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23-07-03 05:30: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柬埔寨西港特区因他们而发达繁荣

  来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90后小伙岳喜舵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西港特区与他想象的不一样。一幢幢写字楼、现代化工厂整齐地耸立,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椰子树。在雨季与旱季交替的时节里,岳喜舵在柬埔寨成功就业。

  “工作并不好找。”经再三考虑,刚毕业没多久的岳喜舵选择加入当地一家轮胎企业。这样选择的理由很简单,西港特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工程之一。在这里,他感觉非常安心。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长期以来,江苏省无锡市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深耕西港特区建设,致力于为世界各地企业搭建跨国投资平台。其中,红豆集团、无锡华泰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参与其中,展现出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基因。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给各国年轻人带来了机遇。其中,西港特区提供近3万个就业岗位,有1000多名中国人在此就业。

  “一带一路”给年轻人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去年,云南00后姑娘田海云大学毕业。让她没想到的是,有语言特长,找工作竟然如此顺利。在柬埔寨当翻译,刚入职的田海云就能轻松实现“月入过万”。

  但她告诉记者,在高中毕业选专业的时候,她并不知该如何填报。

  是姐姐“点亮”了她。田海云的姐姐本科学习的专业是缅甸语。姐姐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东南亚国家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与机遇。姐姐鼓励田海云将个人理想与“一带一路”联系在一起。

  田海云这才将专业锚定在柬埔寨语。

  刚下飞机时,岳喜舵就感觉炎热的气流席卷而来。刺眼的阳光让他难以适应。他望着机场远处光秃秃的土地与四处低矮的树丛,心里不禁对在柬埔寨的工作与生活“打了一个问号”。

  在他的印象中,柬埔寨并不特别发达。他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到了“不毛之地”。进入西港特区后,他对自己原先的偏见感到好笑。整洁干净的车间、高清电子大屏等都吸引着他。

  作为目前西港特区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该生产基地产能包括500万条高性能轿车胎和90万条卡客车轮胎,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3.5亿美元,耗用天然橡胶约3万吨,并预计为当地创造1600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和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链发展

  在新车间里,岳喜舵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车间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成熟。在上手设备时,他只需简单操作,加工全过程就可以自动进行。

  “好酷!”岳喜舵逐渐喜欢上了这里。

  目前,得益于自动化设备,岳喜舵在柬埔寨的工作变得轻松。他也潜心研究相关技术,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员。

  其实,岳喜舵最初的偏见并不是“空穴来风”。10多年前,无锡市红豆集团的工作人员肖建新也曾在西港特区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感觉,看到如今的现代工业园区成型,就像是看一场“变形记”。

  “变化太大了,当时我们来这里的时候,甚至没有清洁的饮用水。”肖建新说,那时的村庄都是铁皮房子,一直延伸到海边。无论是洗澡水还是饮用水,他们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帮沿线国家共同富裕,更促进民心相通

  几间黄色的平房被粗大的树木环抱着,呈现出一派静谧的氛围。在墙面上柔美的高棉语文字下,一行深蓝色的、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引人注目:“看!我是最棒的!”这里就是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这所学校的前身是由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西港特区设立的培训中心。

  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的执行校长李传彬回忆起在柬埔寨建校办学的经过,深感不易。原来,之前的柬埔寨人在交流时多使用柬埔寨语或者英语。

  “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我国企业不断进入柬埔寨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汉语的运用频率在柬埔寨不断上升。

  为此,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敏锐地察觉中国企业出海后的人才培训迫切需求,于2021年在西港特区开设培训中心,为愿意学习的柬埔寨工人提供汉语培训,为特区的中方员工提供专业和技术辅导。

  4年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西港特区联合投资成立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持续吸引柬埔寨人进入学校进行本科学习。该学校也成为柬埔寨首个中文大学。

  因为学校没有宿舍,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吃住都在所供职的企业

  柬埔寨姑娘安娜就是优秀的学生代表。她利用晚上或周末的时间来这里学习专业知识。平日里,她是西港特区安拓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中文翻译。

  在学校,她的中文水平进步很快。此外,安娜还选修了多门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吴建军今年5月来到柬埔寨。在这里,他为安娜等多名学生教授两个多月的 Java编程课程。

  “在课堂上,我会用中文和英文教课,希望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中文,并且掌握计算机知识。”在吴建军看来,提早掌握电脑编程等本领可以让这些柬埔寨学生在就业时具备更大的优势。

  4年来,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共招收学生112人。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年平均只能拿到月薪200美元。

  随着中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学习其他多项课程,他们在入学第二年每个月就能拿400美元。如今,许多学生甚至能拿到月薪800美元。

  安娜在这里也获得提高。此前,她还报名参加“汉语桥”比赛,并获得柬埔寨赛区前10名的好成绩。

  西港特区逐渐成为江苏省与西哈努克省在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的纽带。这根细细的带子,让两地的民心相通相映。

  其中,江苏省政府为江苏-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学校捐建了电教室、教学用房、篮球场及供水平台等,江苏省红十字会、无锡市红十字会为该校捐建了图书室、操场、厕所等,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为“一带一路”做好高质量服务

  今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刘洁、王妮刚刚到达西港特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们是第六批援柬医生,将开启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服务。

  王妮对于西港特区的印象是亲切。夜幕降临,80后王妮发现西港特区甚至还有“广场舞”。伴随着音乐,她在酷热褪去之后与在这里工作的柬埔寨人一起载歌载舞。如今,这成为王妮每天必须打卡的健身活动。

  熟悉感也来源于工作中。她主要接触的是在这里务工的中国年轻人。水土不服、拉肚子是常见病。刘洁、王妮会为他们推荐中成药。“看着熟悉的中药,心里是说不出的踏实。”王妮说。

  据了解,江苏省政府先后6次派出援外医疗队为近8300名西哈努克省当地患者进行免费医疗巡诊。无锡市人民政府、西哈努克省卫生局与西港特区公司在西港特区内共建的卫生服务中心,为区内员工及周边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此之前,已经有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的五批援柬医生在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援助。

  西港特区的发展也引来不少国内的商户投资。甘肃兰州小伙胡新龙就在西港特区开拉面店刚满一年。在这里,他一碗拉面能卖4美元,“这里的中国企业多,同胞也多,因此并不需要担心语言问题”。

  此外,北京柬埔寨商会也在西港特区附近打造特色旅游度假项目——王子岛旅游景区。该景区的负责人田思索表示,这里不仅有海岛,还有世界第二大的红树林。他们在此投资,主要服务柬埔寨当地的游客与在西港特区工作中国同胞。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游客量都会达到数百人。

  在田思索看来,西港特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达还得益于金边至西港高速公路的开通。没有通高速前,两地原本有5个多小时车程。开通高速后,时间缩短至两小时。这条高速是中国企业建设的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

  两旁绿油油的农田蔓延向远方,高速路上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肖建新感叹这十多年的变迁——正是一代代中柬两国人员的努力,西港特区才“旧貌换新颜”。

  卓之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建成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

      中新网7月3日电 国家卫健委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了40支国家级的医疗应急队伍,同时也指导各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的医疗应急队伍,共计6500支。  郭燕红介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要建立起...

    时间:07-03
  • 东北铁路列车运行框架全面优化 实现“进京”高铁“公交化”

      央视网消息:全国铁路7月1日调图。东北铁路网迎来16年来幅度最广、释放能力最大的一次调图,列车运行框架实现全面优化。  此次调图,国铁沈阳局“进京”直通高铁由82对增加至89对。在7时至20时的热门时段,从沈阳到北京的动车组列车平均间隔达到15分钟一列,实现了“进京”高铁“公交化”。  此次调...

    时间:07-03
  • 打造城市“金边银角” 方寸之美“兜住”百姓幸福生活

      央视网消息:“口袋公园”面积小,但是作用却一点也不小。从城市景观角度而言,它是配角,但从城市生活来说,它却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在城区中心,有了这片绿色,它可以带来童年的欢笑,也可以制造浪漫的邂逅,更可以让生活变得舒适、惬意。   对城市建设管理者来说,借政策的东风,规划好“口袋公园”,建设好并且管...

    时间:07-03
  • 字变大、可扫码 药品说明书“转型”适老化

      热评丨字变大、可扫码 药品说明书“转型”适老化  说起药品说明书,相信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致的:字很小密密麻麻,让人看不清;内容又专业又冗长,让人看不懂。有媒体更是形象生动地在报道中展示,一个大拇指就能遮住药品说明书上的40个字。“字小如蚁”的药品说明书,年轻人看着很费劲,更何况是用药需求...

    时间:07-03
  •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坚实基础 多个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这两天,我国多个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  6月30日,四川成都西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配套工程成功送电,标志着2023年四川电网15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据了解,15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共新建线路长度517千米,新增变电容量582万千伏安,将为四川省提升供...

    时间:07-03
  • 养老机构“抢订”毕业生 留住青年人才为养老行业注入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8亿人,随着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老年人对为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最近,多地出台入职奖补等优惠政策。  山西省日前出台措施,对2023年7月起入...

    时间:07-03
  • 福建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福建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东海之滨,上汽集团福建宁德生产基地整车制造、一派繁忙;西溪河畔,九牧厨卫南安智能工厂生产线实现自动运行;五虎山下,东南汽车闽侯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加紧实施……行走八闽大地,能够深刻感受到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坚实有力。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时间:07-03
  • 预留名额?内部指标?这些高考招生骗局别再上当了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高招录取工作也随之展开,今天我们要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个醒,对那些宣称花钱就可以“修改成绩”,以及通过所谓“补录名额”“内部指标”等渠道,实现低分进入名牌高校的诈骗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我们先来看北京市近期公布的一起案例。  被告人刘某,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武...

    时间:07-03
  • 各地各高校服务不间断 持续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高校已进入毕业生离校阶段,各地各高校通过访企拓岗、精准帮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不断提供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这两天,刚刚拿到毕业证的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2023届毕业生刘明明正式入职一家服装公司,从事设计师助理的工作。此前,他已经在学校与这家公司搭建的校...

    时间:07-03
  • “千万工程”二十年 村子变美了 村民变富了

      新闻调查丨“千万工程”二十年 村子变美了 村民变富了  二十年前,2003年6月5日,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拉开序幕。二十年中,这项工程不断升级拓展,更迭生长。2003到2010年,第一阶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千村...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