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奋进的春天|借水陆空铁全面出山,乘开局之势开放大干

2023-02-21 11:04:07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奋进的春天,贵州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以通道破题开路。新建贵阳至南宁铁路全线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线路开通在望。贵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包头到海南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与沪昆、成贵、云桂等铁路衔接,成为川渝黔及西北地区通往南宁、北部湾、粤西、海南地区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

  开通就是开放!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是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的战略定位之一,高水平开放是实现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铁路:开放通道拓宽

  2月16日,编组55辆满载女鞋、化工品等物资的X8096次列车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安全驶出,经川黔线一路北上,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俄罗斯,这是本月开行的第4列中欧班列(贵州),预计本月共开行6列,较去年同期增长50%。

  中欧班列(贵州)自2023年以来,单趟列车由原来的50辆增加到55辆,较之前单列增加了10%的运量,截至目前,今年共开行8列,发送货物632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运输增长了1426吨,同比增长29.13%。

  依托自身优势,瞄准东南西北4个方向,贵州全力提升西南区域开放枢纽作用,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

  向北,贵州实现中欧班列每月4列图定开行,线路覆盖莫斯科所有站点和欧洲腹地马拉、汉堡、布达佩斯;向西,“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过境模式在贵阳落地,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可通过多式联运经中老铁路至我国境内中转,再由中欧班列出境;向东,与广州港集团、湛江港集团、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沿海港口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贵阳国际陆港——广州港黔粤班列实现双向开行;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贵州成为区域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通道物流网络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

  2022年8月27日,贵阳国际陆港发出首列黔粤班列,标志着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运行。作为沿海港口功能在内陆的延伸,贵阳国际陆港可不断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服务质量,着力推进通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平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16日,贵州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贵阳国际陆港建设、贵阳综保区建设、拓展供应链物流平台、企地对接合作、智慧交通合作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水运:潜能不断释放

  2月3日,乌江水运2023年“第一船”启运,27艘满载黄磷渣的500吨级货船从余庆县境内沙湾码头陆续发航,运往重庆涪陵沿江的水泥厂,总共15000吨。

  “贵州有港口码头208个,年货运吞吐能力3803万吨。今年乌江水运要力争完成既定的120万吨运量。”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齐说。目前,乌江水运已投入500吨级货船近130艘,运力达6.5万吨。

  同日,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贵州加快构建适应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水运体系,以及塑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的强力举措,标志着贵州水运发展潜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乌江是贵州北上长江的重要出省水运主通道,于2021年全线复航;2022年6月,思南港区邵家桥码头正式开港,这是乌江复航后,贵州投入运营的首个“港口园区化”项目。乌江水运复苏两年多来,共发出货船近1500航次,运送货物超过65万吨。

  另一边,红水河上连滇黔桂,下连粤港澳,是西南地区通江达海距离最短的一条水运通道,流域内的望谟港是贵州规划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港口之一。立足资源优势,当地正大力打造精品果业产业园、红色旅游景点、港口观光设施等。

  截至2022年,贵州共建成航电枢纽6座、便民码头220座、渡改桥150座、溜索改桥15座,贵州航道里程3954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管理里程突破1000公里。

  航空:规模持续扩大

  春节刚过,铜仁德江机场全面复工,每日有200余台机械、300多人参与作业。预计今年8月份将进入航站建筑建设,全年完成总投资5.5亿元。

  铜仁德江机场是贵州“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21.5亿元,预计2024年9月底完成飞行区竣工及行业验收,建成后能满足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0吨、飞机起降4762架次的目标设计。

  目前,贵州“一干十支”机场布局形成,实现民用运输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

  今年春节假期,贵阳机场共计运输旅客26.33万人次,起降航班2000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27%、5%。此前,贵阳机场已相继开通了贵阳至泰国、贵阳至香港的国际客运航线,对促进贵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贵阳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贵阳机场已迈入大型机场行列,成为推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贵阳机场已具备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超3000万人次、货邮25万吨、飞机起降24.3万架次的能力,形成了双跑道“比翼齐飞”、航站楼“三位一体”的全新格局。

  “我们将集中力量强化开放通道的联通,紧抓口岸建设,聚焦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双龙航空港经济发展。”贵州双龙航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李伟说,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开通国际客运、货运航班,新增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航线,提高国际经贸往来便利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严惩“打假官司” 中国检察机关5年间纠正虚假诉讼案件约4万件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因严重损害诉讼秩序和司法权威,被称为民事诉讼中的“毒瘤”。记者21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纠正虚假诉讼案件约4万件。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最高检...

    时间:02-21
  • 太阳鸟时评:深耕“三农”,让广袤田野欣欣向荣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深耕“三农”, 让广袤田野欣欣向荣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从黄淮平原,到荆楚大地,在希望的田野,亿万农民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开始新一年的耕耘,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

    时间:02-21
  • 长三角示范区国土空间总规获批,跨行政区融入“一张图”难在何处?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浦帆)在21日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介绍,近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

    时间:02-21
  • 冷空气南下横扫长三角 升温“狂飙”变降温“速滑”

      中新社南京2月21日电 (记者 杨颜慈)随着冷空气南下横扫中国长三角地区,“春日体验卡”暂停发放。21日起,长三角多地气温从一路升温“狂飙”到连夜降温“速滑”,陷入冬春“拉锯战”。在冷暖空气交替下,长三角气温从“2”字头跳水回到个位数,春天将暂缓报到。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随着冷空气过境南下,其...

    时间:02-21
  • 中方谈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乌克兰:大国应为劝和促谈创造条件而不应火上浇油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乌克兰并与乌克兰总统见面,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关于你提到拜登总统访问乌克兰的情况,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乌克兰危机爆发近一年来的事实表明, 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对话谈判才是解...

    时间:02-21
  • 2022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超3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部、国家统计局2月20日下午在北京共同举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实施10周年工作座谈会。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稳居世界第二。  创新调查制度持续监测评价显示,1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事...

    时间:02-21
  • 广西桂林台商:希望回家路越来越近

      中新网桂林2月21日电(欧惠兰)广西桂林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金财表示:“我已有3年没回台湾了,我们迫切希望能尽快开通广州、深圳至台湾的直航线路,让回台湾的路途更近一些,很多朋友也在问何时开通这些航线。”  高金财说,现在协会一些台商台胞及家属也需要回台湾,希望在开通这些航线同...

    时间:02-21
  • 秦刚:《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展现中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2月21日,外交部长秦刚出席“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秦刚指出,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展现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

    时间:02-21
  • 中国史前史的谜团正在被慢慢打开

      中国历史的一种读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niwei@chinanews.com.cn)  发于2023.2.13总第107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这几年,有一类中国历史著作广受欢迎,这类著作聚焦中国上古史,以严谨的考古材料为基底,重新叙述中国史前时期的历程。较为著名的有去年出版的《翦商》,考古学者许宏的《...

    时间:02-21
  • (台青话融合)台青殷伊玲的文创时光:让中华文化宝藏走进万千百姓家

      中新社南京2月21日电 题:台青殷伊玲的文创时光:让中华文化宝藏走进万千百姓家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在南京市首屈一指的综合购物中心德基广场内,一间古朴的木栅文创小屋在国际大牌和潮牌的商铺中格外抢眼。以《金陵图》为创意源泉打造的文创产品布满店铺,吸引往来行人驻足。在小屋中将古老与现...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