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强关键能力建设,完善工匠之师培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教材和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师资培养培训中心、课程开发中心、红色职教思政育人场馆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心。
“同时,要依托头部企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指导各地制定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办法。”陈子季透露,还要启动高水平实践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市场驱动,对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分类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
从点、线、面抓落实
如何落实政策?陈子季给出答案:“将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抓落实。”
——点上突破,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样板。2023年年初,先选择10个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一省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省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一省一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同时,梳理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并推广应用。
——线上提升,围绕办学能力的关键条线,推出一批关键政策和重点项目。一方面,分别推出专项工程计划,推出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另一方面,针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讲”的难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向社会传递信号、给地方提供支持,引导基层大胆试大胆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