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国内市场引擎如何发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内需篇

2023-07-14 12:22:0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题: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国内市场引擎如何发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内需篇

  开栏的话: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如何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坚定信心、提振预期?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新华社年中经济调研行”专栏,通过新华社记者在基层一线采访调研的观察和分析,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新现象新趋势,呈现各地各部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第一篇《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国内市场引擎如何发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内需篇》。

  新华社记者

  时至年中,经济形势备受关注。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内需求稳步复苏,强大国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应对风雨挑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面对外部存在的不确定性,如何充分发动强大国内市场引擎,以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日,新华社记者赴广东、重庆、安徽、吉林等多地调研,探寻中国市场蕴含的发展动力。

  复苏回升,内需成为稳增长“压舱石”

  盛夏7月,伶仃洋上万里波涛,海天一色。

  全线合龙的深中通道,宛若一只巨型风筝,盘旋在蔚蓝海面之上。近日,随着东人工岛主线连接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海底互通立交”主体正式成形,深中通道建设加速冲刺。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累计完成投资额已超350亿元。”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说,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将深圳与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为约半小时,成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

  跨越山海,千里之外的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轰隆作响,起重机吊起大型构件稳稳安放在基座上……挂图作战,抢先抓早,建设现场一天一变样。

  “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是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将推动传统化工企业加快由‘燃料’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转型升级,打造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工程。”吉林石化科技信息与规划发展处处长田原说。

  一南一北的两处场景,是今年以来扩大有效投资的鲜明注脚。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4%,基础设施投资挑起大梁,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必将大幅度带动国内需求。

  从消费来观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国内市场的韧性和潜力。

  6月18日晚8点,重庆市民何涛付款下单了一台4K高清显示器,清空了购物车。“趁着有活动,赶紧下单买了心心念念的好物。”何涛说。

  京东平台近五成中小商家成交额增长超200%;天猫“618”开卖4小时,手机数码家电类目超30家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快手电商“618”前3天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平台“618”成绩单,展现线上迸发的消费热情,也折射线下升腾的烟火气。1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消费大盘稳中加固。

  “上半年,广东省消费恢复情况好于年初预期。”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说,通过家电下乡、新增小汽车牌照、发放消费券等系列政策举措,消费复苏势头良好,要进一步加力巩固。

  今年3月,全球知名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开市客中国大陆地区的第3家门店在上海开启试运营;4月,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5月,明治天津工厂正式投产,加强中国业务板块……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国内大市场“磁石”作用持续凸显,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有力支撑。今年一季度,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00%。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着力释放内需潜力。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有效激活的国内大市场,成为经济恢复的‘稳定剂’和‘助推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说。

  新意涌动,有力释放国内市场新动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潮牌旗舰店里游客精心挑选心仪商品,老字号小吃店外排起长长的等候队伍,书店内人们头戴VR设备感受智慧技术魅力……

  “通过引入智慧生活体验店等新消费业态,遴选广府庙会、迎春花节等特色新消费,老街道焕发了新活力。”采访中,广州市北京路核心区管委会副主任练坚娟向记者介绍了两组数据:上半年,北京路商圈客流总量5531.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56%;总营业额90.69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

  今年以来,消费焕新,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民俗游、避暑游、研学游火起来;餐饮业日益火爆,多地重现“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的热闹场景;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潮流夜市等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

  消费市场日益回暖的背后,既有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带来消费潜能的释放,更有消费本身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升级的大势所趋。

  走进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数百个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硕大的工厂车间不超过百名工人。这个生产基地将于今年年底实现量产。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的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将构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领域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价值链。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近日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大众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提升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研发能力。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40%。近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迈上2000万辆大关,开启新的里程碑。

  放眼全国,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新”风拂面。

  在贵州,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初具规模,吸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在江苏,着眼“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投资占比不断提升……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国内市场新动能持续涌现。

  产业高端化扎实推进,1至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数字经济带动增强,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绿色转型持续深入,5月份,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0%以上……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坚定信心,内需仍需着力挖潜

  “人流恢复了,营收还没恢复”“来打卡的多,买东西的相对少”……一个文创街区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相比去年,这里确实热闹多了,但盈利还没有明显好转。

  微观感受也得到了宏观数据的印证。

  受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恢复面临挑战,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回落;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市场预期不稳,1至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1%……尽管内需总体回暖,但市场需求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的问题不容忽视。

  理性看待问题,更要积极应对,持续加力推动内需市场稳步恢复。

  炎炎夏日,走进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五金站小区,房龄近30年的老小区院落整洁,楼体粉刷一新,居民正在树荫下乘凉。

  “现在小区路修好了,楼道更干净了,新单元门更有安全感了,平时散步、健身都能满足。没想到,住了这么多年的老房子也能像新小区一样。”小区居民苗学进告诉记者。

  既进行道路改造、雨污分流、屋面防水等硬件改造,也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口袋公园”,优化绿地布局……今年起,吉林市还将分阶段启动6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万户。

  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

  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带动农产品输出、促进农村消费;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民生难题;精准投资满足教育、文化、养老需求……“补短板”和“促升级”协同发力,推动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进入7月,一架架满载巫山脆李的“脆李专机”从重庆巫山飞往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今年“脆李季”,重庆巫山预计运输总量超过300吨,在全国超过1000座城市实现“次日达”。

  从“枝头”到“餐桌”,因品质消费而兴,因通达物流而畅。小小脆李,既折射国内大市场旺盛需求,更映照扩投资促消费广阔空间。

  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在调研中,地方宏观经济部门负责同志、企业家都有共同感受——我国宏观政策既审时度势、科学研判,也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近期,从新能源汽车下乡到促进家居消费,相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从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到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民间投资正持续加力。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供给结构不断调整,相信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结构将持续向优、态势将持续向好。”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记者陈炜伟、叶昊鸣、樊曦、刘羽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陈振裕:你知道越王勾践剑考古发现的那些事儿吗?

      中新社武汉7月14日电 题:你知道越王勾践剑考古发现的那些事儿吗?  ——专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振裕  作者 梁婷 武一力  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唯独1965年于湖北省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时间:07-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  会议指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

    时间:07-14
  • 学习卡丨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一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  总书记多次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如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一起学习↓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柴婧  编辑丨马玮...

    时间:07-14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习近平指引网络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时习之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习近平指引网络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变革的趋势,系统阐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回答了...

    时间:07-14
  • 近30位台胞登黄山饱览山川美景

      中新网安徽黄山7月14日电 (刘浩 刘凯星 汪婕)14日,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安徽分营来到安徽省黄山风景区黄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近30位台胞营员登黄山,饱览壮丽山川美景。  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台胞营员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安徽。台胞营员沐浴着夏日凉爽的清风,爬过好汉坡,打卡迎客松…...

    时间:07-14
  • 通讯:32名台胞盛夏踏访使鹿部落记

      中新网呼伦贝尔7月14日电 题:32名台胞盛夏踏访使鹿部落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绿意盎然的山林中,一头头长相奇特的驯鹿正向滕欣恬走来,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有着超长双角的动物”,惊诧之余,她随即举起手机开始拍摄。  滕欣恬是一名台胞,作为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内蒙古分营(东线)...

    时间:07-14
  • 原广东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被查 已于多年前退休

      中新网广州7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14日通报,原广东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赖天生,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广东紫金人,大专学历,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东省技术监督局党组成...

    时间:07-14
  • 周学斌任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中新网昆明7月14日电 (陈静)记者14日从云南大学获悉,周学斌任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他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昭通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云南大学干部大会7月12日在昆明召开,宣布云南省委对云南大学党委主要领导的任职决定:周学斌任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时间:07-14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

      中新社雅加达7月14日电 (记者 李志全)当地时间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  王毅表示,45年前,中日双方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规定中日应当坚持和平、友好、合作,为两国交往确立了永不过时、历久弥新的原则和方向。双方应以缔约45周年为契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时间:07-14
  • 世界首例!中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7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专项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成功创制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成为目前世界上首例实现全波段双折射相位匹配的紫外/深紫外倍频晶体材料,将满足半导体晶圆检测等领...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