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3年2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2023-03-08 17:0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气象局、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2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风雹、地震、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00.1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3人,损坏房屋6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2.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有:

  西南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今年以来,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四川南部、云南大部偏少8成以上,加上同期气温偏高,云贵川等地干旱持续发展,导致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局地山丘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因旱需生活救助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2千公顷。总体上,当前全国旱情偏轻,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

  低温冷冻和雪灾明显偏轻。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冷空气强度较弱,无寒潮天气过程,出现4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北方地区出现2次明显降雪过程,未造成较大雪灾,对增加土壤墒情较为有利。南方地区出现阶段性阴雨寡照天气,部分低洼地区农田土壤过湿,影响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生长。总体上,2月份低温冷冻和雪灾较往年同期明显偏轻,灾害损失为近5年同期最低值。

  中西部地区风雹灾害零星发生,黄河凌情平稳。2月份,我国中西部地区局地出现大风、冰雹和雷电等风雹灾害天气,52个县(区)受灾,500余间房屋受损。此外,黄河下游封冻河段于2月6日全线开通,开河日期较常年偏早8天。截至2月底,黄河干流累计开河408千米,剩余封冻总长度577千米;当前凌情平稳,未造成灾害损失。

  新疆青海等地发生中小地震。2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7次,其中4.0–4.9级6次,5.1级1次,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和广东。最大震级为2月27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5.1级地震,震中位于高海拔人口稀少地区,未造成较大灾害损失。2月11日,广东河源市发生4.3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损情况。

  森林草原火灾形势稳定。2月份,全国发生森林火灾29起,主要发生在广东、贵州、湖北、广西等地;未发生草原火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伟业)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

    时间:03-09
  • “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两会·读懂中国)

      3月5日提请审议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国媒体和国际人士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复苏”  中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03-09
  • 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音)

      中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国际社会高度关...

    时间:03-09
  • 总书记的“大事”“小事”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如同温暖的约定,每年如期而至。1月18日,在癸卯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采取视频连线方式,亲切看望慰问全国6个地方基层干部群众。  问住院老年患者身体怎么样,问能源保供企业员工能否轮休,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买卖怎么样……一句句暖心关切,问的都是百姓“小事”,却浓缩着“国之大...

    时间:03-09
  •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6期〕

      今天是3月9日,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  热点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

    时间:03-09
  • 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专家建议不应“一刀切”

      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  专家建议分岗位罪名决定限制与否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近日,#建议消除对罪犯子女考公的限制#话题引发社会热议。有支持者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罪犯子女因父母过错导致考公务员等岗位受到影响,存在不公平;有反对者提出,如果犯罪成本越来越低,想犯罪的人就没什么后顾...

    时间:03-09
  • 一个小村庄被污染 何以牵动全国四级检察院

      一个小村庄被污染  何以牵动全国四级检察院  从全国首例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案看公益保护“中国方案”  ● 一起跨省倾倒化工废液的环境污染案,打破了一个小村庄的宁静生活,河面漂浮着数不清的死鱼,婆婆不得不中断了几十年来到河边浣洗衣服的习惯,多位村民陆续出现皮肤红疹等症状  ● 被告人...

    时间:03-09
  • 对家暴说“不” 妇女权益保障在升级

      本报记者 李娜 刘友婷 周倩  阅读提示  从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到妇女权益保障法重新修订并实施,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广大女性群体背后有了更强的法律支撑,在受到侵害时可以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发声。  禁止分手后泄露、传播女方隐私和个人信息  女大学生陈某在...

    时间:03-09
  • 两会数说中国|十组数据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十组数据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  新华社记者  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翻开今年的两高报告,5年来的一串串数字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亮点,呈现了极不平凡的司法进程,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服务经...

    时间:03-09
  • (两会受权发布)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3年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