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2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超3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

2023-02-21 16:1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部、国家统计局2月20日下午在北京共同举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实施10周年工作座谈会。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稳居世界第二。

  创新调查制度持续监测评价显示,1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主要体现为R&D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科技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区域创新高地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等方面。

  其中,R&D经费投入快速增加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稳步增长,2022年基础研究经费达到1951亿元,是2012年的3.9倍,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6.32%,连续稳定在6%以上。

  科技人才结构更加优化方面,2021年,中国R&D人员总量为572万人年,是2012年的1.8倍,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由2012年的43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77人年。当中涌现一批世界顶尖科技人才,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1169人次。

  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方面,2021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占世界比重为24.8%,比201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专利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PCT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9万件增至2021年的6.96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294亿元,是2012年的5.8倍。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技术创新企业数达到20.9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为47.4%,比2016年提高15.7个百分点,整体创新活跃度已接近欧盟平均水平。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比重达到76.9%,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至2021年的33万家。2021年有683家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在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领域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企业

  据了解,10年来,由中国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统筹、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已经建立并持续完善,目前形成包括统计年鉴资料、监测评价报告等系列化创新调查产品,正式出版物达100多本,有效服务各方面需求。在国家层面,每年连续发布国家创新指数,综合监测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和成效;在区域层面,对全国31个省份、173个高新区、103个创新型城市等开展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在创新主体层面,对全国100多万家企业、2400多所高校、6800多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开展监测评价并持续发布报告。

  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创新调查成果也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创新的重要“窗口”。(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集中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近期集中发布,共发布50万个网络版条目、10卷纸质版图书,修订更新了部分中国主题英文条目,标志着百科三版这一新时代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  百科三版编纂出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

    时间:02-21
  • 第126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新华社昆明2月21日电(记者王研)21日,3艘中方执法艇分别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哈、关累码头启航,标志着第126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正式启动。  此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在中方53102艇设置编队指挥所,中国、老挝、泰国三方指挥长率队在指挥所共同指挥行动,缅方以视频方式参与。行动...

    时间:02-21
  • 中共代表团访问丹麦

      新华社哥本哈根2月21日电 应丹方邀请,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率中共代表团于2月18日至21日访问丹麦,分别会见温和党主席、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社民党总书记里伯格,外交部常秘叶普等丹政党政要,面向丹社会各界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宣介会。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丹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推动中欧关系...

    时间:02-21
  • 台湾南部遭遇30年来最严重干旱 农民权益保障成为首要之务

      中新社台北2月21日电 台湾南部地区近期降水稀少,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称当地正在遭遇30年来最严重干旱,并于日前决定自3月1日起减量供水。台专家称农民权益保障成为首要之务。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21日报道,台湾南部距离前一次24小时降雨超过200毫米的大暴雨等级,已逾550天。南部...

    时间:02-21
  • (两会前瞻)做“必答题”,法治中国如何按下“加速键”?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做“必答题”,法治中国如何按下“加速键”?  中新社记者 邢翀  扫黑题材剧《狂飙》开年引发追剧狂潮,其出圈大热折射出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新征程上,如何更好求解法治中国这道“必答题”,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无疑是重要的观察窗口...

    时间:02-21
  • 学习语 | 笃定信心、稳中求进

      《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文章将“预期”和“信心”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和发力方向,纲举目张,进行了...

    时间:02-21
  • 联播+|解决“卡脖子”问题 总书记指明方向

      |联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

    时间:02-21
  • 科研部门公布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阶段性成果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1日电(记者张晓龙)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在距今30万年形成、塔里木盆地浮尘可影响到华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在21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科研部门相关负责人公布了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据此次科考牵头单位负责人、中国...

    时间:02-21
  • 新一轮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教育部近日启动新周期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从全国遴选了300位教师校长作为培养对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家单位作为培养基地,进行为期三年的连续性系统化培养。本期“双名计划”在18—20日举行了开班活动,活动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新目标,一起来了解。  面向各区域多学段培...

    时间:02-21
  • 秦刚:安全不是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更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秦刚表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史所罕见的多种风险挑战,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困境。“世...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