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2023-06-01 06:04:59

来源:人民日报

  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人民时评)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高度重视。

  生态修复,一般是指运用生物工程、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措施重建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原有状态或者接近原有状态。“十四五”期间,我国启动“山水工程”负面清单审核,明确将不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规则、工程措施缺乏科学性等9类项目排除在中央财政资金安排之外,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提升。自然资源部前段时间发布的信息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537万公顷,“山水工程”既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保护修复了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系统,减少了生态安全隐患,改善了生态系统质量,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让神州大地生态“颜值”持续提升。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措施。

  也要看到,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意义,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落实,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更多实效。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正因此,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认识到,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应不断探索创新。各地生态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修复的生态类型也不尽相同,坚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路径。以“山水工程”为例,福建闽江流域构建陆海统筹的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模式,探索破解互花米草治理难题;江西赣州南方丘陵山区开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治”治理模式;甘肃祁连山为实现对退化森林及草地的封育恢复,在限制放牧及采伐活动的同时,提供护林员、旅游向导等就业岗位,开展蘑菇、地耳等林产品的种植,拓宽增收渠道。这些探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也启示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才能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越来越稳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将越来越坚实。

  寇江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运

      长江航运迈入“北斗时代”!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运  6月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获悉,近日,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服务,长江航运迈入“北斗时代”。  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于2018年11月开工,这是一...

    时间:06-01
  • 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执行赴苏丹撤离联合国工作人员纪实

      “你们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任务”——  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执行赴苏丹撤离联合国工作人员纪实  5月2日-4日,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出动一架直升机赴苏丹卡杜格利撤离滞留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图为5月2日,撤离的19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直升机不关车的情况下快速登机。...

    时间:06-01
  • 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这些举措撑起学生上下学“安全伞”→

      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并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近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走进校园,为学生上起交通安全教育课,同时强化交通管控措施,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为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广西贵港交警邀请学生们走进警营,现场参观交通指挥中心、车管所等交警部门工作场所,孩子...

    时间:06-01
  • 循着孙宋足迹 探讨“中国式现代化”

      原标题:第3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北京召开——沿孙宋足迹探讨“中国式现代化”5月29日,“宋庆龄生平展”重新开放暨第3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尹李梅 摄)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作者 尹李梅 报道】5月28日至30日,第3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在...

    时间:06-01
  • 最高报销100% 退役军人医疗救助项目启动

      为重点解决退役军人家中有人患病或住院的医疗费用问题,近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及中国人寿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退役军人医疗救助项目”在京启动。与此同时,“退役军人家庭全年医疗费用保险卡”也正式上线。  “退役军人医疗救助项目”是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家属的医疗...

    时间:06-01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大国征程 湖北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湖北省委在武汉共同...

    时间:06-01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事件,3人被行拘

    毕节市人民政府网站截图2023年5月30日,湖北极目新闻记者在织金县采访期间发生治安案件。案件发生后,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成立联合调查组赴织金督导案件侦办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织金县公安局猫场派出所接极目新闻记者李某某报警称,其在织金县引子渡...

    时间:06-01
  • 中印就边境事务举行会议

    2023年5月31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兼外长办公室联秘安伯乐在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第27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双方充分肯定此前外交军事沟通取得的成效,就当前共同关切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思路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双方就...

    时间:06-01
  • 中国教育部: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教育部6月1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该消息称,为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  教育部在消...

    时间:06-01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7次会议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6月1日消息,5月31日,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兼外长办公室联秘安伯乐在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第27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双方充分肯定此前外交军事沟通取得的成效,就当前...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