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监督管理

2023-07-12 21: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全面实现临时用地上图入库、加快存量临时用地信息补录、做好临时用地政策衔接,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监督管理。

  据悉,《通知》是自然资源部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供给成果。针对各地贯彻执行《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2号)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部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经过广泛讨论、深入调研,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起草《通知》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着力解决各地实践反映的存量临时用地使用复垦监管不够、政策衔接不畅等问题。

  《通知》要求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上的临时用地,全面实现临时用地上图入库。市、县在临时用地经依法批准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系统将临时用地信息上图入库。严格临时用地信息认定,规定临时用地日常监管和土地卫片执法、自然资源督察、国土变更调查等工作中涉及临时用地的,以系统信息为基本依据。

  针对加快存量临时用地信息补录,《通知》要求以2021年年度变更调查认定的临时用地图斑为底数,由地方根据目前临时用地状况分类研究处置,该上图入库的及时补充上图入库。属于本《通知》下发前已完成复垦且验收合格的,不再补录信息;属于目前仍在规定使用期内使用或复垦期限内未复垦的,地方按规定填报信息;属于超出规定使用期限仍在使用或未复垦的,补录信息后,由地方督促限期整改,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复垦义务;属于实际已经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不再补录信息,由地方纳入违法用地进行处理。

  《通知》还明确了临时用地期限政策衔接。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颁布前,已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临时用地,期限超过2年确需继续使用的,在不改变用地位置、不扩大用地规模的条件下,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继续使用,但总使用期限不得超过4年。同时,明确油气探采合一开发涉及的钻井及配套设施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不超过四年。对于占用耕地以外其他地类的临时用地,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在不改变用途和范围并确保复垦责任履行到位的前提下,经临时用地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确定给其他建设作为临时用地使用。

  根据要求,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把关临时用地上图入库信息,确保信息填报及时准确。自然资源部将加强日常监督抽查,对于问题突出的省份公开通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3〕12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2号,以下简称2号文件)印发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临时用地管理,同时也反映需进一步明确有关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临时用地监督与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实现临时用地上图入库

  为全面掌握各地临时用地情况,加强临时用地监管,部开发了临时用地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指导市、县,在临时用地经依法批准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系统将临时用地信息上图入库。临时用地日常监管和土地卫片执法、自然资源督察、国土变更调查等工作中涉及临时用地的,以系统信息为基本依据。系统中没有上图入库信息的,不予认可为临时用地;上图入库信息经查核,不属于临时用地的,及时指出,整改处理。上图入库的临时用地范围,是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上的临时用地,经依法批准的国有或集体建设用地上临时使用土地的,不纳入上图入库范围。

  二、加快存量临时用地信息补录

  按照2号文件规定,2022年1月1日起新发生的临时用地应当全部上图入库。对于此前发生的存量临时用地,区分情形后补录信息。以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认定的临时用地图斑为底数,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临时用地现状分类研究处置,该上图入库的及时补充上图入库。属于本通知下发前临时用地已使用完毕、并完成复垦且验收合格的,不再补录信息;属于目前仍在规定的使用期内使用或复垦期限内未复垦的临时用地,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在2023年底前将临时用地信息在系统中上图入库,完整填报相关批准文件、合同、影像资料、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耕地与其他地类矢量数据、土地复垦验收资料、土地复垦费用预存及使用情况等信息;属于超出规定使用期限仍在使用或未复垦的,补录信息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督促限期整改,严格按照临时用地规定履行复垦义务;属于实际已经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临时用地不再补录信息,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台账,纳入违法用地进行处理。

  三、做好临时用地政策衔接

  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颁布前,已经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临时用地,使用期限已超过2年又确需继续使用的,在不改变用地位置、不扩大用地规模的条件下,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继续使用,但总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四年。批准继续使用的临时用地信息应通过系统填报并予标注。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油气探采合一开发涉及的钻井及配套设施依据2号文件审批的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不超过四年。油气企业在勘探结束转入开采的,应及时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不再进行土地复垦,相关土地复垦费用退回。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的,按违法用地处理。

  对于占用耕地以外其他地类的临时用地,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在不改变用途和范围的前提下,经临时用地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确定给其他建设作为临时用地使用,但必须确保土地复垦义务履行到位。

  在确保临时用地土地复垦落实的前提下,地方可以探索使用银行保函预存土地复垦费用,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四、强化临时用地监管

  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把关临时用地上图入库信息,确保信息填报及时准确,对于信息补录、修改量大且排在本省份前列的市(县),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定期梳理分析单个项目临时用地规模明显偏大、未按期完成土地复垦等异常情形,监督临时用地审批信息公示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督促整改;监督管理中,发现违法违规审批临时用地或者批后改变临时用地用途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等问题的,要严肃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在系统中核销临时用地信息。部将加强临时用地日常监督抽查,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于问题突出的省份公开通报。

  本通知印发后,相关文件临时用地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3年7月6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一程,为全城 数说“轨道上的北京城”

      天未亮,一列列地铁列车已载着梦想与希望出发,疾驰向前;夜已深,它温暖夜归人,见证了你每一天的努力与收获。密如蜘蛛网一般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网住了无数人的日常生活。或许你从未留意过它,或许你也曾抱怨过它,但它却撑起了这座城市发展的“骨架”,就让我们用一组组数据来记录它。...

    时间:07-13
  • 研究了半个猕猴脑 中国科研人员领衔绘制大脑“元素周期表”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大脑图谱有多重要?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澄宇看来,大脑图谱好比化学里的元素周期表,有了元素周期表,大家才理解物质构成;有了大脑图谱,人们可以探究脑疾病、脑功能背后的作用机制。  北京时间7月12日23时许,知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

    时间:07-13
  • 家长视短视频为洪水猛兽或不管不问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家长视短视频为洪水猛兽或不管不问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丰富“未成年人模式”内容池 让短视频由“玩具”变“工具”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使用短视频?怎样发挥短视频在未成年人成长学习中...

    时间:07-13
  • 抗美援朝战争加速人民军队现代化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中,人民军队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的军事经验,为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如彭德怀所指出的那样,从...

    时间:07-13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习言道|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网络安全,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

    时间:07-13
  • 北京市上半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7起

      上半年本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7起  本报讯(记者 宋佳音)日前,市纪委监委公布今年1月至6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指标表。截至6月30日,本市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7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5人,其中局级4人、处级66人、科级及以下215人。  在被批评教育帮助...

    时间:07-13
  • 文旅部发布汛期、暑期出游提示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文旅部官方微信消息,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同时叠加暑期,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  一、增强汛期防范意识。游玩途中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警惕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及时调整出游行程,及时应急避险。  二、增强消防安全意...

    时间:07-13
  • 国家移民管理局:6月25日以来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2134起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消息,自6月25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出动警力28.6万人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1.3万人次,巡查边境治安隐患突出的重点部位和场所3.8万个,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740个;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21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46人,打掉犯罪团...

    时间:07-13
  • “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逻辑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推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逻辑?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时间:07-13
  • 精准有温度 护航就业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年六七月份,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离校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帮助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迫在眉睫。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部门到各个高校都在出台促就业的相关措施,各地各高校通过访企拓岗...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