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大学故事

2023-02-27 08: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校是国际传播重要主体,我国高校尤其是一流高校要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将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高校应从国家战略发展格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建设高校形象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对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传播体系。例如,清华大学通过全方位创新国际传播工作矩阵,构建了立体国际传播新格局,打造出中国高校的国家级靓丽名片。《2021年中国大学海外传播力建设报告》显示,清华大学的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在国内高校中再次排名第一,这是该校第五次蝉联榜首,虽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名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差距呈现出显著缩小的趋势。清华大学建设了全面的海外传播力平台,通过海外社交媒体持续传播规范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内容,多方位塑造其海外形象。

  开展国际传播既要掌握国际传播的理论、熟悉国际传播新技术,也要拥有全媒体运营经验、擅长多语种交流以及了解国际关系的最新动态。因此,要实现统筹协同,完善配套机制。高校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形成良好的政策服务机制,夯实国际传播的保障根基。例如,北京大学在2019年4月成立海外传播办公室,作为对外传播的窗口,以“服务北大核心使命,传播中国高校声音”为己任,原创北大对外传播内容,整合跨界传播资源,从平台与品牌两大维度塑造北大国内外形象。其主要职能包括北大英文信息生产与传播、北大品牌形象建设与管理、国际新媒体运营与维护以及对外关系渠道联络与拓展。目前,该办公室运营北大英文新闻网和“这里视北大”品牌视频网站,以及领英、照片墙等六大官方国际新媒体矩阵,为提升北大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表达方式,实现精准传播。目前,一些高校对于国际传播内容的定位尚不清晰,在报道上经常局限于外事来访、大型活动、国际会议等新闻事件的直接翻译,忽略了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群体阅读习惯和喜好的差异,难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各大学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接收习惯,利用大数据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深入研究分析海外受众的特点,实现对内容的精准定位和传播。同时,精心谋划传播议题,结合世界动态、国际热点、共性难题等在不同语境下均可产生共鸣的话题讲故事、讲事实、讲情感、讲道理,以此激发观众热情,深入传递核心价值。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学校学科特色,抓住“月宫365”计划圆满成功的潜在热点,全程跟进追踪,在其自营的海外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并与国内外的主流媒体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中国美国、英国等近10个国家的几十家海内外主流媒体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直播等形式进行了数百次报道,生动讲述了北航人的科研故事,展现出中国大学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北航的世界影响力,有力展示了中国科技硬实力。

  推进国际交流,扩大对外合作。实施多样化的国际合作项目可方便与海外高校、企业、媒体平台、智库和各类国际组织进行交流,从而广泛传播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办学理念、文化风貌等信息,有利于塑造高校的海外形象。国内高校要积极拓展高校与世界一流名校、国际主流媒体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伙伴网络,拓宽传播渠道,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例如,清华大学从2016年制订并开始实施《清华大学全球战略》,积极拓展优质国际化办学资源,构建科研教育全球伙伴体系和基地,形成了以全球创新学院、中意米兰设计学院、苏世民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东南亚中心等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世界和平论坛与“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为代表的高水平论坛;以亚洲大学联盟和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等为代表的多边组织。通过实施上述战略,清华大学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努力讲述中国高等教育的故事,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声音。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乡村大讲堂·高端讲堂(第二期)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中国乡村大讲堂·高端讲堂第二期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等共同发起,邀请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以《中国式现代化的...

    时间:02-27
  • 北京大学出版社牵手国家大剧院 联合推广艺术普及教育

    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画布上的声音——国家大剧院艺术通识课丛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知名音乐评论家、指挥家等专业人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据介绍,本次活动是北京大学与国家大剧院战略合作的具体落地举措。北京大学...

    时间:02-27
  • 教育部召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2月25-26日,教育部召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会。会议深入交流了“组团式”帮扶工作的经验与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会议指出,自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

    时间:02-27
  •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和朋友出门旅游,想学学手机摄影,拍点小视频”“身上小毛病不少,想学点中医理疗知识”“有没有糕点烘焙课程?学会了给孙子做好吃的”……近日,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开始了春季学期的报名、入学工作。老年大学针对老年人各式各样的学习需求设立的不少课程,受到老年人欢迎。  作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老年大学在满足老年...

    时间:02-27
  • 面向科技前沿 培养创新人才

      姜治莹近照。   吉林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吉林大学是国家“2...

    时间:02-27
  • 人才引进,留住还要用好

      徐 骏作(新华社发)  外省人员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人才落户业务。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赣州人才公寓小区,绿化、运动设施等配套齐全,实现人才拎包入住。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人才号”主题有轨电车穿梭在繁华市...

    时间:02-27
  • 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人才保障(新视角)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主...

    时间:02-27
  • 高考倒计时100天,向梦想冲刺!

    心中有了理想的山峰 ,每个脚印都是成功的路标。100天,这是你与梦想的距离。100天很长,足够重塑一个自我。100天也很短,容不得一分一秒的虚度。最后的决战前,看似简单单调的日子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跨越100个日夜,奔向成功的盛夏。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向梦想冲刺吧!...

    时间:02-27
  •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原标题: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江西南昌,我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VR实训室内,学生们正在进行VR实训。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学生们正在进行VR实训。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冯静正在给中职学校学生进行线上授课。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供图  “智慧教育助力...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