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浙江舟山:在沪乡贤助力家乡海岛“医疗共富”

2023-07-02 14:2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舟山7月2日电(董易鑫)“我是舟山人民培养出来的,能为家乡做点事情理所当然。这几年过年回去陪父母的时候,我也会帮忙给老乡看看病,举手之劳。”7月2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主任医师乌丹旦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7月1日至2日,包括乌丹旦在内的十余位舟山籍在沪医生在舟山义诊。

  乌丹旦并非首次参与家乡义诊。在此前的助家乡义诊活动中,他已与多位舟山医生建立联系,以便长期提供医疗支持。“前段时间,我从一位舟山医生那里了解到,有位船员在出海时不慎导致面部骨折。通过联动,我们及时把患者转至上海九院就医,目前病情已基本恢复。”他说。

义诊现场。 董易鑫 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与本次义诊的还有一位儿科医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门急诊科副主任,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邬宇芬。

  “舟山是群岛。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海岛的医疗资源比较缺乏,或者海岛的医学知识普及率较低,实际情况其实更乐观一些。这次来义诊的很多小患者都是一些初期症状,家长们也更关心孩子的生病原因,以及如何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邬宇芬说,借助互联网力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具备开展儿童医疗科普的丰富经验,希望能搭建交流平台,将医学科普范围覆盖至舟山。

  “我们家孩子从小肠胃有些不好,吃东西一杂就会想吐,本来打算带他去外地看病,现在上海的医生来舟山义诊,不仅不收费还不用折腾,省心多了。”舟山市民冯思立(化名)告诉记者。

  义诊期间,舟山医院上海专家义诊区域人头攒动,不少人在上海专家的介绍栏前驻足观望,了解详情。

  本次带领团队赴家乡义诊的是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杰。他告诉记者,在舟山开展义诊并非在沪医疗资源的“单向下沉”,下一步,双方将建立双向联通的医疗协同机制,让更多有需要的舟山民众在“家门口”得到上海的医疗支持。

  “四面皆海,非舟楫不能往来”。舟山作为群岛城市,医疗事业发展至今已不仅是看病救人。

不少人在上海专家的介绍栏前驻足观望,了解详情。 董易鑫 摄

  “上海的医疗力量‘下沉’到舟山,我们要做的就是‘下沉’到更基层、更有需求的地方。今年以来,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多场义诊,尽可能地‘多去一些岛,多进一些村’;同时我们还定期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医学诊断能力;更大范围而言,我们正在建立急诊急救全海域医疗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通过高效联动、网络互通,覆盖整个群岛。”舟山医院院长乐涵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同时,舟山医院也在定期开展讲座,向更多海岛居民传递更科学的医疗健康知识,不断提高该市医疗知识普及率。

  据悉,本次义诊是舟山市委统战部主办的“之江同心·屿你相约”舟山乡贤周的子活动之一,旨在以此为起点推动统一战线同心助力家乡发展。“之江同心·屿你相约”舟山乡贤周期间,该市普陀区展茅街道路下徐举办了“鱼你相约”乡贤集市;7月6日,当地还将举行贤有文采——“我爱家乡”乡贤书画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数智赋能三峡库区主干道——三峡船闸一线见闻

      夜色中,巍峨的三峡大坝与群山融为一体;灯光下,琴键般排列的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一如既往地繁忙。  7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局”)发布数据:今年1—6月,三峡船闸共运行5469闸次,通过船舶21132艘次,通过量达8158万吨,同比增长9.96%,创历史新高。自2003年6月至...

    时间:07-03
  • 培养拔尖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准备好了吗

      职业院校要培养拔尖技术人才,这一信号来自教育部的一个试点文件。  今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委托开展首批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函》(以下简称《函》),首批试点工作围绕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委托深圳职业技术学...

    时间:07-03
  • 高效准确填报志愿,要做好这些“功课”

      近期,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发布了2023年高考成绩,启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填报志愿要如何“做功课”才能从容不迫?如何选择适合的城市、学校和专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由于高考志愿填报网页只有几天开放时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考...

    时间:07-03
  • 高考志愿填报,“提前出发”才能少走弯路

      近日,随着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线,众多考生和家长又开始面对一场关于志愿填报的“考试”。  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291万人。  高考志愿填报的逻辑就是将尽可能多的考生科学合...

    时间:07-03
  • 2023高招季——向往的专业 院士对话青年学子

      编者按:  又是一年高招季。正在为高考志愿填报而烦恼的考生及家长迫切想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就业前景。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等单位联合推出《向往的专业·院士对话青年学子》系列节目,邀请了12位院士,对11个专业大类进...

    时间:07-03
  • 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柬埔寨西港特区因他们而发达繁荣   来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90后小伙岳喜舵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西港特区与他想象的不一样。一幢幢写字楼、现代化工厂整齐地耸立,道路两旁...

    时间:07-03
  •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考古学为中心的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我们深刻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考古学视角,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略作阐释。 ...

    时间:07-03
  • 闻玉梅:为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学人小传  闻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医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任上医大微生物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主编《...

    时间:07-03
  • 遇见你丨圆梦!迟到72年的初见 以初心守护不变信仰

      七一前夕,江西永新县83岁的贺常媛老人跨越1600多公里进京圆了自己的梦,终于看到了自己爷爷的入党誓词。72年前,江西永新农民贺页朵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入党誓词上交给了国家,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也是中国共产党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这份入党誓词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爷爷的这份入党誓词对孙女贺常媛...

    时间:07-03
  •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呈现“价降、量升、质优”态势

      7月1日起,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在河南、江西、河北等多地陆续落地实施,39种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进一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近日,河南郑州市民李蔷的女儿发高烧,家人带她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确诊是甲型流感后,医生给她开了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  贝贝妈妈 李蔷...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