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青年学者谈习近平外交思想: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方案

2023-03-03 08:3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中共二十大后,中国世界高密度的互动受到世界瞩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新闻网组织“青年学者谈习近平外交思想”特约撰稿活动,邀请多个领域青年学者,共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大国战略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和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国发院研究员崔守军在中国新闻网撰文指出,面对越来越棘手的安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明确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安全秩序等重要理念,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实施路径,这也是中国世界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国发院研究员崔守军

  以下为文章全文:

  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大国战略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和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2023年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该文件精确表达和全面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重点方向、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清晰勾勒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路线图。

  安全问题始终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提出人类社会处于“充满进攻性”的“自然状态”,无论在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层面,往往存在“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从而造成无休止的“安全困境”,对此的解决之道是建立单一且具有最高仲裁权的“利维坦”,以提供稳定的政治秩序,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然而,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民族主权国家一直是国际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行为体,这也就决定了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并不存在,国际社会始终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当一个主权国家担心自身的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它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但这反而会减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由此产生传统安全领域中广泛存在的所谓“安全困境”。

  在传统安全之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拓展,人类社会在气候变化、重大疫情、能源短缺、粮食匮乏、网络治理、恐怖主义以及移民和难民等全球公共问题领域面临的安全挑战日益凸显,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急剧放大导致国际安全的议程也随之扩大,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来自全球公共问题的挑战。

  在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展,这使得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扩散性和联动性等鲜明特点。一方面,随着资本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加快,安全问题不再拘泥于一国内部,而是很容易超越国家之间的政治、地理、文化界限,从一个国家和地区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和蔓延,从而使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繁衍、嬗变和扩散,使个别国家的安全问题演变成全球性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使任何一个安全问题都不再孤立存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尤其突出。许多安全问题往往都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根源,带来的威胁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风险外溢和传导具有很强的惯性,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能够解决的。可以说,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安全挑战,世界各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独善其身,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动荡中获得所谓的绝对安全。

  面对越来越棘手的安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明确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安全秩序等重要理念,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实施路径,这也是中国世界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

  从核心内容上看,“全球安全倡议”包含“六个坚持”,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全球安全倡议”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其倡导的“六个坚持”既重视顶层设计,又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安全领域应用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安全治理贡献创新安全理念。“全球安全倡议”所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全球安全倡议”首次提出两个“不可分割”,即安全的不可分割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由于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不同,各国在安全问题上总会有着不同的看法,难免会产生利益冲突,而通过对话与合作的方式找到“最大公约数”,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无疑是实现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全球安全倡议”将一国的自身安全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安全统筹起来,从国家和全球层面构建立起系统性的全新安全理念,体现了是国家情怀与人类情怀的统一,为全球安全治理消除分歧、凝聚共识提供了新的治理理念。

  另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超越了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厄姆·艾利森在其著作《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中援引古希腊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认为雅典不断增长的实力造成了斯巴达的恐惧不断加深,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由此,艾利森推导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要挑战守成大国的利益,也即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战争难以避免的论断,这被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在本质上,“修昔底德陷阱”是“安全困境”的翻版,难以跳出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窠臼。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是不可分割的,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之上,不能以牺牲别国的安全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大国之间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分歧和争端,以战略互信来消除战略误判,是摆脱“修昔底德陷阱”的解决之道。

  综上可见,“全球安全倡议”秉承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新安全理念,以全面系统和动态辩证的视角看待全球安全问题,倡导以共同安全来破解全球和平赤字,既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的公共产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来源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与智慧,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特约撰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国发院研究员 崔守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付举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付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付举简历  王付举,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2001.06—2005.10 焦作市山阳区委...

    时间:03-03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加强乡村医生基本保障 防止队伍后继乏人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刘鹏)“从新中国成立后‘一根针、一把草’的赤脚医生时代起,70多年来,中国乡村医生默默扎根农村卫生第一防线。但是,一些地方至今仍存在着乡村医生基本保障不足、优质人才流失,甚至后继乏人的现状。因此,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我将提出改善乡村医生基本保障的有关建议,以让基层...

    时间:03-03
  •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两会关切事——有地方看病 有医生看病 看得起病

      “不负人民”系列策划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两会关切事——有地方看病 有医生看病 看得起病...

    时间:03-03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个什么会?一起学习!

      (人民日报微博 制作:陈露 马睿姗 何思琦)...

    时间:03-03
  • 最高检: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险作业罪4521人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3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规定了危险作业罪。检察机关依法适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共受理审查起诉危险作业罪3011件4521人,占受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总量的35.7%,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案件分布地区差异较大。河...

    时间:03-03
  • 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这名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生命定格在22岁芳华的年轻人,名字叫“雷锋”。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经久不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雷锋精神...

    时间:03-03
  • “雷锋班”故事续写60个春秋

      2023年,初春的辽东积雪遍地。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雷锋班”时却看到满目葱茏,道路两旁种满了松柏,四季常青。火红的标语——“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时有戴着“雷锋帽”的战士们喊着号令,排着整齐的队列走来。  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军营里,可以看到如今20多岁雷锋传人的样子...

    时间:03-03
  • 新华每日电讯|江河焕绮万物生 江苏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3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刊载题为《江河焕绮万物生 江苏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报道。  新华社记者刘亢、张展鹏、秦华江、杨丁淼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碧水东流,郁郁葱葱的南京新济洲经历“人退鱼鸟归”,如碧玉嵌于江中;大河汤汤,运河三湾草木葳蕤,人们陶醉于杨柳拂堤的...

    时间:03-03
  • 人民网评:齐众心 汇众力 聚众智——写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

      春暖花开的季节,团结奋斗的时刻。迎着北京长安街边悄然绽放的玉兰,来自34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赴“春天的约会”,共谋发展的大计。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时间:03-03
  • 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现代化新路(和音)

      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现代化新路(和音)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⑤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绿色越来越成为中...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