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乡村之美|从“千万工程”到“万千蝶变” 习近平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2023-06-16 21:46: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什么样的“工程”能够引领中国乡村振兴的“万千蝶变”?

  2003年,在之江大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帷幕,这是乡村整治工程、更是他始终牵挂的生态富民工程。

  2018年,联合国颁奖台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获得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20年久久为功,20年不断持续发力。如今,“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还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为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提供实践样本和“源头活水”。

  关注“时与势”,“长远”与“当下”相统一——

  时光回转,昔日的浙江,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显现,仅有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

  习近平到任后,立刻展开了深入调研,一年多时间深入全省90个县市区,一个村一个村仔细考察,对当地农村存在的问题念兹在兹。

  如何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式——“千万工程”应运而生。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目标要求、工作机制,作出重要部署——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探索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好生态成为当地发展的“绿色名片”,浙江安吉余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当地集中打造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的余村大景区,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4万元。

  “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我在浙江工作时就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抓起,历届省委和省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十多年的努力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习近平如是说。

  在“抓当下”与“抓长远”的选择中,“千万工程”实现了“破题”。

  关注“点与面”,“一域”与“全局”相结合——

  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从“千村示范”到“万村整治”、再到“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千万工程”渐进式迭代升级、不断深化。

  ——突出问题导向,“千万工程”为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散、差”的状况,推行“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

  ——突出民心导向,紧扣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急难愁盼,“千万工程”兼顾切实利好与发展需要,引入多元化业态、加强生活保障,推动资金、人才回流;

  ——突出目标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千万工程”拉动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发展链条,逐渐促成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一子落而满盘活。“千万工程”也连点成线、以点带面,从“一域”向“全局”辐射带动。

  今日之浙江,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比上年增长6.6%;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特色精品村217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3%。

  以“千万工程”为起点、以乡村振兴为基点,这条发展路径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方向、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经验范例,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关注“知与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习近平的考察调研足迹中,一个鲜明主题贯穿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考察结束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

  2020年,再次来到余村,习近平总书记叮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千万工程”中学习调查研究方法——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来源于对实际省情的深度调研、来源于“知信行统一”的长期实践,印证了求实效、务实功的调研方法。

  从“千万工程”中探寻乡村振兴路径——这一工程之于浙江、之于中国,一项项实践成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下了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在内蒙古,重点考察防沙治沙;在山西,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在广东,走进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频频深入地方考察,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依然是一以贯之的重点。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一幅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乡村图景正从浙江大地徐徐展开,也将绘就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画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之美| 习近平强调“这个传统不能丢”

      编者按: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二十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明确...

    时间:06-17
  • 国家林草局:与2009年相比中国荒漠化土地净减少5万平方公里

      中新社陕西榆林6月17日电 (记者 阿琳娜 陈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纪念活动17日在陕西榆林举行。记者从活动上获悉,中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持续“双缩减”,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净减少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净减少4.33万平方公里。  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

    时间:06-17
  • 近期南方强降雨集中 国家防办:强化巡查防守 预置抢险救援力量

      总台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6月17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向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防办发出工作提示,部署做好近期南方持续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7日至19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

    时间:06-17
  • 文明的坐标|“流动的文脉”京杭大运河

      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京杭大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条黄金水道纵贯南北,流淌至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孕育了沿途独特的民俗风情,串联起多姿多彩的文化图景。让我们走近京杭大运河,感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画卷和千年中华文脉。...

    时间:06-17
  • 进度条刷新!京雄高速京雄大桥今日合龙

    今天(6月17日),京雄高速京雄大桥实现合龙,标志着大桥主体完工。作为京雄高速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京雄大桥的合龙,为京雄高速北京段实现年内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交通项目,京雄高速是连接北京城区与雄安新区最为便捷的快速交通走廊,也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四纵三横”综合...

    时间:06-17
  • 用人单位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高温季节。为加强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加强分析研判 提高工作针对...

    时间:06-17
  • 习近平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海峡论坛是促进两岸各界广泛交往、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同胞通过海峡论坛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谊、增进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希望海峡论坛为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两岸融合...

    时间:06-17
  • 《初心如磐济苍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用“事、理、情”讲好党的故事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南风窗杂志社携手人民日报出版社16日在京推出《初心如磐济苍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一书,以理论分析和历史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凡历程,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成功密码。  在发布会上,人民...

    时间:06-17
  • 进度条刷新!京雄高速京雄大桥今日合龙

      今天(6月17日),京雄高速京雄大桥实现合龙,标志着大桥主体完工。作为京雄高速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京雄大桥的合龙,为京雄高速北京段实现年内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交通项目,京雄高速是连接北京城区与雄安新区最为便捷的快速交通走廊,也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

    时间:06-17
  • 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习近平强调坚持系统理念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人民网带您重温讲话要点并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人民网)...

    时间:06-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