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专访: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发展提供借鉴与机遇——访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蒙亚埃

2023-03-04 16:09: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3月4日电 专访: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发展提供借鉴与机遇——访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蒙亚埃

  新华社记者 谢江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发展机遇。”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日前在约翰内斯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作为研究中非关系的学者,蒙亚埃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创举”。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表明,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历史与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将激励并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有益借鉴。”蒙亚埃说。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于这一点,蒙亚埃高度认同。他认为,非洲国家应充分利用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积极效应,通过加强同中国务实合作带动非洲整体经济增长,惠及广大非洲人民。

  蒙亚埃表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定支持全球化与多边主义,通过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市场和伙伴共享发展机遇。“非中务实合作展现蓬勃生机与活力”。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先后宣布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双方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等多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始终保持着高水平发展

  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企业为非洲新建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还有大量医院和学校,累计创造超过450万个就业岗位……

  蒙亚埃说,非洲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开展了广泛合作。未来,在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非中之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进行的投资与贸易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中非合作前景广阔,合作内容与形式愈加丰富,期待双方务实合作成果将更好地惠及双方民众。”

  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从中非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中,蒙亚埃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提供一种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摒弃‘零和博弈’,有利于各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繁荣。”蒙亚埃说。(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张克勤代表:保障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关键是科技

      在3月5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介绍,线虫虽小,但对农作物损害很大,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张克勤表示,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他的团队已建成防治线虫的微生物资源库。生物防治线虫的实践让张克勤深深感受到,要保...

    时间:03-05
  • 汪玉成代表: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

      在3月5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余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念好“山字经”。如今余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乡亲们都说,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时间:03-05
  • 侯蓉代表: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近30年增长了12倍

      在3月5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介绍说,她和同事们用近30年的时间,把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的数量,从1994年的18只繁育到如今的237只,增长了12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侯蓉领衔提交了31件建议和10件议案,其中80%的议案对相关法律...

    时间:03-05
  • 习言道|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时间:03-05
  • 人民日报社论:激扬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

      激扬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社论)  ——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

    时间:03-05
  • 卫星视角|总书记的这些两会关切,有了哪些新变化?

      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位代表委员发言,同大家亲切交流、共商国是。  交流中,深入讨论直抵百姓关切;言谈间,真情话语令人倍感温暖。  我们选取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交通改善、对外开放、脱贫攻坚等5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通过卫星视角,看看总书...

    时间:03-05
  •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2期〕

      今天是3月5日,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  热点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4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详情>>>开幕...

    时间:03-05
  • 代表委员热议两会:就业优先,落实落细暖意更浓

      代表委员热议两会  就业优先,落实落细暖意更浓(民生共话)  本报记者 徐佩玉 李 婕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回望过去一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稳就业的举措和成绩,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 ...

    时间:03-05
  • 代表委员热议两会:向上向好,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代表委员热议两会  向上向好,中国经济稳步前行(大国之治)  本报记者 廖睿灵 孔德晨   突破120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成...

    时间:03-05
  • 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两会聚焦)  本报记者 叶 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