源...

    时间:03-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