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农时不负春 新疆大地万象“耕”新

2023-02-26 12:38:51

来源:天山网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

  天山南北纵横阡陌间

  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

  一幅幅春耕图景

  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织就

  一颗颗种子,播下新的希望

  眼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0万亩春小麦播种工作由南向北正式拉开序幕。在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村民李长林家的500亩农田里机声隆隆,农机手驾驶新型施肥播种一体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带、播种、施肥、覆土、平整等工序,一粒粒小麦种子被陆续播撒进土地里。

  2月22日,在轮台县阳霞镇其盖布拉克村的杏园里,伴随着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油菜种子被均匀地播撒到杏树间。该县林业和草原局正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县果园套种油菜种植现场会,技术人员在现场讲述杏树底下套种油菜的好处,手把手地教农民播种和播后管理的技术要点。

  杏园套种油菜是轮台县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的一项关键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杏园小气候环境,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同时,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也达到了保护生态、增加收入的作用。

  一台台农机,轰鸣中犁出新的期冀

  眼下,正值冬小麦追施返青肥的关键期,莎车县生机勃勃的农田里,机声隆隆,唱响了春季生产的“开工曲”。为推进小麦返青,春季分蘖,确保小麦根部生长,该县提早动员各乡镇农民给小麦追施返青肥。在莎车县艾力西湖镇其兰格尔村,记者看到大型施肥机来回穿梭,忙着给小麦追施返青肥,处处是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忙碌景象。

  2月20日,在柯坪县玉尔其乡托万库木艾日克村小麦种植基地,一台大型施肥机正来回穿梭,忙着追施小麦返青肥。村民依沙江·伊斯拉木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提早完成自家5亩小麦返青肥工作

  依沙江·伊斯拉木说:“技术人员从种植到收割期间都会来到田间给我们进行指导,我自己也学会了小麦科学管护技术,相信今年能有个好的收成。”

  一张张订单,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备春耕。眼下新疆农资化肥生产企业进入繁忙季。“订单已排到四五月份,现在满负荷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平均每小时生产尿素60吨,今年已累计生产尿素7.6万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尿素分厂厂长高军亮说,分厂全体员工实行“四班三倒”工作模式,工人紧盯设备,保障一袋袋尿素自动落料装袋,顺着皮带流入库房,再分拨装车运往疆内外。

  在位于第十师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雨润海川高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5条滴灌带生产线和4台地膜机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对滴灌带进行牵引、收卷,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的滴灌带订单是4万件,目前已完成80%;地膜生产任务1000吨,已完成60%。眼下,我们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模式,不间断生产,预计4月底完成全部生产任务,确保满足周边农户春耕生产需求。”该公司负责人冯建国说。

  一条条新辟通道,为春耕送去“粮草”

  连日来,各种农资化肥源源不断地到达和田至若羌铁路且末火车站,和若铁路首次在春耕物资运输中显示出它的“大能量”。

  为全力保障春耕物资通道畅通,且末火车站将化肥纳入重点货物运输,开辟专用运输绿色通道,每日对化肥从运输配空、对位、装车、挂运各环节实行全链条管理,24小时动态掌握物资运输需求,随时做出运力调整,确保不误农时。

  近日,霍尔果斯口岸迎来多列化肥进口货运班列。据了解,化肥进口货运列车经换装编组后,将运往国内重庆等省市,助力当地春耕生产。

  一项项新兴农技,助力丰产又增收

  2月15日,精河县技工学校举办新型职业农民植保无人机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场(街道)120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现场,技术人员围绕植保无人机基础知识、无人机相关管理规范、农业病虫害防治、无人机飞防作业技术规范、维护及保养等理论知识为参训学员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实操演练环节,技术人员为学员们现场演示配药、加药、起降、悬停等环节技术要领。学员们认真观看,虚心求教,现场学习气氛浓厚。

  2月中旬,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亿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辣椒育苗大棚里,点籽生产线上,一台半自动化育苗机械正在不停运转,通过机械化育苗,一小时内可育300盘左右,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近年来,温宿县扎实抓好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全力推动科技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广袤田野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涌动着全新活力的乡村产业发展

  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

  不负农时不负春

  新疆大地 万象“耕”新

  (整合编辑:古丽革乃·艾尔肯 素材来源:央视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山网 喀什零距离 柯坪县融媒体中心 精河县融媒体中心 温宿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填补研究空白 刷新历史认知

      “哪些研究空白被填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添了哪些实证……日前,“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

    时间:02-27
  • 1331件作品亮相国家级设计大展 中国设计迸发创新活力

      1331件作品亮相国家级设计大展——  中国设计迸发创新活力(深观察)  本报记者 郑 娜   在你眼中,设计是什么?是一张海报、一套盲盒,还是一件服装、一座建筑?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设计所涵盖的领域不断扩展。大到国家形象,小到衣食住行,设...

    时间:02-27
  • 各地接连出台“揽才实招” 人才引进要留住还要用好

      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人才发展新政策——  人才引进,留住还要用好  本报记者 史志鹏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春节假期刚过,上海浦东新区发布了一系列人才发展新政策,提出“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的目标。前不久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也各自对做好今年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新年...

    时间:02-27
  • 太原中院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诉讼生态

      不当“背锅侠”惩治不诚信诉讼  太原中院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诉讼生态   ● 为赢官司编造假证据,恶意串通作伪证,甚至原被告“手拉手”打假官司骗法院……不诚信诉讼把本用以实现公平正义的司法程序当“枪”使,让法院充当不法行为的“背锅侠”,严重扰乱正常司法秩序,损...

    时间:02-27
  • “江淮大运河”的创新密码 探访引江济淮重大水利工程

      2月的江淮大地,生机勃发。在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蜀山复线船闸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远处,被人们称为“江淮大运河”的引江济淮工程雄姿展现,清澈的江水一路北上、奔腾入淮,让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  近70年的酝酿、5年多的建设,2万多名建设者的奋战,2022年12月3...

    时间:02-27
  • 云南纠树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以“小”见严固堤坝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小”见大、以“小”见严,注重抓早抓小、落实落细,分季度分专题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小问题”成风成势;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

    时间:02-27
  •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何为“土特产”?“土”就是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特”就是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尊重...

    时间:02-27
  •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 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作风建设历史新篇章,从一顿饭、一杯酒等具体问题抓起,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刹住了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吃喝歪风。但不良作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如果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  ...

    时间:02-27
  • 过去九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

    时间:02-27
  • 人民江山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人民江山  新华社记者  (一)  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党百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风光无限,见证属于人民的高光时刻。  这一刻,星火闪烁,汇聚成炬——“‘七一勋章’...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