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万水千山总关情

2023-02-25 22:06: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初心如一,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新闻联播》从今天开始播出系列报道《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今天推出第一集《万水千山总关情》。

  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巍巍太行深处,河北阜平八一学校的孩子们,用歌声歌唱着家乡。

  河北阜平,是我国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但由于地理条件所限,这里也曾是深度贫困县。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农村考察就来到阜平,顶风冒雪,进村入户看望困难群众。

  在顾家台村顾成虎家里,这件军大衣被他悉心珍藏了十年。

  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村民 顾成虎:头一天下了大雪,第二天总书记就来了。一看我这袖子有个洞,总书记就给我送了件温暖的大衣。总书记看望老百姓,这么仔细,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总书记鼓励我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也要加油干!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正是在河北阜平,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铿锵誓言,化作坚毅行动。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时一天里换乘三种交通工具,长途跋涉,不辞辛苦。风雪中的足迹,铭刻着深深的牵挂。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0多次到基层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城市乡村,菜市场节日供应充足吗,居民就医方不方便,高龄老人吃饭问题咋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如何,环卫工人工间歇息怎么办,快递小哥能不能过年回家……

  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一项项被列入中央重要会议日程,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

  把人民生命摆在首位。

  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总书记详细询问受灾群众“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

  面对世纪疫情突袭,习近平总书记重诺千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遗余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非凡十年,一个个瞬间,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映照出人民领袖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

  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保护好眼睛、长得再壮实点。总书记一次次来到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中间,叮嘱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无限热爱人民,矢志造福人民。关山内外,千里万里。驻足处,温暖牵挂抵人心。

  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强军路上,总书记始终把基层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上军舰、乘战车、登战机,走边防、进哨所,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人民军队最高统帅,习主席足迹遍及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内蒙古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踏雪看望戍边战士。

  在山顶哨所,他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胸怀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把14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人民领袖从人民中走来、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深受人民爱戴。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村民 马培清: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我们住的房子也宽敞了,一家大小吃的自来水干干净净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是习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非常高兴。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居民 胡昇:通过这几年的改造,我们亲身经历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周边建了七个公园,老年人生活在这里是很舒适的。我们信心满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江山万里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黄河之畔到长江之滨,从黄土高原到秦岭深处,从烟雨江南到冰封北国……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驻足凝望。深情的目光中,有山川大地,更有万家灯火。

  (总台央视记者 侯军 梁铮铮 潘虹旭 马力 河北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江流域水库群全力做好春季补水调度 确保城市供水和春灌用水需求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日发布,2022年入冬以来,我国降水总体偏少,预计今年春季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春旱。那么目前长江流域的水库蓄水能否保障沿线农作物灌溉用水呢?  根据气象水文分析,未来几天,长江流域上游局部地区有小雨雪降水过程。受前期降雨影响,目前,长江中下游沿江各地旱情基本...

    时间:02-26
  • 焦点访谈:平凡奋斗者 最美铁路人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中国星罗棋布的铁路线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旅客和货物搭乘列车南来北往,这是一张在繁忙中流动着活力和希望的网络。而为了保证这张网络能够顺畅安全工作,大量铁路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中,有的在千钧一发之际拉下保护动车组列车和旅客生命安全的最后一把闸;有的练就一流...

    时间:02-26
  •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农时不负春 新疆大地万象“耕”新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  天山南北纵横阡陌间  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  一幅幅春耕图景  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织就  一颗颗种子,播下新的希望  眼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0万亩春小麦播种工作由南向北正式拉开序幕。在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村民李长林家...

    时间:02-26
  • 奋进的春天|数说“楚天春耕忙”

    不负春光好,楚天春耕忙眼下湖北各地正抢抓农时,有序调度奋力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夺取农业生产“开门红”一组数据海报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机勃发的荆楚大地上奏响的春耕进行曲↓↓↓  01  财政支农   长江云评  惠农促振兴,助农“开门红”,政策“红包”提振发展活力。湖北省始终将稳定粮食...

    时间:02-26
  •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悬崖村的变迁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黄鹂 汪圣云 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参加一些团组的审议和讨论,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一次次深入交流、一次次真情互动,映照着总书记心系发展、情牵百姓的人民情怀。  中国之声...

    时间:02-26
  • 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人民,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答卷,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厚重书写。  我们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

    时间:02-26
  • 波黑议会代表院轮值主席:愿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

      波黑议会代表院轮值主席兹维兹迪奇2月24日表示,波黑愿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丰富和拓展波黑与中国关系内涵。  中国驻波黑大使季平当日在波黑议会大厦拜会兹维兹迪奇。兹维兹迪奇在会见中表示,波方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

    时间:02-26
  • “天宫”建成,中国人的千年“登月梦”还远吗?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天宫”建成,中国人的千年“登月梦”还远吗?  作者 郭超凯 马帅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历时30年,中国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  逐梦苍穹,中国载...

    时间:02-26
  • 夏宝龙会见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夏宝龙在北京会见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双方共同总结了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强调委员会要全面落实中俄元首重要共识,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与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时间:02-26
  • “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科学周刊《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领先的科研城市中继续保持首位。“近年来,中国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质科学领域科研产出的增长速度很快,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在接受本报...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