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大国征程 湖北探索

2023-06-01 14:11:10

来源: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5月30日下午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湖北省委

在武汉共同举办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

来自28个国家的36个政党

共177名党宾政要出席

是近年来在湖北举办的外国政党最多

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外事活动

这是一次

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政治组织

的交流合作

此次宣介会的主题是

中国式现代化:新理念、新格局”

湖北

用自己的实践诠释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人口6100万

位居中国中部的湖北

如何吸引来全球的目光?

我们通过

一段视频

先睹为快

大国征程

湖北探索

带你解码

湖北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

新探索

  创新驱动 独树一帜

中国式现代化的“能量”从何汲取?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

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他在光谷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国,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光谷时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国家需要你们在这方面加快步伐”。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光谷考察,他指出:“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湖北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坚持把科技创新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

依托130所高校

190万在校大学生

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600多家科研机构

湖北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强劲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导航

5大优势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

重要人才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

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湖北立下目标

到2035年

科技实力大幅跃升

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生态优先 绿满长江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什么颜色?

 

2018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

继2016年1月在重庆召开

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

第二次视察长江并召开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

 

他强调

必须“努力把长江经济

  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

  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

  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新路子。”

 

绿色

是湖北高质量发展路上不变的底色

湖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重点部署

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工作

将其作为

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

关键点、着力点、突破点

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如今的“千湖之省”

候鸟翔集、麋鹿欢腾、江豚逐浪

 

  内陆开放 畅行八方

  中国式现代化的“姿态”是怎样的?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湖北

花湖机场

武汉天河机场

共同构成华中“客货运航空双枢纽”

使湖北进入

亚洲主要城市“4小时航空圈”

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圈”

“米”字型高铁畅行八方

中欧班列往来穿梭

万吨巨轮通江达海

 

湖北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

在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中部第一

湖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发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

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协调发展 破局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版图”怎样铺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以城市群为主体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镇格局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着眼解决

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这个最大实际

湖北加快发展

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

推动形成以三大都市圈引领的

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布局

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

 

全省139个都市圈

断头路、瓶颈路项目

已建成32个

武汉都市圈410项政务服务事项

实现“跨市通办”

“襄十随神”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体化

襄阳市共办理相关业务102件

宜荆荆都市圈实现

“跨域通办”事项达337项

 

如今

三大都市圈突出中心辐射引领

加快打造更强经济增长极

以三大都市圈为引领

湖北力争增强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

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县城

协调发展

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守望共享 人民至上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面对世纪疫情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带领湖北打赢了疫情防控的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和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

 

2020年以来

湖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打造疾控体系改革

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

 

疫后,湖北全力落实

党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千方百计保主体、稳就业、促消费

加快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实施总投资2.3万亿元的

疫后重振“十大工程”

积极化解“疫后综合征”

稳住经济基本盘

兜住民生底线

守牢社会稳定底线

 

2022年湖北经济总量

达到5.37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七位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属于谁?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湖北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级书记抓扶贫

层层签订军令状

2万多个工作

驻村入组,挂图作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

湖北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

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2022年6月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

“开展美好环境与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部署

选取1038个城乡社区开展试点

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

发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选取14个县(市、区)

开展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

加强基层治理试点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从“办实事”到“解难题”再到“强善治”

共同缔造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

工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写在脸上、甜在心间

 

  国际反响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

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

政党

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有责任作出回答

 

连日来

出席湖北专场宣介会的各国政党代表

感受了湖北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

一起来听听

他们怎么说

  你眼中的现代化国家是怎样的?

  贝宁复兴进步联盟副主席、国民议会财政和贸易委员会主席热拉尔·贝农西:我们和习近平主席所提倡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是一致的,人民是我们实施所有公共政策的核心,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蒙古民主党青联副主席 额尔登巴雅尔:我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尽管每个国家的国情、处境各不相同,但是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各国都拥有共同的利益,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全人类共同的各领域合作。

  摩尔多瓦社会主义者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前政府副总理 奥莉加·切博塔里:我认为现代化首先应该反映在经济、商业领域,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中国非常“数字化”、“智能化”。

  纳米比亚人组党智库主任 安德鲁·内康多:现代化的国家是友好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家,而我已经亲眼见证了一切,中国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可以和平共处。

  阿根廷主权祖国研究中心语言部主任 毛罗·里维拉:我认为中国已经经历了现代化的过程,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要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先行区建设,风鹏正举

  高质量发展,千帆竞进

 

新时代的湖北

正勇立潮头、奋楫先行

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努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华章!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来源:湖北发布、湖北国际传播中心(HICC)、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

  统筹:罗峰

  编辑:陈亚曦 李昕 闫珣 郭金华 江晨 李维佳 张君妍 曾晗 邱收 滕益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中国多地都在主动对接DEPA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日称,中国国内多个地方都在主动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各领域合作,一些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  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美国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届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与智利、新西...

    时间:06-01
  • 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专题调研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

    时间:06-01
  • 中国商务部:中美就半导体产业政策和出口管制进行深入交流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会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日称,双方都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探讨了可能的合作领域。  束珏婷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同意继续保...

    时间:06-01
  • 潘岳出席青海玉树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

      6月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来到位于北京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同参加“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的40名孩子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图自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在体验馆,潘岳首先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祝贺并亲切交流互动,希望...

    时间:06-01
  • 科学教育的加法题,中西部学校怎么答?

      本报记者 张盖伦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文件,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文件强调,要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 “一个都不能少”。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没有人应该掉队。在中西部,在乡村,一线教师正通过各种方法,编织起孩子的科...

    时间:06-01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播活动正式启动

      5月30日,以“传播科技 服务创新 促进创业 创造价值”为主题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播活动专题页面正式启动,并通过央视网等平台发布呈现。海内外观众不仅能在光影中领略中国科学家的风采,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强国的时代脉搏。难掩激动的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回望中国科技百年发展,那些科学家为祖国...

    时间:06-01
  • 热解读|这条生命线 关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热解读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可见其分量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加快推进教...

    时间:06-01
  • 少年志 | 习近平在回信中这样勉励儿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一直以来,习近平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殷殷嘱托、绵绵关怀,尺素传情中饱含深切厚望。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学生来信后,习近平在回信中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让我们一起来看!...

    时间:06-01
  • 中央网信办召开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企业座谈会

      5月31日,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部分企业代表对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意见建议。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时间:06-01
  • 少年志丨“大朋友”和小朋友

      在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1984年3月的一天,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北贾村小学查看校舍。  “这些孩子到...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