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书香满中国

2023-04-23 18:40:31

来源:新华社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浙江杭州开幕。诗画江南、西子湖畔,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鼓励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亲自倡导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中华大地充盈书香。

  播种阅读种子

  【总书记这样说】“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书香故事】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顺义温榆河畔的新华书店温榆河田园店内,来自各地的读者品味着浓郁的书香和大自然的气息,静享“书里书外”的美好生活。

  “受益于北京实体书店专项扶持资金,依托公园资源打造综合性文化空间,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我们策划举办了专家讲座、读者见面会、亲子故事会等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看书买书的人越来越多了!”顺义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秀梅说。

  “农忙卖农资、农闲来看书,日子很充实!”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村民李桂枝家门口,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那天落成云南省第一家“乡愁书院”,近5000册图书全年免费向村民开放,点亮了乡亲们的“耕读”路。

  “以前需要买书只能去市区书店,来回60多公里路。现在家门口就有了书院,大伙儿一有空就往书院跑,好多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办法。”李桂枝和乡亲们说,有耕有读,“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书香数字】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阅读已不仅仅是承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服务网越织越密。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从北国极地到南疆岛屿……全国约3300家公共图书馆、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7万家农家书屋,播种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构建起涵育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

  数字背后,是书香中国建设的有力步伐——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随之发布;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书香飘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培育书香氛围

  【总书记这样说】“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寄予厚望。

  【书香故事】这是书香弥漫的一天——

  清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更新了自己的读书公众号。“如果有书柔风细雨般滋润你,生命力会更旺盛”“书能够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延续至今,如此伟大?我觉得一个根本的原因是阅读延续着文脉”……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分享阅读心得,在他眼中,阅读是写作的最好准备,是最幸福的事。

  午后的阳光,照进杭州市临平智慧图书馆,杭州市民李建柱正带着女儿共度亲子阅读好时光,“图书馆离家很近,带孩子来看书,是为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在这座智慧图书馆里,沉浸式阅读、互联网听书等一系列智能服务为读者提供便利,就连传统书架也实现了智能操作——在显示屏输入书名,图书所在的书架层会立即亮起蓝色的指示灯。

  “平均每天有五六百人来这里借书、看书,月均借阅量1.5万册。我们下班时间是晚上8点半,但有的读者还是舍不得走,转战到旁边的‘24小时图书馆’。”馆长鲍丹说。

  华灯初上,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杨柳郡社区的“纯真年代书吧”,一场书友自发组织的“论语读书会”讨论热烈。至今,这样的读书会已举办近50场。“有心得能与书友一起分享,这是共读最大的乐趣。今后,我们还会继续阅读其他经典书籍。”读书会发起者、退休市民崔越说。

  ……

  阅读,无处不在。

  【书香数字】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下,全国各地积极行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中华大地充盈书香——

  2022年8月,南国书香节在广东全省多地举行,共在373个实体书店、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设立分会场,总面积达66万平方米,合力推动书展增容扩圈;

  2022年11月,上海书展迎来18岁“成人礼”,在5天时间里举办了近百场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活动,涵盖新书发布、文化讲座、艺术表演等;

  2023年2月,在琅琅诵读声中,第十二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拉开序幕,活动以“书香满京城 礼赞新时代”为主题,来自家庭、社区、机关、企业的代表共同分享阅读感悟……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80%的县级以上城市都举行了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好书”年度盛典、“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阅读活动持续开展,点燃大众阅读热情;“追寻光辉足迹”“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等品牌项目,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

  涵养精神力量

  【总书记这样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

  【书香故事】《共产党宣言》《之江新语》《资治通鉴》《东坡乐府》《平凡的世界》……4月21日上午,“新时代大学习·跟着总书记读好书”——中共浙江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第八届全省机关讲书大赛决赛拉开帷幕,12名选手依次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这一活动开展至今已有10万余人参与,成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的重要引擎。

  全民阅读,离不开榜样引领风尚。奋进新征程,需要不断充盈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陈天竺走上“代表通道”,分享了她鼓励留守学生小雨通过阅读汲取力量、不断成长的故事。

  “现在小雨已经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小雨总是说,阅读让她的世界从此明亮、丰富起来。我感到小雨的故事让我见证了阅读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启智增慧,带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陈天竺说。

  阅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3月28日,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上,清华附小学生林玥辰分享了努力在阅读中成为祖国期待模样的阅读成长故事,并向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发出倡议,让阅读成为共同成长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在她的校园里,有一棵“长满书的大树”,挂满了《神笔马良》《西游记》《可爱的中国》等经典书籍。教学楼走廊里、教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图书。踏着阅读的阶梯,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乘着数字化翅膀,阅读有了更多样化、更便捷的选择,实现了从“一书在手”到“一屏万卷”的跨越,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永乐大典》上线了!今年2月,“《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读者可以在“云端”直观感知《永乐大典》这部成书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旷世宏编。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曾经被束之高阁的典籍“活”起来。

  “通过GIS技术、3D复原技术等手段,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永乐大典》的装帧样式和流传过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说,数据库还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探索后续《永乐大典》的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书香数字】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实施,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日渐丰富,全民阅读水平不断提升。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达到81.6%,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继续上升,阅读人口显著增加。

  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静水流深,久久为功,在琅琅读书声中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激扬精神力量。

  出品: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策划:王曙晖、冷彦彦

  记者:史竞男、冯源、王明玉

  编辑:王曙晖、冷彦彦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叩问苍穹 探索不停——写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给航天工作者回信、致电,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

    时间:04-24
  • 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青岛4月23日电 题: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记者黎云、米思源  4月下旬,是青岛的“海军时间”。  军乐会、军营开放、舰艇开放……海军成立74周年各项宣传教育活动迅速点燃了这座海滨城市。  海军成立纪念日前夕,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师生代表走进南昌舰所在军港,与南昌舰官兵...

    时间:04-24
  • 新华全媒+|“北斗精神”托举起小卫星的大未来

      近年来,一颗又一颗令人瞩目的小卫星,从位于上海浦东一个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的单位横空出世、一飞冲天。这个年轻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记者走进这里,专访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感受“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

    时间:04-24
  • 通讯:“让越南学生的中国留学梦想触手可及”——中国留学展凸显越南青年中文求学热

      新华社河内4月23日电 通讯:“让越南学生的中国留学梦想触手可及”——中国留学展凸显越南青年中文求学热  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陶军  当地时间22日清晨7时,越南青年裴氏庆玄来到位于首都河内的国家会议中心,入口安检处已排起长队。此时,距离8时30分开始的2023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国留学展开幕式还...

    时间:04-23
  •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3日)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季度,全国地表水水质断面Ⅰ—Ⅲ类优良比例为89.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Ⅰ—Ⅲ...

    时间:04-23
  • 新华时评:让航天科技助力强国建设

      新华社合肥4月23日电 题:让航天科技助力强国建设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宋晨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旨在秉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积极构建外空领域人...

    时间:04-23
  • 广交会第二期开展:展出规模、展位数量、参展企业创新高

      今天(23日)是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正式开展的第一天,二期展出的商品,主要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产品为主,并且首次增设孕婴童用品展区,此外,本届广交会二期无论是展出规模、展位数量和参展企业,相比往届都创下新高。广交会二期的总体情况以及具体看点亮点都有哪些?来跟随记者看一下↓↓↓  二...

    时间:04-23
  • 智媒融合新发展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举办“八点见”项目发布会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4月21日晚,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八点见”项目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1家机构发布了重点项目。  本次发布会上,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带来媒体与技术融合的前沿探索。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展示的深度合成内容...

    时间:04-23
  • 一条路连起两个国带动一片繁荣——写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之际

      中国网4月23日讯 (记者 唐佳蕾)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之间实现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助推老挝迈入现代化发展快车道  20...

    时间:04-23
  • 非洲客商期待前来中国广交会寻找新商机

      本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展会。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不少商人非常期待能重返广交会寻找新的商机,他们相信此次中国之旅将给他们带来新的产品、新的启发和新的机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不但能惠及自身,也将让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经济受益。  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乌斯市场,商人桑普森在这里经营...

    时间:04-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