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2023-02-27 08:19: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结果显示:我国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投入持续增加,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之以往显著上升。

   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作为重要的智库研究成果,蓝皮书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蓝皮书主编傅小兰介绍。

   蓝皮书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调查发现,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无业/失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工作时间的变化、工作倦怠、朋友支持、婚恋关系、运动与午睡均对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其中,从婚恋状态看,已婚群体的抑郁风险最低,未婚无对象群体的抑郁风险最高,抑郁风险检出率(23.6%)远高于已婚群体(5.7%)。虽然其中也叠加了一些年龄因素的影响,但仍显示了拥有亲密关系的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促进青年人拥有稳定和谐的婚恋关系、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说。

   在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方面,针对“你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的4个选项——很好、中等、较差、不清楚,调查对象自我评估认为“很好”的占35.9%,“中等”的占48.1%,“较差”的占13.9%,“不清楚”的占2.1%,前两者之和超过80%。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下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本次调查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高度相似。在成年人群中,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3%,也显著高于3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龄差异呈现类似趋势。此外,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曲线变化,月收入人民币2000元以下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月收入组。

   “不同职业群体也呈现不同的心理健康特征。”陈祉妍介绍,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的是无业/失业人员,达31.0%,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群体;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的是管理人员,为3.2%。

   “我们建议继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推动心理体检普遍开展、关注低收入群体与失业/无业群体、关注与支持青年群体、关注工作倦怠并加强职业指导及提供心理服务、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与支持。”陈祉妍说。

   蓝皮书还分别对青少年、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这四类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全国范围内超过3万名青少年的调查分析显示,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女生相对男生有更高的抑郁、孤独得分;总体上,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这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检测机制,着力加强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对高风险群体的心理健康的精准预防和干预工作,进一步保障青少年获得足够的睡眠和运动,倡导青少年健康使用手机、减少手机成瘾风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菲说。

   “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什么变化?调查发现,作业量的减少、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多和发展兴趣爱好时间的增多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陈祉妍指出:“总的来说,‘双减’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非毕业年级学生在作业负担方面显著减轻,有了更多的时间采取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蓝皮书主编张侃表示:“我国近年来的心理健康工作在政府的引导下蓬勃发展,随着政府重视程度、公众意识的提高,随着专业队伍的成长与壮大,心理健康工作在组织性、专业性方面都有提升。心理健康蓝皮书则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国民状态指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记者 齐 芳 崔兴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乡村大讲堂·高端讲堂(第二期)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中国乡村大讲堂·高端讲堂第二期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等共同发起,邀请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以《中国式现代化的...

    时间:02-27
  • 北京大学出版社牵手国家大剧院 联合推广艺术普及教育

    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画布上的声音——国家大剧院艺术通识课丛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知名音乐评论家、指挥家等专业人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据介绍,本次活动是北京大学与国家大剧院战略合作的具体落地举措。北京大学...

    时间:02-27
  • 教育部召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2月25-26日,教育部召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会。会议深入交流了“组团式”帮扶工作的经验与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会议指出,自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

    时间:02-27
  •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和朋友出门旅游,想学学手机摄影,拍点小视频”“身上小毛病不少,想学点中医理疗知识”“有没有糕点烘焙课程?学会了给孙子做好吃的”……近日,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开始了春季学期的报名、入学工作。老年大学针对老年人各式各样的学习需求设立的不少课程,受到老年人欢迎。  作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老年大学在满足老年...

    时间:02-27
  • 面向科技前沿 培养创新人才

      姜治莹近照。   吉林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吉林大学是国家“2...

    时间:02-27
  •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大学故事

      高校是国际传播重要主体,我国高校尤其是一流高校要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将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高校应从国家战略发展格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建设高校形象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对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

    时间:02-27
  • 人才引进,留住还要用好

      徐 骏作(新华社发)  外省人员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人才落户业务。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赣州人才公寓小区,绿化、运动设施等配套齐全,实现人才拎包入住。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人才号”主题有轨电车穿梭在繁华市...

    时间:02-27
  • 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人才保障(新视角)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主...

    时间:02-27
  • 高考倒计时100天,向梦想冲刺!

    心中有了理想的山峰 ,每个脚印都是成功的路标。100天,这是你与梦想的距离。100天很长,足够重塑一个自我。100天也很短,容不得一分一秒的虚度。最后的决战前,看似简单单调的日子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跨越100个日夜,奔向成功的盛夏。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向梦想冲刺吧!...

    时间:02-27
  •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原标题: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江西南昌,我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VR实训室内,学生们正在进行VR实训。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学生们正在进行VR实训。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冯静正在给中职学校学生进行线上授课。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智慧教育助力...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