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浙江金华四年引逾10万人才 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2023-04-23 18:2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金华4月23日电(记者 张斌)“这几年出于创新研发的需要,我们引入了数百名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仅2022年一年就引进一百多人,是浙江省、金华市通过招引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23日,在浙江金华,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赵东旭对中新网记者说,在人才助力下,该企业创新以盘式电机为核心形成了覆盖商用车、乘用车、工业领域的多种电驱动集成解决方案,累计申请各类专利1100多件。

  4月23日,金华市双龙科创人才周发布会举行,首届双龙科创人才周系列活动启动,当地迎来首个“金华人才日”,不断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智”与“力”。

发布会上,金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尧祥作科创人才政策推介。 张斌 摄

  发布会上,金华市委副书记、金华市长邢志宏致辞时介绍,该市连续十一年实施“双龙计划”,打好以会引才、以赛引才、以才引才组合拳,连续四年实现集聚百名高层次人才、5000名硕博士、10万名大学生、1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百千双十万”引才目标,城市人才吸引力跻身全国第22位。

  据了解,从2012年推出“双龙计划”人才工程至今,金华11年间共有343个人才项目落地,助力形成百亿产业集群18个,11家创业人才企业成长为国家和浙江省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我们从2014年落地浙江金华,在‘双龙计划’连续三年的支持下,顺利度过初创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产值连年翻番,目前即将上市。”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振荣说。

  发布会上,主办方详细解读助力企业稳进提质的“六奖六补”政策直享包等科创人才政策,点亮了人才服务点图谱,发布了双龙(特色)产业人才指数。

  金华素有“小邹鲁”之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当地现有海内外金华籍高层次人才3万多名,不少人才活跃在时下最热门的新兴产业领域。

  发布会上,金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尧祥作科创人才政策推介时表示,近期,为更好地畅通人才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当地推出了《激发用人主体双创动能“六奖六补”政策直享包》,在政策集成上做加法,在办理流程上做减法,把经信、科技、人社、科协等部门的各项高频人才科创类政策,集成为一个“直享包”,统一在“i金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和金阳光惠农惠企平台办理,方便人才和用人主体快办、直享。

  据悉,“六奖六补”政策直享包从面向企业、面向人才、鼓励科研创新三个适用场景切入,推出12个方面45条支持举措。其中,第一部分就重在激励企业、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引才育才、打造平台。

  “过去很多企业对于建研发机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研发机构都是遥不可及的,建设起来投入高、难度大、见效慢。事实上,研发机构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王尧祥表示,当地已提出对企业建设各类研发平台的配套支持。比如,建成浙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可以获得500万元奖励;新认定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的,可以获得60万元奖励。除此之外,科技部门也会在业务方面给予全过程的帮助和指导。(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叩问苍穹 探索不停——写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给航天工作者回信、致电,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

    时间:04-24
  • 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青岛4月23日电 题: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记者黎云、米思源  4月下旬,是青岛的“海军时间”。  军乐会、军营开放、舰艇开放……海军成立74周年各项宣传教育活动迅速点燃了这座海滨城市。  海军成立纪念日前夕,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师生代表走进南昌舰所在军港,与南昌舰官兵...

    时间:04-24
  • 新华全媒+|“北斗精神”托举起小卫星的大未来

      近年来,一颗又一颗令人瞩目的小卫星,从位于上海浦东一个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的单位横空出世、一飞冲天。这个年轻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记者走进这里,专访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感受“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

    时间:04-24
  • 通讯:“让越南学生的中国留学梦想触手可及”——中国留学展凸显越南青年中文求学热

      新华社河内4月23日电 通讯:“让越南学生的中国留学梦想触手可及”——中国留学展凸显越南青年中文求学热  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陶军  当地时间22日清晨7时,越南青年裴氏庆玄来到位于首都河内的国家会议中心,入口安检处已排起长队。此时,距离8时30分开始的2023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国留学展开幕式还...

    时间:04-23
  •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3日)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季度,全国地表水水质断面Ⅰ—Ⅲ类优良比例为89.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Ⅰ—Ⅲ...

    时间:04-23
  • 新华时评:让航天科技助力强国建设

      新华社合肥4月23日电 题:让航天科技助力强国建设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宋晨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旨在秉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积极构建外空领域人...

    时间:04-23
  • 广交会第二期开展:展出规模、展位数量、参展企业创新高

      今天(23日)是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正式开展的第一天,二期展出的商品,主要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产品为主,并且首次增设孕婴童用品展区,此外,本届广交会二期无论是展出规模、展位数量和参展企业,相比往届都创下新高。广交会二期的总体情况以及具体看点亮点都有哪些?来跟随记者看一下↓↓↓  二...

    时间:04-23
  • 智媒融合新发展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举办“八点见”项目发布会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4月21日晚,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八点见”项目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1家机构发布了重点项目。  本次发布会上,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带来媒体与技术融合的前沿探索。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展示的深度合成内容...

    时间:04-23
  • 一条路连起两个国带动一片繁荣——写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之际

      中国网4月23日讯 (记者 唐佳蕾)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之间实现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助推老挝迈入现代化发展快车道  20...

    时间:04-23
  • 非洲客商期待前来中国广交会寻找新商机

      本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展会。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不少商人非常期待能重返广交会寻找新的商机,他们相信此次中国之旅将给他们带来新的产品、新的启发和新的机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不但能惠及自身,也将让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经济受益。  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乌斯市场,商人桑普森在这里经营...

    时间:04-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