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光明论坛】以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2023-03-03 09:49:5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丹、李洪斌(分别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一重要论述立足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新战略任务、新战略要求、新战略环境,鲜明指出了改革创新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刻阐释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实践原则和方法论遵循,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笃行实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正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愈加凸显。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通过坚持不懈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领导敢为、地方敢闯、群众敢创的昂扬状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彰显历史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带领全国人民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持续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创新性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前沿实践和未知领域,只要我们坚持敢闯敢试、锐意革故鼎新,就会找到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办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改革创新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是思想解放与行动突破的交相辉映。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也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深刻审视形势、注重发挥优势,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本地区、本领域的实践,立足自身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开放条件,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确保所有的改革创新都着眼于自身发展实践的需要,也经得起自身发展实践的检验。

  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把鼓干劲、励闯劲、促拼劲的工作做深入,大力弘扬人民首创精神,调动广大群众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奋力闯出发展新路。要努力形成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深化的良性循环,及时总结经验、转化落地,使改革创新的成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丰富物质激励和强大精神感召,激发亿万人民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和创造精神。

  当然,坚持改革创新并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首先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3日 11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付举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付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付举简历  王付举,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2001.06—2005.10 焦作市山阳区委...

    时间:03-03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加强乡村医生基本保障 防止队伍后继乏人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刘鹏)“从新中国成立后‘一根针、一把草’的赤脚医生时代起,70多年来,中国乡村医生默默扎根农村卫生第一防线。但是,一些地方至今仍存在着乡村医生基本保障不足、优质人才流失,甚至后继乏人的现状。因此,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我将提出改善乡村医生基本保障的有关建议,以让基层...

    时间:03-03
  •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两会关切事——有地方看病 有医生看病 看得起病

      “不负人民”系列策划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两会关切事——有地方看病 有医生看病 看得起病...

    时间:03-03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个什么会?一起学习!

      (人民日报微博 制作:陈露 马睿姗 何思琦)...

    时间:03-03
  • 最高检: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险作业罪4521人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3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规定了危险作业罪。检察机关依法适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共受理审查起诉危险作业罪3011件4521人,占受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总量的35.7%,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案件分布地区差异较大。河...

    时间:03-03
  • 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这名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生命定格在22岁芳华的年轻人,名字叫“雷锋”。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经久不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雷锋精神...

    时间:03-03
  • “雷锋班”故事续写60个春秋

      2023年,初春的辽东积雪遍地。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雷锋班”时却看到满目葱茏,道路两旁种满了松柏,四季常青。火红的标语——“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时有戴着“雷锋帽”的战士们喊着号令,排着整齐的队列走来。  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军营里,可以看到如今20多岁雷锋传人的样子...

    时间:03-03
  • 新华每日电讯|江河焕绮万物生 江苏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3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刊载题为《江河焕绮万物生 江苏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报道。  新华社记者刘亢、张展鹏、秦华江、杨丁淼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碧水东流,郁郁葱葱的南京新济洲经历“人退鱼鸟归”,如碧玉嵌于江中;大河汤汤,运河三湾草木葳蕤,人们陶醉于杨柳拂堤的...

    时间:03-03
  • 人民网评:齐众心 汇众力 聚众智——写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

      春暖花开的季节,团结奋斗的时刻。迎着北京长安街边悄然绽放的玉兰,来自34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赴“春天的约会”,共谋发展的大计。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时间:03-03
  • 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现代化新路(和音)

      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现代化新路(和音)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⑤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绿色越来越成为中...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