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今年春节为啥这么早?看看闰月就知道!

2023-01-23 10:19: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月22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今天是传统的节日春节,细心的公众可能发现,相比前两年,今年春节来得较早。为什么春节日期时早时晚?天文科普专家介绍,这与我国农历历算规则有关。简单来讲,如果上一个农历年中没有闰月,春节就会较早到来。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春节是我国农历正月初一,但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一般在公历1月下旬至2月下旬之间波动。

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而农历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和回归年的长度为基本依据,一个朔望月平均约29.5天,一个农历平年为354或355天,平均比公历年少大约11天。若按此时间差长期下去,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情况,因此农历历法中以设置闰月的办法,来使月份与季节对应。

闰月的安排与节气相关。王科超说,在农历年中,冬至以后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朔望月被确定为闰月。中气指从立春开始排序的二十四节气中逢偶数的12个节气。平均每19个农历年份里有12个平年和7个闰年,因此有“十九年七闰”的说法。一个农历闰年为383或384天,平均比公历年多大约19天。经过置闰,每19个公历和农历年的总天数基本相当。

“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则春节就会比上年提前约11天。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有闰月,春节就会推迟大约19天。”王科超说,春节的时间会在公历1月下旬至2月下旬之间波动。比如,自1949年至2023年的75年间,最早的春节出现在1月21日,是1966年的春节,而最晚的春节出现在2月20日,是1985年的春节。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随着共享经济、“宅经济”、直播、数字货币、元宇宙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虽然数字人才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数字人才仍旧跟不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依然存在供需缺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目前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短板。学科专业设置与数字经济发展不够匹配。...

    时间:01-23
  • 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

    时间:01-23
  • 过好团圆年 保护家中易感人群是关键

    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今年我们又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因此返乡回家团圆幸福的同时,更要注意健康防护。其中,保护家中易感人群是重中之重。专家指出,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要重点加强保护。建议返乡人员初期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戴好口罩,在家...

    时间:01-23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新华社记者刘昊东、徐欣涛、杨淑君大年三十晚8时,农历兔年春晚准时拉开序幕。跟随着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从迎春花市一路走到外太空看满天星辰组成的“满庭芳”,今年的春晚为海内外观众奉上了一道现代感十足又颇具传统魅力的“文化年夜饭”。舞...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