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焦点访谈:抚平生态“伤口” 不负绿水青山

2023-04-23 10:25:09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从2016年开始,中国启动“山水工程”,也就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目前,已部署实施了44个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约537万公顷。那么,生态修复到底是怎么做的,效果又如何呢?

  这张照片是一位网友在飞机上拍摄的,在连绵不断的重庆城区铜锣山上,41个矿坑就像41个疮疤,分布在山脊上。

  重庆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兵:“我们现在所处的铜锣山山脉是重庆主城四山之一,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石灰岩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合做建筑石材。从明清时期开始,当地的群众就兴起开采石灰岩资源,加工碎石来做建筑材料,上世纪90年代这里有上百家小型石灰岩碎石场。”

  山体被切割损毁,植被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退化非常严重。

  到2012年,重庆市下决心对这上百家碎石场全部实施关闭,可是这满目的疮痍却很难改变。

  王兵:“主要采取的思路是,系统地修复,全面地治理,就是从山上到山腰到山脚系统地来进行治理。”

  要对这样的一座座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周边村民生产生活等等方方面面问题。

  这里是矿坑周边的山顶。

  过去常年的开采,让山顶变得荒秃。现在要想修复矿山生态,就要在涵养水土,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这样做,是加法。在山腰,都是过去采石放炮切割留下的危岩。

  重庆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耕保修复科任杰:“在专家论证过程中提出来这个危岩有贯通的裂隙,也就是说存在较大危岩滑动的风险。当时测算可能工程投入就达到500万左右,我们放弃了这种建议。”

  过去采石场采矿用的是炸药。崖壁上的岩石有松动,也有碎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既然是生态修复,那为什么不去加固呢?

  任杰:“我们后面多次论证,我们毕竟是搞生态修复工程,不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首先还是确保人的安全。我们就通过物理阻隔的方式,比如修绿化带、围挡等形式,让游客刚好进不了这个危险区域。把崖壁还给自然,崖壁没有人为的痕迹,反而显得更壮观。”

  生态修复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尊重自然,不去过多地进行人工干预,这是减法。生态修复不能破坏生态,把开发建设用地上的地表土合理再利用,一加一减,既经济又修复和保护了生态。

  把矿业遗迹变成矿山公园,41个矿坑,如今已经通过生态修复,三分之一以上变了模样,变成了“城市绿肺、市民花园”,实现了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美丽蝶变。2021年6月,矿山公园开园迎客。

  全部修复后,矿山公园预计每年接待游客将超过500万人次。山下,过去乌烟瘴气、灰尘漫天的周边乡村,通过农田修复整治,恢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到处是一片和美的田园风光。村民们还围绕矿山公园做产业、做配套、做服务。

  曾德健就亲身经历了这前后的变化。

  修复后的“美丽生态”正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现在的铜锣山,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在“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屏障区域部署实施了44个山水工程项目。根据生态系统退化、受损程度和恢复力,因地制宜选择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的技术模式,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包括温带森林、灌丛、荒漠与半荒漠区、沼泽、河流、湿地、湖泊、海岸带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矿山、农田、城市等高强度土地利用系统。

  这里是云南大理洱海。

  上世纪90年代,大理洱海曾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沿洱海湖边有400多处大大小小的鱼塘。

  说起那个时期的洱海,才村村民张社能感触很多:“都是网箱养鱼围起来的,喂饲料以后就变成发黄、发黑的水体,每天出去就闻着臭鼻子的味道。”

  2001年,洱海实施退塘还湖,不再发展水产养殖。湖边的鱼塘被遗留了下来。

  云南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副局长吴兴座:“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退完以后就是把鱼塘开了一个口,不再养鱼了,沉积物难免还是会冲刷到洱海里面。”

  近年来,洱海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沿湖阻断污水流入、调节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了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洱海的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过去,为了防止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流入洱海,保留这些鱼塘,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现在,环湖截污已经完成,不会再有污水流入,这些鱼塘就到了该治理的时候。

  不同的鱼塘清淤的厚度不同,都需要根据鱼塘塘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经过测算的底泥清除、残留塘埂清理、湖滨滩地修复、水生植物种植等措施,原来鱼塘的内源污染得到清理,新的健康完善的湖滨带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修复后的湖滨水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优化了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湖泊生态系统也向着更好的方向良性循环。

  云南大理州山水办常务副主任杨欣洪:“项目实施修复面积150公顷,削减污染物总氮大约600吨,总磷近百吨,有机质8700多吨,削减负荷的同时还恢复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大约105公顷,促进湖泊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得益于“山水工程”的开展,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还在进一步实施,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洱海水质进一步趋向良好。治山理水正在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去年年底,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山水工程”项目获得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未来,中国还将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让山更绿水更清,为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凸显留学生群体作用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冀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中新网长沙4月23日电 (记者 张晓曦)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近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多位参与总决赛的选手、评委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赛凸显了留学生群体的作用,希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第...

    时间:04-23
  • 今年“五一”假期出行需求旺盛 铁路部门多措并举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央视网消息:还有几天就是“五一”假期了。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从车票预售情况看,今年假期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将实行高峰列车运行图,增加长、短途运力,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据介绍,4月27日至5月4日假日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安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将达到10500余列、增开旅客列车1500多列。  国...

    时间:04-23
  • 山西省物流供应链行业校企对接会召开

      中新网太原4月23日电 (记者 杨杰英)4月23日,由山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和山西省工商联联合主办的山西省物流供应链行业校企对接会在太原召开。  此次对接会以助推物流供应链行业校企深度合作为主题,围绕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建设、行业培训技能提...

    时间:04-23
  • 湖北持续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中新网武汉4月23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截至2022年底,该省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累计完成整治9067个,占比72.7%;完成丹江口库区1109公里岸线、726平方公里面积的入河排污口排查,初步核定排污口507个。目前,该省已启动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湖北省政府新闻办2...

    时间:04-23
  • 读书之美丨重温文学经典 影视主创把《平凡的世界》读给你听

      “文艺星开讲”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读书之美丨重温文学经典 影视主创把《平凡的世界》读给你听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悦”读。4月23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人民网“文艺星开讲”将推出特别策划——书香之夜。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89年出版,这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经典作品影响...

    时间:04-23
  • 读书之美丨“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下乡来梁家河时,习近平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到农村,我们恰恰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

    时间:04-23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书香满中国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浙江杭州开幕。诗画江南、西子湖畔,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

    时间:04-23
  • 中外学者齐聚南开共话“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中新社天津4月23日电 (孙玲玲 周亚强)第六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2日至23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等共襄盛会,畅谈“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致辞说,周恩来总理是南开最杰出的校友,是...

    时间:04-23
  • 探访空管“航路守护者”:电波中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强力保障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 高莹)“何为通信导航?它在民航空管行业内有多重要?这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岗位可能很少被外人所知,但它却是空管三大核心专业之一,肩负着管制员‘眼睛’‘耳朵’和‘嘴巴’的重要职责。”23日,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甘肃分局(以下简称“民航甘肃空管分局”)技术...

    时间:04-23
  • 浙江金华四年引逾10万人才 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中新网金华4月23日电(记者 张斌)“这几年出于创新研发的需要,我们引入了数百名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仅2022年一年就引进一百多人,是浙江省、金华市通过招引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23日,在浙江金华,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赵东旭对中新网记者说,在人才助力下,该企业创新以...

    时间:04-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