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城市书屋,市民的“另一个家”

2023-01-09 07:52:00

来源:光明日报

“我很喜欢这个书屋!每次,我都会喊上几个同学一起来读书,累了就透过落地窗看看架子山的风景,或在外面的圆桌上一起讨论读书收获。有了书屋,我们的假期更充实了!”河南省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玥岐说。

记者看到,临近春节,城市书屋里坐满了前来阅读、休闲的市民。大家在这里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获得感、幸福感,亲切地称它为“另一个家”。

陈玥岐神采飞扬地说:“我在这里已经把四大名著读了个遍。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险,惜红楼梦断。书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武松、性格迥异的唐僧师徒等都让我难以忘怀。这个书屋环境舒适,藏书也很丰富。我和同学们都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

城市书屋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而且改变了周围市民的生活方式。自从有了城市书屋,大家的生活就添了一缕书香。时尚阅读室里,大爷们翻阅报纸查看各地新闻;儿童阅读室中,孩子依偎在妈妈身旁,眨巴着眼睛,听妈妈轻声讲着绘本故事……

书屋管理人尹秀秀经常被市民们的读书热情打动。“晚上9点,还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阅读,看到认真的他们,我很感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美好生活看信阳’。”

“最是书香能致远,一屋芬芳润万家。”信阳市政协副主席、羊山新区党委书记刘璇坦言,建设城市书屋,是回应群众关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除了读书品茗,城市书屋还有许多功能。书屋的社区课堂可以通过“两个更好”小程序预约,发起读书沙龙、文化交流和社区活动。书屋的商店,可以通过“两个更好”小程序链接信阳特色商家,扫码下单文创产品和本地助农产品,送货到家。

当地以书屋为圆心,连接更多的文化空间和群众文化活动。书屋东边的小广场是城市公共非遗空间。每个节气,都会举办热闹的市集活动,让更多人对非遗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让非遗融入都市人的生活。室外的儿童游乐场、休闲跑道则是小朋友放飞童心的快乐天地。

“有一片绿绿的大树,怀抱着小小的暖屋,屋顶有美丽的小花,站在金色阳光下。有许多暖暖的故事,都住在小小的暖屋,只要你静静去聆听,它能教会你幸福……”如歌曲《小暖屋》歌词中描绘的那般,城市书屋干净而优雅,美丽而朴实,智慧而温馨,用书香浸润着整个城市,引领着新年的新风尚。(记者丁艳 王胜昔)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度国考举行

    1月7日-8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举行。这是1月8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中学考点,考生入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新华社发(卢启建 摄)...

    时间:01-09
  • 152.5万人实际参加2023国考笔试,竞争比约41:1

    8日17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公务员招录笔试结束。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考试当天共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考试:152.5万人参考应届生占比高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8日发布的消息,本次国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7个城市、66863个考场同时举行,共194.8...

    时间:01-09
  • 减负深入,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解读各级部门出台的人才新政,展示各地方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成果,讲述当代科研人才的奋斗故事,从今日起,本报人物版改版为人才版,推出“人才方略”“用好第一资源”“奋进者”等栏目,分析...

    时间:01-09
  •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或为新的气候临界要素

    《美国科学院院刊》曾刊文指出,地球气候系统存在15个潜在临界要素,如亚马孙雨林、澳大利亚珊瑚礁等。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联合多国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青藏高原可能是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全新气候临界要素。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该期刊同期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有望...

    时间:01-09
  • 湖南文理学院:建设业务精湛的“大先生”队伍

    “新时代好老师的内涵很丰富,既要做好‘经师’,也要涵养德行做好‘人师’。”“教育的美好在于培养有方向、有能力、有动力的一代新人。”近期,湖南文理学院开展“如何做新时代好老师”教育思想大讨论,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学校1400多名教职员工分成数十个小组,从自身能力素养提升、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

    时间:01-09
  • 新研发缪子成像技术助力文物古迹安全环保“体检”

    新华社兰州1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呼涛)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并首次对西安城墙等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健康“体检”。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

    时间:01-09
  • 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

    时间:01-09
  •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宣讲团讲准讲透讲活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宣讲团成立,由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担任团长。师生宣讲团由11位在相关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和优秀学子组成,成团前,张东刚从8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握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党的...

    时间:01-09
  • 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考核在渝举行

    本报重庆电(记者常碧罗)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委实施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统一部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全国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初级)等级评价考核近日在重庆举行。考核合格学员将取得全国第一批数...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