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接任地球观测组织2024年度轮值主席 将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受益

2023-11-13 20:1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3日从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获悉,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会议周11月上旬在南非开普敦举办,中国在会议周的GEO第19届全会上接任GEO 2024年度轮值主席,全面主持下一年度工作,将在GEO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推动GEO 2024年各项重点工作,包括推动GEO第三个十年战略计划实施方案撰写和2023—2025年工作计划项目的实施。

  作为GEO 2024年度轮值主席,中国将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深度参与,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以更加综合可信的地球智能支撑决策和良好治理,使国际社会、全球各国人民更好地享受地球观测带来的利益。

  本次会议周主题为“倾听地球”,包括第19届全会、第六次部长级峰会、第62次执委会会议等GEO核心会议以及地球观测成果展览和近70场不同主题边会等。来自中国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12家单位的专家及代表受邀参加会议周,出席GEO部长级峰会、全会等相关会议及活动。

  GEO中国联合主席、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在第六次部长级峰会开、闭幕式上致辞并就“弥合数字鸿沟”议题作专题发言,分享中国地球观测领域推动缩小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的途径和方案。他呼吁GEO各界通力合作,合力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地球观测发展格局和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强调GEO应积极推动地球观测基础设施联通,着力保障空间地理信息要素畅通,以包容互鉴的价值取向有效促进各国发展理念融通,不断增进各国以及所有利益相关方民心相通,共同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GEO第19届全会审议以“全民地球智能”为主题的第三个十年战略计划,围绕全球生态制图项目、全球综合热效应服务、从国家到全球的协同参与等议题进行专题讨论。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GEO中国秘书处主任赵静代表张广军致开幕辞,介绍中方在地球观测领域的重要国际合作成果,如中方与南非共同升级的中巴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成立,是中方与发展中国家携手一道弥补数字鸿沟的务实行动,表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清洁美丽世界的愿景。全会闭幕式上,张广军与GEO南非联合主席交接代表轮值主席身份的法槌,正式接任GEO轮值主席,任期至2025年4月。

  本次GEO会议周期间,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刘志春与中国代表团相关代表参加第62次执委会,共同审议秘书处工作报告、新参加组织加入申请并讨论第三个十年战略计划实施方案的撰写计划。

  GEO会议周共设置66个边会,其中,中方组织主办7场精品边会,中方专家详细介绍在地球观测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如面向人道主义救援的夜间灯光影像制图、利用地球大数据和探索非卫星数据加强对气候损失的评估等,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1985—2020年全球森林损毁碳损失与森林恢复碳吸收遥感估算数据集、2001—2020年南极与格陵兰冰盖以及青藏高原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等多个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遥感数据集产品,持续为亚大(亚洲、大洋洲)区域和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与决策参考。

  在同期举办的地球观测成果展览上,中国共汇集9个部门21家单位在地球观测领域取得的成果,展示中国GEO灾害数据应急响应机制等22个亮点成果;通过展板、视频、模型等方式,重点展示中方在治理理念、公共产品、项目参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国际做出的贡献。

  GEO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国际上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中国是GEO创始国及代表亚大区的联合主席国。中国代表团在GEO 2023年会议周表示,中方将通过GEO这一重要的多边科技合作机制,不断促进地球观测领域技术和能力提升,推动优势成果的集成、转化、应用、合作与共享,持续引领和推进亚大区域地球观测国际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地球观测全球治理,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使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在沈阳成立

      中新网沈阳11月13日电 (李晛)“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13日在沈阳举行。  “联盟”由来自8个国家36所高校、3个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联盟”的成立,将有力推动中国与欧亚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人文往来,实现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辽宁省人民对外...

    时间:11-13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今天(11月13日)下午6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方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通水近9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受水区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口逐年增长,已成为沿线城乡供水的生命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

    时间:11-13
  • 第1视点|真情暖万家

      今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北京市门头沟、河北省保定等地,看望受灾群众,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

    时间:11-13
  • 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在京启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 吕少威)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下简称“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京举办。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现场。记者 蒋启明  摄  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

    时间:11-13
  • 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上合学院” 助力上合国家人才培养

      中新网大连11月13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外国语大学上合学院13日在辽宁大连正式成立。  作为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的主席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将发挥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办的作用,整合学校俄语学院、汉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相关资源和力量,成立“上合学院”。该学院的...

    时间:11-13
  • 时政纪录片丨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纪实

      11月10日,立冬刚过,华北大地,寒风凛冽,最低气温已在零摄氏度以下。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门头沟、河北涿州,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这次考察,总书记是带着深深的牵挂而来。乘汽车、换火车,一天时间,行程横跨北京、河北两地,入农户、访社区、进麦田、登大堤,冒着严寒而往,沐着夜色而归。初冬时节,总书...

    时间:11-13
  • 中国减贫经验从十八洞村走向世界

      中新网湘西11月13日电 (记者 鲁毅 徐志雄)十年前,中国“精准扶贫”理念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而今,十八洞村已成为展示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经验的标志性窗口。11月2日至4日,“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在湘西举行。来自刚果(金)、乌干达、老挝等近30个国家...

    时间:11-13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过山车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3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过山车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近期,广东省深圳市发生一起弹射式过山车碰撞事故,造成多人受伤,教训极其深刻。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过山车(指大型游乐设施滑行...

    时间:11-13
  • 广东中山新记录4种野生兰科植物

      中新网广州11月13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13日通报,科研人员日前在野外调查中,发现4种中山新记录的野生兰科植物品种,分别为密花石豆兰、深裂沼兰、歌绿斑叶兰、扇唇羊耳蒜。目前中山市发现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数量已扩充至32种。  据了解,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深圳市兰科植物...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