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融观察)

2023-03-07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减”进展情况如何?如何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成为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代表委员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只有持续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才能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委员说,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龚新高代表建议,应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围绕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持续探索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为优秀人才涌现提供沃土。”

  明东委员建议,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建立“通专整合、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新体系,着力增加课程含金量,探索学科交叉性,提高选择自由度,突出发展进阶性,打破学习天花板,全面提升基础学科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经过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已大幅压减,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得到遏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代表调研发现,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以“一对一私教”“高端家政”等名义违规开班现象仍然存在。她建议,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由教育行政部门、消费者和第三方监管机构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信用度、诚信度、教学水平、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形成良性循环。

  “破立并举,治理违规校外培训的同时,还应有效推进课后服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委员建议,探索“学生举手,校、家、社应答”的机制,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需求,通过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等形式,让家校社整体参与进来,以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

  “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应更多地在学生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体育、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领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认为,对校外培训监管的同时也要优化引导,培训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对教师资格的基本认定,适时加强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更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从重视学前教育到办好学前教育,再到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有了更多期待。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委员带来了四川的一组数据:近3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179所,治理整改小区配套园872所;截至2022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9%。

  “乡村教育仍然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委员认为,我国教育整体上已经实现了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在强调共同富裕、促进教育公平的今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变得更为迫切。

  随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大幅提升,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牧区幼师短缺问题值得关注。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纳日碧力戈委员呼吁,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努力给农牧区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温暖的学前教育环境。

  (本报记者李家鼎、赵晓曦、张枨,人民网记者孙竞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7日 05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惊蛰时节 广西南宁小学生进行田间研学

    原标题:惊蛰时节 广西南宁小学生进行田间研学  图为小学生往育秧盘上撒稻谷。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往育秧盘上填土。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们将完成播种的育秧盘摆放整齐。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进行抱南瓜接力赛。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进行抱冬瓜接力赛。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在田间...

    时间:03-07
  • 如何“叫座又叫好”,职业教育待解题

    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职业大军”。五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释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资料图:贵州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参加制冷与空调设备与调试维护...

    时间:03-07
  •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

    时间:03-07
  • 江西安义:智慧就业平台助力就业

    原标题:江西安义:智慧就业平台助力就业  在江西省安义县乔乐乡马溪村,当地村民在“村头宝”平台上查看招聘信息(3月3日摄)。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引进“村头宝”智慧就业终端平台。“村头宝”平台采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模式,在求职者寻求到合适职位时,可直接与企业人事进行现场视频面试。截至目前,安义...

    时间:03-07
  • 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原标题: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王一书在门诊时发现,近年来,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也曾听专家介绍,门诊遇到4岁的小女孩体重39公斤,10岁的小女孩体重达80公斤。  “有的孩子胖到‘令人怀疑’。”马秀珍回忆,专家...

    时间:03-07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原标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面对就业压力,有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自我怀疑。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吕梁学院学生贾志蓝通过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青年发起的问题征集活动,向两会代表、委员询问...

    时间:03-07
  • 青少年应得到更多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会

    原标题:青少年应得到更多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会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带来了一份《关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进一步发挥青少年作用的提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感到,应该帮助青少年一代从小建立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感知,为他们搭建参与其中...

    时间:03-07
  • 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

    原标题: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  今年春节,梅胜收到不少曾帮扶过的学生发来的问候和祝福。听说他们在工作单位干得不错,有些已取得些成绩,梅胜替他们开心。  梅胜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近年来一直承担对学院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2021年帮扶了4名,2022...

    时间:03-07
  •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原标题: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地、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应当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校企合作为重要...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