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热解读|这条生命线 关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23-06-01 19:40:19

来源:央视网

  热解读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可见其分量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如何增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热解读》通过“关键词”为您解读。

  核心课题: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总书记对这一重要任务的明确,紧紧抓住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十年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这场集体学习的背后是总书记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深谋远虑。

  基点:基础教育搞扎实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这次集体学习中,在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时,总书记首先提到的就是基础教育。他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在这里,总书记与师生谈教育管理、谈教书育人、谈理想追求、谈学习生活。他关心教育公平,嘱咐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醒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他语重心长地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这些始终是总书记关心的重点。做什么、怎么做,总书记明确给出了推动基础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法路径。

  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4万人,比2012年增长26.2%。

  动力:坚持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面对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他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

  在这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再提“改革创新”。他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从坚持系统观念,到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改革,总书记进行了深刻阐释。他强调教育公平、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鼓励数字教育,终身学习等。这一系列论述,为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路径。

  两篇“大文章”:“引进来”和“走出去”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显著。

  教育部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同共建国家教育领域互联互通;我国积极推动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积极发展出国留学教育。

  截至202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10个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两亿。

  …………

  我国教育事业既在对外开放中发展壮大,又在对外开放中走向世界。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这不仅是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瞻远瞩。

  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崛起和民族未来。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刘禛

  视 觉丨陈腾 郝凤林 张紫曦

  校 对丨李璇 孙洁 宋春燕 范立君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接受审查调查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甘肃省纪委监委消息: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甘肃省纪委监委)...

    时间:06-02
  • 广东省东莞市原正厅级干部李汝求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省东莞市原正厅级干部李汝求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广东省东莞市原正厅级干部李汝求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汝求简历  李汝求,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广东东莞人,在职大专学历,1972年12月参加工作...

    时间:06-02
  • “东风”就绪!欢迎回家!

      ◎ 奉青玲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记者从东风着陆场获悉,6月1日凌晨,神舟十五号搜救回收任务按照全系统、全状态、全流程组织航天员搜救1∶1全系统综合演练。  这是任务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进一步检验了着陆场系统搜救回收任务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保障能力。目前,直升机搜救分队、空运机动...

    时间:06-02
  • 习言道|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性教育,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时间:06-02
  • 元首外交|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孟加拉国12岁女孩阿里法·沁收到了一份极为特殊的节日礼物。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  “收到习爷爷的复信,我太高兴了!”沁激动地说,“我要把我的故事讲给我的朋友们,和他们分享我的幸福。”  与...

    时间:06-02
  • 道路如砥 ——“千万工程”二十年记(下)

      历史的改变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当余村下决心关停“全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时,当金星村老百姓头一回听说“空气也能卖钱”时,当雪水港村的村民第一次在村里和省委书记交流新农村建设时,他们没有想到,这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产生绵延不绝的涟漪,无数村庄因此被照亮,无数农民由此过上整洁而有...

    时间:06-02
  • 少年志|习爷爷教导少年儿童:为学须先立志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总书记都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文化自信...

    时间:06-02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纪实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

    时间:06-02
  • 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超1880万 5年来新增253.5万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记者赵婀娜、吴丹)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1880.4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加253.5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保障。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持续壮大。通过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进全国225所师...

    时间:06-02
  • 科学教育的加法题,中西部学校怎么答?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文件,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文件强调,要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 “一个都不能少”。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没有人应该掉队。在中西部,在乡村,一线教师正通过各种方法,编织起孩子的科学梦。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

    时间:06-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