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在“舞鱼灯”中上一堂文化自信思政课

2022-12-19 08:26:00

来源:光明日报

不久前,在安徽师范大学第51届校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幅活灵活现的鱼灯“国画”惊艳全场。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大鱼海棠》旋律,一条约5米长的大鱼灯领着80只小鱼灯,时而聚拢,时而嬉戏,宛在画中游。这就是徽州特色民俗体育形式——舞鱼灯,原型来自安徽歙县汪满田村的民俗鱼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当晚,#高校师生做非遗鱼灯演绎奇幻梦境#话题冲上网络热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0后’行动起来了”等评论全网刷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随时代变迁而没落。”安徽师大2021级体育学专业研究生李娟激动地说。

今年9月开学以来,李娟大多数时间都泡在体育馆,从了解鱼灯历史到动手制作鱼灯,再到创意编排节目,“第一次在一项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深度教育”。

为了制作出原汁原味的鱼灯,安徽师大专程组织师生求教非遗传承人,开展鱼灯制作专业教学。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学生通力合作,历时一个多月,最终制作出81只鱼灯。

编制骨架、糊纸上色、关节组装……鱼灯的制作并不简单,尤其是为鱼鳍糊纸这一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将一整张纸贴上去,然后用手一点点进行调整,保证灵活且纸不能破,十分考验耐心。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手艺人的匠心和非遗传承的不易。”2021级体育学专业研究生展大亨深有感触。

为81只鱼灯上色也是“功夫活儿”,“每一笔都有讲究,每一笔都是故事”,美术学院的同学们丝毫不敢马虎,结合传统与实际舞美效果,小心翼翼地为鱼灯勾勒线条、上色添彩。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非遗创新性传承发展中,是学校在体育教育中探索落实“五育并举”的一次全新尝试。“不少非遗民俗体育都面临着失传的窘境,我想,如果青年学子能够参与其中,一定能够唤醒乃至激活非遗文化。对青年学子来说,这不仅是一堂体育课,也是一堂历史课,还是一堂提升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思政课。”10余年来,安徽师大体育学院副院长余涛始终致力于推动非遗民俗体育进校园,他组建团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不断挖掘非遗民俗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结合点,终于让非遗鱼灯结结实实“火”了一把。

在鱼灯的动作设计上,区别于传统鱼灯固定的线路游行,余涛充分调动起参演同学专业特性,指导学生观察真实鱼群在水下的游动形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鱼尾摆动”“小鱼绕圈”“小鱼尾随大鱼”等动作,确保把静态的非遗鱼灯演“活”。

为了更好呈现非遗民俗体育,余涛邀请开幕式文艺展演负责人、舞蹈表演专业教师王云辰一起前往歙县进行调研。“为了增加鱼灯节目的观赏性,我们把传统鱼灯与声光电技术进行了充分融合。”王云辰介绍,节目前半部分保留“非遗鱼灯”的年俗特性,使用了鞭炮声等元素,同时使用“黄河红”的灯光特效投射在小鱼上,呈现非遗鱼灯的传统文化内涵;节目后半部分融合现代音乐《大鱼海棠》,同时在背景音效中融入鲲的叫声和海浪声效,搭配“海蓝色”的水波纹灯光特效,为“游活”非遗鱼灯打造身临其境的立体观感体验。

“这里面还有个‘彩蛋’。”余涛介绍,图案各异的小鱼象征着各个学院,在中央洄游的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小鱼攒聚着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向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立足安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着力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学校设置了毽球、蹴球、舞龙、射艺、龙舟、鱼灯、太极拳、武术、秧歌等一批民俗体育课程,组建了武术、龙舟、高脚竞速、板鞋、陀螺等一批民俗体育运动队,并在去年成为首批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咱给大孩子教会了,大孩子就能教小孩子。”余涛说,目前学校已和安徽省芜湖市12个社区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开起了周末课堂,手把手教授中小学生学习非遗技艺。

(记者 丁一鸣 常河 通讯员 田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竞争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一,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二,农业热点前沿国家总体表现力得分排名第一……12月16日,2022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

    时间:12-19
  • 一种多收!我科学家成功培育多年生稻

    据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介绍,12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该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

    时间:12-19
  • 坚守初心、传递薪火,照亮强国英才成长路

    党的二十大高屋建瓴地一体化部署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

    时间:12-19
  • 赓续红色基因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

    时间:12-19
  • 深学细悟守初心 矢志强国谱新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要围绕...

    时间:12-19
  • 培育“忠诚工匠” 筑牢职教之魂

    大雪时节刚过,在贵阳市清镇职教城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的实训车间里,青年教师李明杨正站在五轴加工中心旁,为同学们进行细致的课程讲解:“每个零件生产对精度的要求...

    时间:12-19
  • “我在南非的大学里教中医”(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80))

      图为在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中心(教学诊所),胡紫景临床带教,大三学生临床见习。   (受访者供图)  近两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专业正成为最受欢迎、也最难...

    时间:12-19
  • 开放合作 广建国际教育“朋友圈”(中国教育·这十年)

      图为8月19日在天津市举行的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上拍摄的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   新华社记者李 然摄  “鲁班工坊”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

    时间:12-19
  • 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