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全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

2023-01-01 10:21:00

来源:光明日报

科技部于近日发布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表明,2021年全国科普经费增长显著,公共财政投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数量增加较为显著。

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为189.07亿元,比2020年增长10.10%,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科普工作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各级政府部门拨款150.29亿元,占当年全部经费筹集额的79.49%。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71元,比2020年增加0.54元。科普活动支出83.85亿元,占当年科普经费使用额的44.24%;科普场馆基建支出33.36亿元,占当年科普经费使用额的17.60%;科普展品、设施建设支出19.34亿元,占当年科普经费使用额的10.20%。

同时,科普人员队伍建设稳步向前,人员构成进一步优化。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比2020年增长0.80%。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共计111.55万人,比2020年增加9.47%,占当年科普人员总数的61.04%。专职科普创作(研发)人员达2.24万人,比2020年增加20.79%。专职科普讲解(辅导)人员4.92万人,比2019年增加18.41%;兼职科普讲解(辅导)人员31.03万人,比2020年增加13.65%。

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参观人数明显回升。2021年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数量共计1677个,比2020年增加152个,展厅面积增长13.03%。其中,科技馆661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016个。2021年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采取了更加灵活、有序且规范的管理与接待措施,参观人数明显回升,全年参观人次达到1.63亿,比2020年增加42.42%。全国城市社区科普(技)专用活动室4.78万个,比2020年减少4.06%;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19.45万个,比2020年减少1.25%;科普宣传专用车1160辆,比2020年小幅增加1.13%;流动科技馆站1476个;科普宣传专栏22.05万个。

各方力量积极发力,科普活动受众广泛。2021年全国各类机构组织线上线下科普(技)讲座103.82万次,吸引33.80亿人次参加,与2020年相比增长108.24%;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技)竞赛3.68万次,参加人数达7.26亿人次,比2020年增加294.22%。

全国科普统计工作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负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是目前国内统计范围最广、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最为权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础数据。(记者杨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冰上运动迎新年

    12月31日,人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冰场上玩冰车。2022年最后一天,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冰场,人们滑冰、玩冰车,在感受冰上运动的魅力中喜迎新年。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时间:01-01
  • 一元复始:说说元旦“那些事儿”

    新华社天津12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3年1月1日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习惯称其为元旦。元旦一词何意?有啥雅称?现代“春节”和古代“元旦”啥关系?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

    时间:01-01
  • 西南林业大学:党员先锋队暖心护学子

    位于云南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2022年12月以来因为疫情防控,多数学生有序离校,但还有部分学子坚持在校园中学习。为保护好学生健康,学校想方设法为留校学生送去细致服务。12月15日,西南林业大学校医院专门熬制了中药汤剂“桂枝加葛根汤”,分发到每一个留校学生手中;学校生物多样性学院为在校学生送...

    时间:01-01
  • 我国科学家发现师范孔子鸟 揭示鸟类早期演化机制

    原标题:我科学家发现师范孔子鸟日前,《自然》杂志子刊《通讯生物学》在线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徐星团队在古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在一件距今约1.19亿年前的鸟类化石中,发现了古生物“孔子鸟”的一个新物种,命名为“师范孔子鸟”。它的发现改变了此前对古鸟类部分演化机制的认知,对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鸟类演...

    时间:01-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