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封湖20年 濒危物种青海湖裸鲤恢复至原始资源量35.6%

2023-11-13 19:3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11月1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每年冬天,数千万尾青海湖裸鲤鱼苗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越冬,期待着来年夏天被放流至青海湖。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字显示,青海湖封湖育鱼启动20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达到原始资源量的35.6%,创保护以来的新高。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流域的关键性物种,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

资料图为2022年航拍夏日青海湖。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因青海湖裸鲤体形较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成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主要捕捞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强度的捕捞和青海湖周边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青海湖裸鲤资源严重衰退。到200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为2592吨,仅为原始资源量32万吨的0.81%。

  为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起实施为期十年的青海湖封湖育鱼零捕捞政策,在中国鱼类资源保护史中尚属首次。随后,青海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10年,2021年又继续开展两次为期十年的青海湖封湖育鱼。截至202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11.41万吨,是2002年的44倍。

资料图为2020年12月28日拍摄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循环水恒温育苗车间。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自青海湖封湖育鱼实施以来,青海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成效。据悉,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规模稳步提升,从2002年的300万尾增长到现在的2000万尾,放流规格由每尾5克增加到每尾10克,截至2023年已累计放流2亿尾。

  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呈上升趋势,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的贡献率为23%。(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在沈阳成立

      中新网沈阳11月13日电 (李晛)“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13日在沈阳举行。  “联盟”由来自8个国家36所高校、3个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联盟”的成立,将有力推动中国与欧亚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人文往来,实现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辽宁省人民对外...

    时间:11-13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今天(11月13日)下午6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方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通水近9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受水区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口逐年增长,已成为沿线城乡供水的生命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

    时间:11-13
  • 第1视点|真情暖万家

      今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北京市门头沟、河北省保定等地,看望受灾群众,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

    时间:11-13
  • 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在京启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 吕少威)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下简称“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京举办。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现场。记者 蒋启明  摄  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

    时间:11-13
  • 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上合学院” 助力上合国家人才培养

      中新网大连11月13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外国语大学上合学院13日在辽宁大连正式成立。  作为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的主席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将发挥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办的作用,整合学校俄语学院、汉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相关资源和力量,成立“上合学院”。该学院的...

    时间:11-13
  • 时政纪录片丨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纪实

      11月10日,立冬刚过,华北大地,寒风凛冽,最低气温已在零摄氏度以下。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门头沟、河北涿州,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这次考察,总书记是带着深深的牵挂而来。乘汽车、换火车,一天时间,行程横跨北京、河北两地,入农户、访社区、进麦田、登大堤,冒着严寒而往,沐着夜色而归。初冬时节,总书...

    时间:11-13
  • 中国接任地球观测组织2024年度轮值主席 将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受益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3日从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获悉,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会议周11月上旬在南非开普敦举办,中国在会议周的GEO第19届全会上接任GEO 2024年度轮值主席,全面主持下一年度工作,将在GEO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推动GEO 2024年各项重点工作,包括推动GEO第三个十年战略...

    时间:11-13
  • 中国减贫经验从十八洞村走向世界

      中新网湘西11月13日电 (记者 鲁毅 徐志雄)十年前,中国“精准扶贫”理念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而今,十八洞村已成为展示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经验的标志性窗口。11月2日至4日,“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在湘西举行。来自刚果(金)、乌干达、老挝等近30个国家...

    时间:11-13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过山车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3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过山车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近期,广东省深圳市发生一起弹射式过山车碰撞事故,造成多人受伤,教训极其深刻。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过山车(指大型游乐设施滑行...

    时间:11-13
  • 广东中山新记录4种野生兰科植物

      中新网广州11月13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13日通报,科研人员日前在野外调查中,发现4种中山新记录的野生兰科植物品种,分别为密花石豆兰、深裂沼兰、歌绿斑叶兰、扇唇羊耳蒜。目前中山市发现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数量已扩充至32种。  据了解,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深圳市兰科植物...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