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2023-01-23 10:24:00

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共享经济、“宅经济”、直播、数字货币、元宇宙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虽然数字人才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数字人才仍旧跟不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依然存在供需缺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目前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短板。

学科专业设置与数字经济发展不够匹配。新时代,高校需着眼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强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等建设,强化学生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适应数字社会发展的能力。但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人才培养结构往往四年才能进行调整,导致高校数字人才培养效率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高校教师结构和知识结构具有惯性,对学科专业调整往往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高校数字课程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

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健全。数字经济本质是数字技术与产业、与场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往往需要数字化人才具备除数字化以外的一个或者多个其他专业能力。这就需要高校不仅积极推进学科交叉整合,以数字经济为引擎,促进各学科优势互补,还要把数字素养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大力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但是,高校一些教师固守传统思维观念,数据意识淡薄,对大数据重视不够、运用不足,使用范围不广、效果不佳,主动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瓶颈。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校只有积极调动大学生创新的兴趣,激发大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为大学生埋下创新的“种子”,才能让大学生进入社会遇到合适的土壤环境后,让“种子”生根发芽,进行创新工作。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并未显著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理念“窄化”、与专业教育割裂,教师队伍能力欠缺、实践平台匮乏、合作网络和资源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

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缺口,高校必须着眼于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新思维、理解新规则、掌握新工具的数字人才。

加强顶层设计。培养数字人才不仅仅是观念转变的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它涉及高校办学全过程,需要用数字化思维重新审视调整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只有高校管理者更新观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强烈的使命感推动高校教育的数字化变革,才能够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数字人才。

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是“网络原住民”,对大数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了解和把握数字化学习、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有关数字知识、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的元素,教育学生运用数字技术或数字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主动利用数据平台解决遇到的教学及管理问题,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学,推动形成数字化校园文化;能够主动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及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推行个性化教育。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特长为起点,全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从精英教育、标准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要以学定教,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服务。高校可以通过建设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甚至校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作者:黄先开,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年春节为啥这么早?看看闰月就知道!

    新华社南京1月22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今天是传统的节日春节,细心的公众可能发现,相比前两年,今年春节来得较早。为什么春节日期时早时晚?天文科普专家介绍,这与我国农历历算规则有关。简单来讲,如果上一个农历年中没有闰月,春节就会较早到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春节是我国农历正月初一,但它在公历...

    时间:01-23
  • 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

    时间:01-23
  • 过好团圆年 保护家中易感人群是关键

    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今年我们又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因此返乡回家团圆幸福的同时,更要注意健康防护。其中,保护家中易感人群是重中之重。专家指出,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要重点加强保护。建议返乡人员初期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戴好口罩,在家...

    时间:01-23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新华社记者刘昊东、徐欣涛、杨淑君大年三十晚8时,农历兔年春晚准时拉开序幕。跟随着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从迎春花市一路走到外太空看满天星辰组成的“满庭芳”,今年的春晚为海内外观众奉上了一道现代感十足又颇具传统魅力的“文化年夜饭”。舞...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