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聚焦“一老一小”民生热题 江苏省政协委员密集发声

2023-01-15 20: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朱晓颖)“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正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两会上,江苏省政协委员围绕“一老一小”民生热题密集发声。

  小有所托、小有所育

  江苏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大学教授郑丽敏关注到,普惠托育服务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在郑丽敏看来,需以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

  郑丽敏举例说,要拓展“社区服务+托育服务”“物业服务+托育服务”,加强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指导做好托育机构登记备案,推动“互联网+托育服务”应用。建立完善属地管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综合监管机制。

  紧盯孩子们的餐桌,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委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徐国华,提出了加快建设校园无菌无接触营养餐饮供应链体系与服务平台的建议。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南京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566亿元,共新开办高中(校区)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6所、幼儿园271所。到2025年,南京将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万个以上。校园餐饮的安全溯源、餐食搭配、制餐流程、就餐方式、送餐模式等问题均无小事,牵动家长们的心。

  徐国华建议,加快推进校园无菌无接触营养餐饮供应链体系、服务平台的创新实践,优先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点。推进以物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供应链为支撑的“片区中央厨房节点+末端智能配送网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食品可溯源、生产可视化、物流可监控、人员可管理,切实保障饮食安全。

  对“双减”后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宿迁市委会主委、宿迁市审计局局长王新明认为,只有课堂改变,学生才会改变,要积极推进课堂改革,让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延时服务选项;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育督导,科学规划普职教育体系。

  老有所养、老有所尊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会常委、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边霞认为,要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

  边霞介绍,长期护理保险是备受美国家庭欢迎的险种之一,德国、法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业发展势头也很好。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新的阶段,独生子女赡养负担加重,年轻人工作繁忙,照顾老年人时间减少。多重因素下,长期护理保险行业很有市场前景。

  “目前,江苏有9个城市相继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各地差异明显”,边霞建议,不断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对象,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渠道、支付标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评估,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走向成熟提供决策依据。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淮安市委会主委、淮安市民政局局长李萍建议,优化社区养老支撑政策体系,稳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预期,打造社会服务的教育、医疗、养老体系。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泰州市委会主委、泰州市住建局副局长周国翠提出,要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建议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软硬件建设,合理统筹空置住房资源,因地制宜,科学推进财政支持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江苏省政协委员保海燕认为,可以推广“时间银行”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养老模式。推进“时间银行”信息化建设。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时间银行”线上平台,依靠数字技术,实现“时间银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与无法篡改的独特优势,实现“时间币”的跨地区、跨时间通存通兑,提升社会公信力,提高民众参与度。(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汉魏洛阳城发现240座北魏时期皇家仓窖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遗址内发现大量北魏时期仓窖遗迹,目前已勘查出240座,为北魏皇家府库。这是汉魏洛阳城内首次发现仓储类建筑遗迹,也是目前国内所确知等级最高的古代仓储类建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队长刘涛介绍,为进一步探索汉魏...

    时间:01-16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继续影响华南等地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今天(16日),江南大部、华南、贵州、云南东部等地仍有4~6℃降温,其中,福建东部、广东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8~10℃。虽然一些地方继续降温,不过,今年的首场寒潮已经接近尾声,较强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中央气象台昨天18时解除了寒潮蓝色预警。降水方面,今天,江南东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部、...

    时间:01-16
  • 新华述评: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面对世纪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全局、果断决策,从疫情之初就把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

    时间:01-16
  • 更多粮田变良田

      更多粮田变良田(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

    时间:01-16
  •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权威访谈)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光荣使命。今年...

    时间:01-16
  • “新疆各族人民都享有良好人权保障”

      一段时间以来,外国驻华使节及高级外交官访问新疆,参观清真寺、伊斯兰教经学院、博物馆、老城改造、基层社区、科技企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项目等,同当地宗教人士、教培中心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繁荣、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

    时间:01-16
  • “数智触角”延伸到基层

      “多端联动”协同打通接诉即办,“绿色积分打卡”驱动垃圾分类共治,“精细化人口分析”优化群租房治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正赋能基层治理,助力提高办事效率,让百姓生活更舒心。  居民幸福感提升  “处理速度真快,才一会儿工夫,被撞歪的树就被扶正...

    时间:01-16
  • 牢记嘱托培养高层次人才 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清华大学】   “作为一名外籍工程师,我目睹了中国不仅在技术方面,而且在服务的可持续性、成本控制和质量保障等许多方面,都在大步向前发展。若非亲眼见证这些转变,真的令人难以置信。”2022年11月14日,曾在“硅谷”工作的法国工程师、...

    时间:01-16
  • 自觉履行使命担当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清华大学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履行使命担当,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

    时间:01-16
  • 超大型盾构机的“中国心” 走近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团队

      超大型盾构机的“中国心”  走近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团队  穿山越岭、过江跨海……有着“世界工程机械之王”之称的盾构机,是开挖隧道的神器,在地铁、高铁、水利等基建领域大展神威。  作为基建大国,我国虽然已经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却长期依赖进口。令人振奋的是...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