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福满“桃源” 美在永春

2023-06-16 16:57:26

来源:人民论坛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人民论坛调研组带您走进古称“桃源”的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上美岭、访大羽,听乡亲们讲述这些年家乡的建设变化,感受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产业之美。

  永春,位于晋江上游,素有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等美誉。近年来,永春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因地制宜,精细规划,结合乡村建设发展实际及村庄不同特色,做精做美新农村,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紧抓机遇,“美岭精神”谱新篇

  美岭,旧称“尾岭”,地处永春、安溪交界的莲花山西麓,方圆面积仅5平方公里,是个出门皆山、地无三分平的小山村。因其贫穷,远近流传:宁吃咸竹笋,不嫁尾岭人。

  山路蜿蜒,群峰连绵。

  1996年5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泉州市永春县一都镇美岭村考察,为《美岭春潮》一书题词“学习美岭精神,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20多年来,美岭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牢记嘱托,强组织、兴产业、办教育、聚人才、优生态。如今,美岭村拥有10多家骨干企业,2021年纳税1.46亿元,连年纳税总额居永春县首位。

  2021年,美岭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群体比例超过50%,20万元至6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40%,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已经70岁的原村委主任苏忠贤回忆过去,感慨万千。

  早在20世纪80年代,经营木材生意起家的苏新添毅然返回美岭,把积攒下来的四五万元血汗钱拿出来,带领村民建电站、修公路、办工厂,走活了“要脱贫灯先明、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办工厂”的三步棋。

  从第一盏灯亮起到三个村级小工厂建成,美岭村破茧成蝶,浴火重生,敞开的山门,迎来四面八方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通过近年来多元化的发展,敢拼善赢的美岭人紧抓机遇,团结拼搏,将美岭村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一人富不是真富,只有群众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美岭村党委书记苏永钢介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美岭村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让村民真正过上宽裕的生活。

  将散居山上的村民统一规划到村中心居住,实现居有其所;兴办幼儿园至高中一体化的美岭中学,实现幼有所教;建设美岭卫生院,每年拨款30万医疗经费补助,实现病有所医;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至2000元的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

  一项项暖心举措,映射民生温度;一个个改革红利,化作生动图景。美岭发展了,村民富裕了,也为美岭聚集了人气。

  “我是另一个镇的,是美岭中学第二届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来任教的康滨峰感触尤深。美岭中学的创办,既成为周边山区学生的最大福祉,也成了美岭的“乡村振兴人才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岭学子或回乡创业,或资助家乡,默默地为美岭的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从一开始的制材厂、胶合板厂、纸箱厂、水泥厂,到涵盖水泥、电力、旅游、教育等多个产业链条,拥有资产30多亿元人民币的村办集体企业——美岭集团,每一步的发展跨越,都让美岭之路越走越宽阔。

  如今,美岭村已成为八闽大地的“明星村”,参观、取经、学习者纷至沓来。

  从摆脱贫困到振兴乡村,走在奋进的康庄大道上,美岭人信心满怀,充满希望。

  因地制宜,文化资源与乡村建设完美结合

  大鹏山下,鹤拳威武。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大羽村调研时指出,“新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能把白鹤拳文化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谆谆嘱托,深深烙印在大羽人心里。

  大羽村,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北部大鹏山上,是名闻四海的永春白鹤拳发祥地。

  “白鹤展翅,天下永春”“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来到大羽村,闽南特有的传统民居与连片的白鹤拳景观墙让人耳目一新,在草木葱茏、秀色斑斓的时光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我们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打白鹤拳。”在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鹤拳代表性传承人周金盛即兴展示拳法,一招一式行云流水,一拳一脚铿锵有力,赢得场内掌声阵阵。

  近年来,大羽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巧打白鹤拳文化牌,以“党建引领、文化强民、生态养民、产业富民”为导向,将名不见经传的山沟村打造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名村。

  “鹤翔永春,拳振四海。”2008年,永春白鹤拳等拳种组成的五祖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

  从2009年开始,永春县每年都举办白鹤拳文化节,搭建一个与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璀璨非遗,薪火相传。”2010年起,永春在全县中小学推行永春白鹤拳操,通过体育课、早操或课间操开展活动,使永春白鹤拳在校园得到全面普及。

  现在,让周金盛引以为豪的是白鹤拳走出国门,已传播至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最广的民间传统武术之一。

  “振兴乡土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作为白鹤拳传承人,习武40多年的周金盛初心不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的人喜欢白鹤拳,喜欢大羽。

  经历春之萌发,才有夏之繁盛。大羽村以文化产业撬动乡村经济,以乡村经济助力全面振兴,先后获得全国宜居村庄、中国特色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泉州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村里特色的发展定位,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环境越来越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这些幸福的改变让隐羽民宿主人辜燕萍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以“白鹤拳”为主题的隐羽民宿面朝演武广场,在这里可以俯瞰永春县城,成了露营踏青、围炉煮茶、团建打卡的好去处。辜燕萍说,今年的“五一”假期,游客量大大超过了往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大羽村山清水秀,草木丰茂,这里盛产枇杷、芦柑、甜橙、蜂蜜、大麻笋等特色农产品,原生态美味可口。

  在村民黄锦旗家,刚熬制出锅的枇杷膏晶莹剔透,甜香四溢。谈及收入,黄锦旗毫不讳言地说:“一年下来差不多可以做100锅,扣除成本,枇杷膏的利润能有十几万元。”

  青山绿水增福祉,美丽乡村更宜居。近年来,永春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美岭精神”,创造了一幅幅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美好图景,闯出了一条具有永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站上新起点,舞台更宽广。下一步,永春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结合“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走前列、树样板,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永春力量。(人民论坛记者 王卓怡 曲统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各地深入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刘温馨)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地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山西省通过“平安地铁天天行”直播活动,带领广大网友探访太原地铁安全专列,普及地铁逃生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时间:06-17
  • 教育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组织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部署要求,权威解读各地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鼓励企业吸纳毕...

    时间:06-17
  • 重回青春校园 中国农大挚友社40周年社庆举行

      中新网6月16日电 “40年来,挚友社对繁荣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里走出一大批追逐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挚友人。”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四十周年社庆暨挚友社校友返校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在活动中这样回顾社团四十年的历程。中国农业大学...

    时间:06-16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共商通“气”

      中新社厦门6月16日电 (彭莉芳)作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16日在厦门开幕。海峡两岸150余位气象专家学者围绕“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主题,共商通“气”,共促两岸气象融合发展。  “节气就是让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满足生活所需,提升幸福感。”...

    时间:06-16
  • 共富路上统一战线如何聚力?杭州“三长”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 (王潇婧)新征程上,浙江率先扛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在实现美好图景的道路上,统一战线力量既不可或缺,亦大有可为。  6月16日,“之江同心·结伴共富”杭州市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发挥人才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擦亮“之江同心...

    时间:06-16
  • 两岸屈氏后裔屈原故里过端午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16日电 (郭晓莹 董晓斌 杜嫣然)来自台湾彰化的18名屈氏后裔16日赴湖北秭归万古寺村,与当地屈氏后裔一起赛龙舟、包粽子、话亲情、祭屈原,提前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佳节。两岸屈氏后裔在万古寺村合影留念。 周星亮 摄  秭归是屈原故里,万古寺村相传是屈原祖籍居住地。该村有六...

    时间:06-16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于6月26日至28日举行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委员长会议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对外关系法草案、...

    时间:06-16
  • (聚焦海峡论坛)“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启幕 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获“大礼包”

      中新网厦门6月1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16日在厦门举办,一系列新举措推出,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奉上“大礼包”。一系列新举措推出,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奉上“大礼包”。 杨伏山 摄  由国务院台湾...

    时间:06-16
  • 乡村之美|从“千万工程”到“万千蝶变” 习近平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什么样的“工程”能够引领中国乡村振兴的“万千蝶变”?  2003年,在之江大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帷幕,这是乡村整治工程、更是他始终牵挂的生态富民工程。  2018年,联合国颁奖台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

    时间:06-16
  • 东西问|肖君拥:全球人权治理,出路何在?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全球人权治理,出路何在?  作者 肖君拥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多年来,在这两份获得广泛共识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下,国际社会不断探索有效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道路,努力推动全球...

    时间:06-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