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2023-03-07 08:34: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地、区域发展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应当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支撑,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高校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成果持续涌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阻碍着校企双方由“合作”向“深度合作”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高校全面服务社会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在创新型产品研发的四阶段(原理、中试、生产、市场)中,高校主要服务第一阶段的原理创新,对中试、生产等阶段的技术创新支持不够;缺乏全面服务意识,对成果转化等中间环节的过程创新重视不够;在建立环环相扣、环环发力的全过程创新链方面,缺乏整体谋划与有效措施。

   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很多校企之间的学科产业联动相对固化,产业发展对学科建设的导向引领作用不强,学科建设未能及时对接国家产业新发展、新需求,对于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重视不足。

   开展高水平有组织科研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与现实发展结合不够紧密,许多企业不能及时适应产业实际转方式、调结构,产业科研“两张皮”和科研“空转”现象较为突出。

   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今天的学术评价与人才评价体系中,对于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论文、轻转化等倾向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对接活动务虚较多、务实较少,合作协议内容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大量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校、企业应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在政府支持下,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一是增强使命担当,画出理想“同心圆”。服务社会是校企合作的共同旨归,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技术转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应强化使命担当,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规划并落实科技创新任务,切实担当起区域发展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地方政府应积极促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企业应强化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承担“经济人”角色的同时,增强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水平科技创新积极回馈社会。

   二是明晰主体边界,找准合作“公约数”。校企合作是建立在高校、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强有力联系基础之上的,只有这些利益主体在恰当的范围内通力合作,密切联系,既不越界,又不缺位,才能顺利推动合作深度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创新资源在不同个体之间共享和整合的创新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立足教育本位,坚决禁止违反合作原则、教学规律和教育纪律的校企合作,同时加强有组织科研,确保合作项目良性运转;企业应立足发展本位,遵循科技伦理与科研规律,与高校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地方政府应立足社会本位,积极扮演校企合作协调者角色,促进合作各方顺应创新发展的需要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的合作、沟通与联系,杜绝在双方核心利益相关事项中的“越界”行为,例如违背市场机制强制产教双方合作等。

   三是构建中介平台,推动转化“加速器”。科技中介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桥梁纽带。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科技中介平台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过程中较薄弱的一环。今后,应加强经营性、服务性科技中介平台建设,鼓励并支持一些独立的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为非营利的科技中介机构,扩大科技中介平台的总量与规模;加快科技中介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吸纳懂经营、擅管理的科技专业人才加入科技中介平台,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必要时由政府组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人才库,为科技中介积累人才;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同时,清楚企业所需,能够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寻找成果转化机会,促进多赢局面达成。

   四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制度“驱动力”。完善评价机制,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主体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健全校企融合创新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标准与信用管理体系,引导第三方评价机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加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体系建设,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开放许可使用费估算指引(试行)》,为专利定价提供系统、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优化激励机制,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并举,提升创新主体积极性,增强政策激励,探索设立校地企合作专项资金等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健全约束机制,合作方应就合作项目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在协议约束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相应管理制度,确保合作不走过场,不做虚功。

   (作者:郭学益,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惊蛰时节 广西南宁小学生进行田间研学

    原标题:惊蛰时节 广西南宁小学生进行田间研学  图为小学生往育秧盘上撒稻谷。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往育秧盘上填土。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们将完成播种的育秧盘摆放整齐。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进行抱南瓜接力赛。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进行抱冬瓜接力赛。 陈冠言 摄  图为小学生在田间...

    时间:03-07
  • 如何“叫座又叫好”,职业教育待解题

    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职业大军”。五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释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资料图:贵州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参加制冷与空调设备与调试维护...

    时间:03-07
  •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

    时间:03-07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融观察)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减”进展情况如何?如何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成为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代表委员表示,要认真贯彻...

    时间:03-07
  • 江西安义:智慧就业平台助力就业

    原标题:江西安义:智慧就业平台助力就业  在江西省安义县乔乐乡马溪村,当地村民在“村头宝”平台上查看招聘信息(3月3日摄)。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引进“村头宝”智慧就业终端平台。“村头宝”平台采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模式,在求职者寻求到合适职位时,可直接与企业人事进行现场视频面试。截至目前,安义...

    时间:03-07
  • 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原标题: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王一书在门诊时发现,近年来,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也曾听专家介绍,门诊遇到4岁的小女孩体重39公斤,10岁的小女孩体重达80公斤。  “有的孩子胖到‘令人怀疑’。”马秀珍回忆,专家...

    时间:03-07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原标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面对就业压力,有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自我怀疑。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吕梁学院学生贾志蓝通过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青年发起的问题征集活动,向两会代表、委员询问...

    时间:03-07
  • 青少年应得到更多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会

    原标题:青少年应得到更多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会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带来了一份《关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进一步发挥青少年作用的提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感到,应该帮助青少年一代从小建立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感知,为他们搭建参与其中...

    时间:03-07
  • 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

    原标题: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  今年春节,梅胜收到不少曾帮扶过的学生发来的问候和祝福。听说他们在工作单位干得不错,有些已取得些成绩,梅胜替他们开心。  梅胜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近年来一直承担对学院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2021年帮扶了4名,2022...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