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张勤委员:完善景区讲解标准,畅通“以旅彰文”最后一公里

2023-03-10 21:34:32

来源:央视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主任张勤

  45.5亿人次,这是最新预计的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从经济的角度看,是巨大的消费力量;从文化的角度看,则是传播的绝佳机会。

  从过往自身经历和广泛调研的情况看,很多文物和景区标识简单化、解说随意化,有很多导游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信口开河,甚至还有大量低俗内容。这些对游客正确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帮助,相反产生很多曲解和误读。大部分的观光旅游,重复性不高,一次性特征突出。不当的讲解和导览很可能就会永久地妨害很多人对一些历史文化知识的正确了解,如果再加上口口相传,文化被误读的范围就会更大。看似一个小环节,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以说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如果我们能抓住提升文物和景区讲解的有效性这一小切口,一定会有助于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如何抓住这个小切口?建议从完善景区评级标准入手。经过调研发现,在我国景区的评级标准中对合理设置引导标识、导游员(讲解员)资格和人数都有相应要求。对导游(讲解)词的要求是:科学、准确、有文采。可以说“科学、准确、有文采”的要求看似很明确,但是如何将这三个词落到位、切实转化为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走访调研发现,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对讲解内容的专业把关,以此为基础的评价及相应的奖惩机制更是无从谈起。实际就会让这些看上去非常正确的标准流于形式。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评级标准,增加对景区标识体系、讲解内容等“软”件建设的评估和动态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级景区管理部门形成有力有效的约束,推动畅通文化传播上的“最后一公里”,将“以旅彰文”的时代要求落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感受。

  很高兴注意到,文化和旅游部刚刚发布了《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在这个管理办法中,对“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的立项、审查、报批、编号、发布、备案、出版、公开和复审等工作”和“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标准的宣传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等职责有所明确。同时,对于标准实施和监督也列出了一些建议:“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支持下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希望新的管理办法实施,能够有助于推动景区讲解标准体系的早日完善和更有效实施。(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转存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要点双语版来了

      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准。“科学技术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些机构,你知道用英文怎么说吗?“数字中国”、“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科技自立自强”,这些常见表述,该怎么翻译?双语知识帖↓↓收藏学习!...

    时间:03-11
  • 外国专家看两会: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马哈茂德·哈桑·汗3月1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全国两会已经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的现代善治模式典范。  文章指出,两会生动展现了中国的法治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

    时间:03-11
  • 伟大领航汇聚磅礴力量 团结奋进书写新的华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952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投下庄严一票,参与、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代表们表示,习近平主席全票当选,充分反映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

    时间:03-11
  • 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第五集《有力的监督》

      1945年7月,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百年大党始终坚持党内自我监督与不断接受人民监督,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坚强有力。  人大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支持和促进。它的...

    时间:03-11
  • 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有呼有应】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总流通72375万人次;文化馆3503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

    时间:03-11
  •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各界看两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这老汉亲眼看见,这句话在我们苏木山变成了现实!  苏木山地处晋蒙冀三省(区)交界处,“山大沟深石头多,一出门就爬坡”,海拔高、气候寒冷。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只在避风背阴处零星生长着几棵白桦树。  1958...

    时间:03-11
  • 让立法成为生动的“法治课”(两会走笔)

      “管法的法”要如何与时俱进?3月7日,在各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现场,大家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在一次次的深入讨论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得以深入践行,更加深入人心。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

    时间:03-11
  • 培育卓越产业 凝聚区域“高新力量”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⑥】  ◎本报记者 叶 青 雍 黎  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新时期下,国家高新区如何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加快培育卓越产业集群,全面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圈,为支撑...

    时间:03-11
  • 20余名在晋台商共话交流合作愿景

      中新网太原3月11日电(杨佩佩 胡健)山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在晋台商春季联谊会”10日在山西太原举办,20余名台商在此畅叙情谊、共话发展。  全国台联第十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苏文源1992年来到大陆投资兴业,30年的时间里,他在大陆打开了事业的一片天,从事文化、生态有机、中医科技康养等产业。...

    时间:03-11
  • “续写在中国的发展故事”

      新的一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政策释放哪些积极信号?全国两会期间,众多跨国企业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报告中这些表述让外企十分振奋。他们在受访时纷纷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对...

    时间:03-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