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湖南文理学院:建设业务精湛的“大先生”队伍

2023-01-09 07:56:00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好老师的内涵很丰富,既要做好‘经师’,也要涵养德行做好‘人师’。”“教育的美好在于培养有方向、有能力、有动力的一代新人。”近期,湖南文理学院开展“如何做新时代好老师”教育思想大讨论,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学校1400多名教职员工分成数十个小组,从自身能力素养提升、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许多教师表示将努力成为为人师范的“大先生”。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近年来,湖南文理学院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师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打造人才成长的广阔平台,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建设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大先生”队伍。

“做‘大先生’,不仅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022年5月11日,湖南文理学院师德师风宣讲团成员、音乐与舞蹈学院老师曾娜妮站上讲台,和学校教师分享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讲述了如何从一名“好老师”成长为“大先生”的心得感受。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听完宣讲团成员的讲述,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龚春丽深切感受到,成为一名有情怀、有魅力、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2022年4月,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宣讲团,他们用平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讲述了各自教书育人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分享了自己用心用情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湖南文理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向绪言介绍:“这个宣讲团已深入20个院系巡回宣讲,坚定了教师们坚守岗位、教书育人的决心。”

为更好地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湖南文理学院把每年9月定为师德师风教育月,结合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打造特色师德师风教育品牌。同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教师先进典型宣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打通教师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多亏了学校‘教授博士沅澧行’团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鱼苗。”2022年9月,当罗力军亲眼看着公司200多亩鱼塘里养殖的8万多尾新青鲫,短短4个多月就从小鱼苗长到了每尾200多克,他的脸上笑开了花。

2019年,湖南文理学院启动“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派出32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29个科研服务团队,前往当地各产业园区,调研对接企业科技需求,一大批科研成果逐渐在当地加速转化为产业项目,收获了不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罗力军收到的鱼苗正是学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杨品红团队选育和纯化的品种。

“该活动不仅搭建起校地、校企产学研和人才合作的桥梁,也成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助成长计划’,成为教师实践能力开发的‘孵化场’。”学校科技与社会服务处处长杨基峰表示,为了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学校还实施“登高峰计划”以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实施“慈乌鸟计划”提升反哺教学能力。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通过开展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坚持以师德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要’的理念,着力弘扬教师高尚师德,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湖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龙献忠说。(赵嘉伟、晏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度国考举行

    1月7日-8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举行。这是1月8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中学考点,考生入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新华社发(卢启建 摄)...

    时间:01-09
  • 152.5万人实际参加2023国考笔试,竞争比约41:1

    8日17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公务员招录笔试结束。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考试当天共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考试:152.5万人参考应届生占比高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8日发布的消息,本次国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7个城市、66863个考场同时举行,共194.8...

    时间:01-09
  • 减负深入,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解读各级部门出台的人才新政,展示各地方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成果,讲述当代科研人才的奋斗故事,从今日起,本报人物版改版为人才版,推出“人才方略”“用好第一资源”“奋进者”等栏目,分析...

    时间:01-09
  •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或为新的气候临界要素

    《美国科学院院刊》曾刊文指出,地球气候系统存在15个潜在临界要素,如亚马孙雨林、澳大利亚珊瑚礁等。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联合多国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青藏高原可能是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全新气候临界要素。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该期刊同期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有望...

    时间:01-09
  • 新研发缪子成像技术助力文物古迹安全环保“体检”

    新华社兰州1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呼涛)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并首次对西安城墙等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健康“体检”。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

    时间:01-09
  • 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

    时间:01-09
  • 城市书屋,市民的“另一个家”

    “我很喜欢这个书屋!每次,我都会喊上几个同学一起来读书,累了就透过落地窗看看架子山的风景,或在外面的圆桌上一起讨论读书收获。有了书屋,我们的假期更充实了!”河南省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玥岐说。记者看到,临近春节,城市书屋里坐满了前来阅读、休闲的市民。大家在这里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获得感、幸福感,亲切...

    时间:01-09
  •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宣讲团讲准讲透讲活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宣讲团成立,由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担任团长。师生宣讲团由11位在相关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和优秀学子组成,成团前,张东刚从8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握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党的...

    时间:01-09
  • 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考核在渝举行

    本报重庆电(记者常碧罗)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委实施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统一部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全国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初级)等级评价考核近日在重庆举行。考核合格学员将取得全国第一批数...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