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执行赴苏丹撤离联合国工作人员纪实

2023-06-01 14:21: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们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任务”——

  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执行赴苏丹撤离联合国工作人员纪实

  5月2日-4日,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出动一架直升机赴苏丹卡杜格利撤离滞留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图为5月2日,撤离的19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直升机不关车的情况下快速登机。

  5月1日晚上,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收到联阿安全部队(联合国阿卜耶伊临时安全部队)任务,要求第二天部署一架直升机赴苏丹撤离联合国滞留工作人员,并为驻留在苏丹的留守人员送去给养和物资。

  计划中5月2日分队是没有飞行任务的,分队此前也没有执行过类似任务。从前期联合国推送的安全信息来看,苏丹当时已经关闭领空,冲突双方都在对机场、医院等战略要地展开争夺。包括卡杜格利机场在内的各个军事机场,是双方交战争夺的重点。

  “眼下形势危急,我们作为唯一一支驻阿卜耶伊的军事飞行力量,也是我国在海外唯一的一支直升机分队,责任和使命不容推脱。”分队党委经过研究,决定执行此次任务。

  经了解,分队需要撤离的联合国民事人员被困在卡杜格利机场已有两周时间,缺乏后勤补给。加上周边区域不时发生武装冲突,他们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此次任务安全风险等级高,“因此执行好此项任务,是作为中国维和军人的使命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我们中国维和分队的过硬素质和中国的大国担当。”

  “要去战区执行任务了!”得知要赴苏丹执行撤离联合国滞留工作人员的任务,分队官兵立即行动起来。中国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近一半获得过三等功以上的荣誉,参加过的大项演习更是不胜枚举,但这一次任务不再是演习。

  军事情报组组长王海洋在报告飞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时说:“直升机可能遭受当地武装部队、快速支援部队和其他武装团体的攻击,风险等级‘很高’;机组和乘客生命可能受到威胁,风险等级‘很高’。直升机得不到地面的保障,风险等级‘高’。”

  在联合国下发的安全风险评估中,对8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4个“高”,4个“很高”。最后,评定分队此次飞行安全等级为可执飞的最高风险等级“5C”级。

  分队上校政治委员朱刚说:“作为一支驻阿卜耶伊的军事飞行力量,我们执行此项任务义无反顾。安全风险固然是‘拦路虎’,但应对得当它也就是一只‘纸老虎’!我们要‘科学研判、万全准备、灵活处置、确保安全’,明天我跟大家一起去!”

  下达完任务,机组人员抓紧时间在航图上标画航线,根据风险提示单合理规划备份航线和紧急撤离航线,选择备降点。航空经理王文义积极对接联阿安全部队各业务部门,多方搜集、分析研判情报,研究完善方案预案。警卫、救护分队地面防卫和救援演练同步展开,7辆车组成的地面救援组实时到位。机务分队随即奔赴机场准备直升机,机组官兵抓紧时间展开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5月2日8时许,执行此次任务的UN360P机组收到联阿安全部队边境核查委员会的飞行许可:“可以起飞。”早已在机场准备多时的机务连长程斌向机长王开蒙报告:“直升机已准备好,满油,可以按计划实施。”

  后舱也已经在直升机上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和水,机组最后又检查了一遍直升机、防弹衣、实弹夹、急救包、备份通信工具、国旗、交战规则卡以及摄像取证器材,一样不少。

  9时整,任务机组按计划起飞!

  喷涂着“UN”字样的白色直升机迅速爬升到6500英尺的安全高度,飞行员一人飞行,一人操纵机载设备进行观察,航线上一路无事。快要接近卡杜格利机场时,机组突然发现机场周边在高度3500英尺以上全部是满云,考虑到低高度有未知的火力威胁,不能提前下降高度,分析形势后,机长王开蒙果断选择穿云着陆。

  直升机穿过云层终于看到了跑道,机组突然发现机场周围的防空高炮全部朝着天空。之前来卡杜格利机场执行任务时这些高炮都是平射状态。此次,卡杜格利机场武装人员明显加强了防卫,而且高射炮随着直升机的移动始终指向直升机,俨然一副随时准备射击的高度戒备状态,直升机驾驶舱的紧张氛围被瞬间拉满。

  针对机场的实际情况,机组以最大下降率大速度进场,采取战斗着陆方式快速落地,直升机在卡杜格利机场落地后不关闭发动机,舱门刚一打开,早已在停机坪等待的联合国工作人员便马上往直升机上“扔货”,取证员一边在直升机侧后方持枪警戒,一边录像记录。空乘李刚刚把行李摆好,准备撤离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就顶着直升机强烈的旋翼气流,弓身开始登机,前拉后推仅用4分钟就完成19人和600公斤的货物登机装载。

  10时20分,直升机准时以战斗起飞的方式飞离卡杜格利机场。离地后,直升机立刻以最大速度爬升并返回阿卜耶伊任务区。

  在营区里,分队上校队长刘晓东带地面指挥组通过机载终端回传的信息,实时监控直升机航迹。直升机的飞行轨迹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机组在卡杜格利机场待机的4分钟,漫长得仿佛一个世纪。

  “动了,起来了!”营区值班室,飞行参谋贾后猛和飞行值班员罗凯看着直升机的飞行轨迹,几乎同时说出这句话。毕竟还是在交战区上空,大家都悬着一颗心,死死地盯着飞行轨迹。一直看到直升机飞离交战区,进入阿卜耶伊地区上空,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立即驱车去机场接机。

  11时37分,直升机在阿卜耶伊机场稳稳落地,走到直升机前的机场引导员皮特对机械师乔世辉竖起了大拇指说:“China,excellent!Chinese,awesome!”机舱内响起了撤离回来的联合国人员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由衷的谢意和赞叹!

  联阿安全部队保障部部长罗伯特、航空处处长胡里奥、航空安全处处长奥马尔到停机坪接机,对机组的专业和勇气表达了的肯定。

  直升机前,分队队长刘晓东紧紧握着分队政委朱刚的手说:“辛苦了,你们刚刚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任务!”朱刚政委心里想的还是后续的任务:“下午还有一趟,我们抓紧回去总结一下经验,跟准备的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再完善一下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作为此次任务的参与者、亲历者,分队上尉飞行员李挺说:“我很骄傲能参加这次任务,但是说心里完全不紧张那是假的,空中飞行的时候,我一直高度集中注意力监控着地面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来自地面的威胁,做好随时规避高射炮与火箭弹袭击的准备。一直到直升机返航阿卜耶伊落地关车之后,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听到机舱里联合国工作人员的掌声,他说:“这个时候我才充分意识到,我们执行这次高风险任务的意义。”

  经过3天高强度飞行,第三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在高风险等级工况下连续出动直升机12架次,多次前出飞向安全高风险地域。往返苏丹卡杜格利、阿布库萨和提士汶,撤回联合国工作人员79人,给仍驻留苏丹的联合国军事人员送去给养物资6.5吨,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分队队长刘晓东表示,“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军人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这句话。“此次任务充分展示了分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心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过硬能力,同时也让官兵们在实战背景下磨练了意志作风、提高了战斗素养,赢得了广泛信任、尊重和赞誉。”

  赵领燃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中国多地都在主动对接DEPA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日称,中国国内多个地方都在主动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各领域合作,一些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  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美国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届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与智利、新西...

    时间:06-01
  • 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专题调研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

    时间:06-01
  • 中国商务部:中美就半导体产业政策和出口管制进行深入交流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会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日称,双方都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探讨了可能的合作领域。  束珏婷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同意继续保...

    时间:06-01
  • 潘岳出席青海玉树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

      6月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来到位于北京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同参加“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的40名孩子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图自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在体验馆,潘岳首先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祝贺并亲切交流互动,希望...

    时间:06-01
  • 科学教育的加法题,中西部学校怎么答?

      本报记者 张盖伦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文件,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文件强调,要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 “一个都不能少”。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没有人应该掉队。在中西部,在乡村,一线教师正通过各种方法,编织起孩子的科...

    时间:06-01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播活动正式启动

      5月30日,以“传播科技 服务创新 促进创业 创造价值”为主题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播活动专题页面正式启动,并通过央视网等平台发布呈现。海内外观众不仅能在光影中领略中国科学家的风采,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强国的时代脉搏。难掩激动的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回望中国科技百年发展,那些科学家为祖国...

    时间:06-01
  • 热解读|这条生命线 关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热解读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可见其分量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加快推进教...

    时间:06-01
  • 少年志 | 习近平在回信中这样勉励儿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一直以来,习近平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殷殷嘱托、绵绵关怀,尺素传情中饱含深切厚望。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学生来信后,习近平在回信中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让我们一起来看!...

    时间:06-01
  • 中央网信办召开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企业座谈会

      5月31日,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部分企业代表对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意见建议。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时间:06-01
  • 少年志丨“大朋友”和小朋友

      在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1984年3月的一天,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北贾村小学查看校舍。  “这些孩子到...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