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为全球人权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023-06-16 15:31:25

来源:经济日报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与会嘉宾热议——中国为全球人权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6月14日至15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全球人权治理主题积极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消除贫困对全球人权治理具有启迪意义,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了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中国为全球人权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议长、国家人权中心主任阿克马尔·赛义多夫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一直不遗余力推动和保护人权,成绩斐然,而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线上发言时说:“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促进人权。”

  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走在了世界最前列,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巨大的鼓舞,可以预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从中国经验中获得启迪。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表示:“这是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发展之路,同时也是消除全球贫困之路。”

  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是人权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巴基斯坦外交部联合国司司长乌斯曼·伊克巴尔·贾顿在发言时表示:“我们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等多边机制,在全球人权治理方面,我们应该寻找双赢或者共赢的方案。”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教授张爱宁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人权合作提供了新思维。

  在全球化的互联互通时代,各国面对的许多人权挑战都事关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跳出了以往狭隘的人权观,不仅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等人权核心价值,而且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国与国的和谐关系内容。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黎尔平认为,与西方国家只关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不同的是,中国倡议的全球人权治理还关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因为各种权利相互依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权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张云飞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关乎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保障世界人民在发展过程中享有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共同创造人类社会财富,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包含丰富的人权理念,为全球人权治理注入新的动力,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

  乌干达人权委员会委员克里斯潘·卡赫卢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主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更重要的是提倡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促进了世界各地人民选择发展其民主类型以及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权利。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爽表示,中国人权理念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指导人权实践,是中国人权事业的“知行合一”。(经济日报 记者 刘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回青春校园 中国农大挚友社40周年社庆举行

      中新网6月16日电 “40年来,挚友社对繁荣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里走出一大批追逐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挚友人。”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四十周年社庆暨挚友社校友返校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在活动中这样回顾社团四十年的历程。中国农业大学...

    时间:06-16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共商通“气”

      中新社厦门6月16日电 (彭莉芳)作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16日在厦门开幕。海峡两岸150余位气象专家学者围绕“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主题,共商通“气”,共促两岸气象融合发展。  “节气就是让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满足生活所需,提升幸福感。”...

    时间:06-16
  • 共富路上统一战线如何聚力?杭州“三长”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 (王潇婧)新征程上,浙江率先扛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在实现美好图景的道路上,统一战线力量既不可或缺,亦大有可为。  6月16日,“之江同心·结伴共富”杭州市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发挥人才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擦亮“之江同心...

    时间:06-16
  • 两岸屈氏后裔屈原故里过端午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16日电 (郭晓莹 董晓斌 杜嫣然)来自台湾彰化的18名屈氏后裔16日赴湖北秭归万古寺村,与当地屈氏后裔一起赛龙舟、包粽子、话亲情、祭屈原,提前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佳节。两岸屈氏后裔在万古寺村合影留念。 周星亮 摄  秭归是屈原故里,万古寺村相传是屈原祖籍居住地。该村有六...

    时间:06-16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于6月26日至28日举行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委员长会议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对外关系法草案、...

    时间:06-16
  • (聚焦海峡论坛)“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启幕 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获“大礼包”

      中新网厦门6月16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16日在厦门举办,一系列新举措推出,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奉上“大礼包”。一系列新举措推出,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奉上“大礼包”。 杨伏山 摄  由国务院台湾...

    时间:06-16
  • 乡村之美|从“千万工程”到“万千蝶变” 习近平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什么样的“工程”能够引领中国乡村振兴的“万千蝶变”?  2003年,在之江大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帷幕,这是乡村整治工程、更是他始终牵挂的生态富民工程。  2018年,联合国颁奖台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

    时间:06-16
  • 东西问|肖君拥:全球人权治理,出路何在?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全球人权治理,出路何在?  作者 肖君拥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多年来,在这两份获得广泛共识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下,国际社会不断探索有效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道路,努力推动全球...

    时间:06-16
  • “千万工程”20年 | 浙江:一枝花共富一方百姓

      棠棣村,是浙江绍兴一个以花闻名、因花致富的小山村,素有“春兰故乡”之称。如今,棠棣村里的兰花住进了数字工厂,走进了带货直播间,当地也围绕兰花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拉长兰花产业链,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棠棣村的故事,是“...

    时间:06-16
  • 习近平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

      6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习近平对盖茨及其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促进全球减贫、卫生、发展及公益慈善事业表示赞赏。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目的是为解决全球性挑...

    时间:06-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