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焦点访谈:平凡奋斗者 最美铁路人

2023-02-26 12:57:5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中国星罗棋布的铁路线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旅客和货物搭乘列车南来北往,这是一张在繁忙中流动着活力和希望的网络。而为了保证这张网络能够顺畅安全工作,大量铁路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中,有的在千钧一发之际拉下保护动车组列车和旅客生命安全的最后一把闸;有的练就一流客运服务技能,在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运输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有的带领团队拿下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开花结果……

  张家口到北京的G2458次列车正途经一个长隧道,此时列车长吕盼正在教旅客做防止耳震的操,缓解隧道压力造成的耳鸣影响。防耳震操是京张高铁乘务组为旅客提供的一项特色服务,起源于吕盼自己的第一次乘坐这趟列车时的切身感受。

  2019年12月30日,服务北京冬奥会的京张高铁列车正式运营,吕盼是京张高铁开通首发值乘的列车长,在此之前她和同事们已经进行了近百天的脱产培训。京张高铁把原来三小时的车程缩短到50分钟,提速很快,乘务人员也在琢磨怎么把服务水平再相应提高。第一次试乘这趟列车经过隧道的时候,吕盼发现了耳鸣的问题。

  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列车长吕盼:“我利用休息时间去实地测量了一下,经历南口隧道、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长城隧道。这三个隧道加一起是18072米,要7分钟左右的时间经过这三个隧道。”

  长达七分钟的隧道时间——细心的吕盼意识到旅客在乘车中也会遇到耳鸣问题,怎么解决呢?这件事情成为了她的一个心病。有一天吕盼看到同事眼睛不舒服在做眼保健操,她突发奇想,耳朵不舒服是不是也可以做操缓解?

  高强度的系统培训,结合多年的客运服务经验,吕盼和同事增加了多项特色服务:除了防耳震操,远程呼叫器、婴儿安睡床、盲文服务卡等十多项便民特色服务相继推出。吕盼带领团队创建了“雪之梦”服务品牌。在她的带动下,北京北至太子城、北京北至延庆两个奥运列车有七个乘务班组都成为了“雪之梦”品牌的一员,形成了奥运专线上的服务品牌集群。

  如今吕盼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铁列车长。而这在十年前,对她来说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因为吕盼大学学的是民航服务专业,同班同学大都去飞机上做了空姐。毕业前夕一次生病回安徽老家乘坐高铁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吕盼的职业选择。

  吕盼:“我第一次坐高铁,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快。因为我从原来的十多个小时到北京,现在我从北京到家算上去车站的时间只需要5个小时。当时乘务员在验票过程中发现了我身体不舒服,很小的一个细节,就是给我倒一杯水,我就觉得特别温馨。”

  对于学习民航服务专业的吕盼来说,高铁上那位陌生的乘务员的服务方式,很主动也很得体,让她印象深刻并受益匪浅。

  吕盼:“我也没有说乘务员你帮我倒杯水,我有点不舒服,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人家通过观察看到了我不舒服。虽然说只是一杯茶水,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特别感动,觉得特别暖心。”

  一段视频中显示,铁路枢纽郑州火车站三车交会、争分夺秒的场景,在感受交通枢纽巨大承载能力的同时,网友也在惊叹三辆列车高速交会时,穿插而过的稳稳状态。

  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郑小燕:“视频里两列列车非常惊险,好像要迎面撞在一起了,它们会有惊无险地错过去,各自按照各自规定好的径路来走。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这些列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撞在一起,找出来在高铁运行中那些不安全的因素、不准确的数据,让所有列车都按照自己既定的、安排好的径路、速度自己运行。”

  郑小燕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铁列控系统和联锁领域的专家,从事的正是保障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靠运行的调试、维护工作,保证高铁的运行速度和安全。郑州东站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在全国首先建成了纵横交错的“米”字形高铁线路,八条高铁线在此汇聚。

  确保百分之百是挂在郑小燕嘴上的话,也是她的工作准则。高铁的发展在我国主要是近十年的事,在很多技术领域曾经都是空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2016年,郑徐高铁要接入郑州东站,当时郑州东站已经有多条城际线路,如何在保证速度和安全的基础上尽快在枢纽接入新线,难度大,工期紧,之前没有先例。

  风险和挑战一样巨大,郑小燕毫不迟疑地接下这项工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越是艰巨的任务,她越是觉得能学习到更多。

  三个月时间,郑小燕按时完成了郑徐高铁接入枢纽的列控任务,为之后郑州东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郑小燕不仅先后攻克29项高铁列控系统报文、数据配置等重大技术难题,还成功处置340余件高铁新线仿真运行实验等重大安全隐患。

  1月28日,满洲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还没亮,满洲里站的值班人员就开始紧急清理道岔和轨道上的积雪。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站的满洲里站运量持续上涨,运行线路增加到19条,口岸日均办理车数达到1200辆。中欧班列运量也持续增长,如今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已占全国开行总量近三成。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繁忙口岸的值班站长,遭遇恶劣天气会有多么紧张。

  满洲里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自2016年担任值班站长以来,马如铁带领的运转车间二班克服种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创下班组安全周期最长、疏通口岸最好、攻坚能力最强的好成绩。同事们说,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马如铁工作起来就像变了个人,严厉苛刻容不下任何疏漏。而马如铁说,这跟他入职第一年发生的一件事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刚刚入行的马如铁因为疏忽导致车辆排风管阻塞,师傅为给他紧急救场,在零下40多摄氏度低温下用嘴对着风管口吹气缓解归位杆,嘴边的皮肤被冰冷的风管生生粘掉了一层。

  严谨细致的作风伴随着马如铁在基层工作中一步步走过来,而在走上管理岗位后,马如铁创新建立了班组管理“新章法”,在班组实现“凡事有人抓、遇事有人管”既细致又严格的新的管理模式。

  一段段攻坚克难的经历、一个个拼搏奋斗的故事,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最美铁路人”的力量。这些铁路人是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典范榜样,也是所有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的新时代铁路人的生动缩影。他们在大江南北的万里铁路线上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正是每一颗螺丝钉的全力以赴推动着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也正是每一个车轮的滚滚向前,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明确建设思路和重点任务,对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

    时间:02-27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填补研究空白 刷新历史认知

      “哪些研究空白被填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添了哪些实证……日前,“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

    时间:02-27
  • 1331件作品亮相国家级设计大展 中国设计迸发创新活力

      1331件作品亮相国家级设计大展——  中国设计迸发创新活力(深观察)  本报记者 郑 娜   在你眼中,设计是什么?是一张海报、一套盲盒,还是一件服装、一座建筑?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设计所涵盖的领域不断扩展。大到国家形象,小到衣食住行,设...

    时间:02-27
  • 各地接连出台“揽才实招” 人才引进要留住还要用好

      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人才发展新政策——  人才引进,留住还要用好  本报记者 史志鹏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春节假期刚过,上海浦东新区发布了一系列人才发展新政策,提出“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的目标。前不久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也各自对做好今年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新年...

    时间:02-27
  • 太原中院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诉讼生态

      不当“背锅侠”惩治不诚信诉讼  太原中院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诉讼生态   ● 为赢官司编造假证据,恶意串通作伪证,甚至原被告“手拉手”打假官司骗法院……不诚信诉讼把本用以实现公平正义的司法程序当“枪”使,让法院充当不法行为的“背锅侠”,严重扰乱正常司法秩序,损...

    时间:02-27
  • “江淮大运河”的创新密码 探访引江济淮重大水利工程

      2月的江淮大地,生机勃发。在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蜀山复线船闸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远处,被人们称为“江淮大运河”的引江济淮工程雄姿展现,清澈的江水一路北上、奔腾入淮,让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  近70年的酝酿、5年多的建设,2万多名建设者的奋战,2022年12月3...

    时间:02-27
  • 云南纠树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以“小”见严固堤坝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小”见大、以“小”见严,注重抓早抓小、落实落细,分季度分专题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小问题”成风成势;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

    时间:02-27
  •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何为“土特产”?“土”就是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特”就是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尊重...

    时间:02-27
  •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 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作风建设历史新篇章,从一顿饭、一杯酒等具体问题抓起,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刹住了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吃喝歪风。但不良作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如果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  ...

    时间:02-27
  • 过去九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