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 体育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23-03-10 15:26: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 体育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新华社记者 丁文娴、苏斌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冰雪运动热潮涌动。从北京奥运会唤醒全民健身意识,到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全民健身形式愈加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体魄的追求,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着坚强助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看来,体育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提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全民健身得到更多重视,体育开始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指标和重要工具。现在我国举办了两届奥运会(夏奥会、冬奥会),加上一届青奥会,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路跑、广场舞,到滑雪、冲浪、飞盘,运动变成越来越多人的习惯乃至社交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敏豪认为,对个人而言,健身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主动锻炼,以及安全地锻炼。此外,最好再围绕一些项目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要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必须树立科学健身的理念。对此谢敏豪建议:“运动不能光想着收益,还要想到风险。当锻炼者要进行一项运动时,建议先了解这方面的常识;在从事一些对体能挑战较大的项目时,比如跑马拉松,最好先做一下运动风险评测,对自己的实力有所了解。”在社会层面,他认为,要进一步引导民众积极锻炼,加强体卫融合,有关部门持续为百姓锻炼身体创造条件。

  努力满足民众的健身需求,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的观点。“过去,竞技场上运动员拿几块金牌大家就很高兴,现在老百姓不仅希望拿金牌,更要看生活中我想运动的时候有没有场地,我身边有没有可以方便地加入的体育组织,有没有为普通人准备的赛事活动……这几年疫情让民众的运动意识和需求都快速提升,给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找到更多入口,我们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机会来开展生活体育的新实践。”

  鲍明晓说,“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不是一句口号,它有着广阔的作为空间。把体育融入14亿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而让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最基本的作用之一,“特别是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体育能起到重要的基底性作用”。

  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家长的共识。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很多代表、委员都将目光聚焦校园体育。全国人大代表、游泳奥运冠军张雨霏建议,制定“冠军体育课”专项课程项目,整合各项目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制作教学视频,面向全国中小学发放;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在校园推广普及射击运动;杨扬呼吁,体育中考不能“走偏”,要破除“应试”思维,广泛开展校园赛事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说,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

  他介绍,运动医学研究所自2011年起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脊柱异常比例较大。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联动运动医学研究所,组织专家团队在上海展开实验,对受试组学生进行90秒牵拉操、睡前操、颈椎健康操等运动干预。一个月后,学生视力不合格率和脊柱侧弯异常率均有明显下降。据此,厉彦虎今年在提案中建议,要关注青少年的脊柱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去年3月,《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发布。近年来,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切实增强着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鲍明晓所言:“发展好全民健身,能够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夯实体育强国的基础,未来竞技赛场为国争光的基础也会更加坚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评论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论述回答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方向、政治保障等重大...

    时间:03-10
  • (两会观察)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如何寻求“新解法”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如何寻求“新解法”  中新社记者 常涛  系安全带、补短板、撑保护伞……近年来,中国不断探索加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2023年全国两会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高频词,如何更有效保障这一群体的权益,代表、委员们为此寻求“新解法”。...

    时间:03-10
  • (两会声音)关注国务院机构改革 港澳代表冀加强金融、科技等领域对接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关注国务院机构改革 港澳代表冀加强金融、科技等领域对接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获得批准,来自香港和澳门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港澳应加强与国家...

    时间:03-10
  • 张勤委员:完善景区讲解标准,畅通“以旅彰文”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主任张勤  45.5亿人次,这是最新预计的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从经济的角度看,是巨大的消费力量;从文化的角度看,则是传播的绝佳机会。  从过往自身经历和广泛调研的情况看,很多文物和景区标识简单化、解说随意化,有很多导游完全不顾历史...

    时间:03-10
  • 广东启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 助大学生就业

      中新网中山3月10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10日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启动。此次活动线上线下组织246家企业提供优质岗位5400余个。据统计,当天进场的高校毕业生超2000名。  据介绍,参与招聘的企业岗位平均月工资约5500元,最高年薪达20万元。  活动现场设置能...

    时间:03-10
  • 东西问丨艾库斯卡:我眼中的中非科技交流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3月10日电 题:我眼中的中非科技交流  ——专访南非黑尔堡大学教授艾库斯卡  中新社记者 王曦  当前,中非关系不断深入,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科技交流近年来愈发受到关注,在航天、农业、生物、化学等领域频繁结出硕果,推动非洲科技及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中非双边关系持续向前。 ...

    时间:03-10
  • “黄河之源、千湖之县”青海玛多:2022年治理草原10万亩

      中新网西宁3月10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10日从青海省玛多县官方获悉,2022年,“黄河源头”玛多县完成国土绿化区及为民办实事沙化草原治理10万亩。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是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  玛多县县长索南却旦当日在该县两会作政府...

    时间:03-10
  • 新时代巾帼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发明协会3月10日发布消息说,中国发明协会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3月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创新就是力量 巾帼不让须眉”——新时代巾帼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共贺国际劳动妇女节,大力支持女性创新人才成长。  20多位来自政府部门、高校、...

    时间:03-10
  • 2023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教育部部署复试录取工作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教育部部署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各地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规范执行招生政策,切实做好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确保公平公正。  教育部同时发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

    时间:03-10
  • 浙江武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故事飘出“清茶”香

      中新网金华3月10日电(张斌 董易鑫)2月20日,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浙江一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苇科技)收到了一笔100万元人民币无抵押贷款,将用于采购一批企业亟需的碳纤维等原材料。  这笔贷款,源自企业一天前通过当地“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向武义农商银行的贷款申请。“想不到能...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