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2023年,这些“友谊使者”回家了!

2023-11-09 23:57: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9日电(何路曼 岳杰羽)北京时间9日深夜,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它们的雄性幼崽“小奇迹”抵达中国成都。

  作为最新结束“出差”回国的大熊猫,它们的归家一方面令当地民众依依不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2023年即将过去,今年共有多少在外旅居的大熊猫回到家乡了?

  时间:当地时间2月21日

  主角:旅日大熊猫“香香”

资料图:大熊猫“香香”。

  “香香”于2017年6月出生在日本上野动物园,父母分别为中国旅日大熊猫“比力”与“仙女”。

  “香香”在日本人气颇高,深受日本市民的喜爱。在最后的参观日当天,许多游客在平均2分钟的规定参观时间内一边流泪,一边说着“再见”、“谢谢”等,与“香香”告别。

  时间:当地时间2月22日

  主角:旅日大熊猫“永明”与双胞胎女儿“樱滨”和“桃滨”

当地时间2月22日,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冒险世界”,大熊猫“永明”和它的双胞胎女儿“樱浜”“桃浜”被关进笼子里,准备启程回国。

  “永明”于1992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1994年为了中日合作繁殖研究来到日本。“永明”和大熊猫“梅梅”(2008年去世)诞下6个孩子,后又与大熊猫“良滨”育有10子,一共是16只熊猫的父亲。

当地时间2月21日,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冒险世界”为即将返回中国的旅日大熊猫“永明”和双胞胎女儿“樱浜”“桃浜”举行了送别活动。图为“永明”享受着竹子大餐。

  离日前一天,日本和歌山县白滨町的休闲乐园“冒险世界”为 “永明”父女举行了送别仪式,工作人员和游客都表达了感激和不舍之情。

  时间:当地时间4月26日

  主角:旅美大熊猫“丫丫”

5月29日,大熊猫“丫丫”回到北京动物园。中新社发 付卓新 摄

  “丫丫”于2000年在北京动物园出生,并于2003年前往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动物园,开始旅居生活。

  2023年4月8日,数百人在孟菲斯动物园中国馆参加了“丫丫”的欢送会,他们向“丫丫”道别,并在告别信上签名。

  时间:当地时间7月25日

  主角:旅法大熊猫“圆梦”

7月24日,“圆梦”在博瓦尔动物园。

  2017年8月4日,“圆梦”在法国圣艾尼昂市博瓦勒野生动物园出生,它是首只在法出生的大熊猫。同年12月4日,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为4个月大的“圆梦”举行了命名仪式,她本人也成了“圆梦”的“教母”,并在“圆梦”离法时专程到机场送行。

  “圆梦”的名字由中法两国共同选取,寓意“梦想成真”,也寄寓着中法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

  时间:当地时间8月29日

  主角:旅马大熊猫“谊谊”、“升谊”

4月15日,位于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内,即将迎来两岁生日的熊猫幼崽“升谊”(左)正在和母亲“靓靓”(右)戏耍。

  “谊谊”“升谊”分别于2018年和2021出生在马来西亚动物园。8月29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马来西亚自然资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副部长范长锡,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主席扎哈林等官员出席了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为“谊谊”、“升谊”举行的运返送别仪式。

  时间:当地时间9月27日

  主角:旅荷大熊猫“梵星”

资料图:2021年,旅荷大熊猫“梵星”满周岁。

  “梵星”出生于2020年,是首只在荷兰出生的大熊猫。它的父母“星雅”和“武雯”2017年4月抵达荷兰,在欧维汉兹动物园安家,大熊猫从此成为欧维汉兹动物园和雷嫩市的象征。

  “梵星”的名字分别取自荷兰画家梵高和它的父亲“星雅”,“星”字也寓意梵高的名作《星空》。临行当天,动物园为“梵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数百名荷兰民众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时间:2023年12月

  主角:旅英大熊猫“甜甜”“阳光”

    资料图: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中的大熊猫“甜甜”享用特制的圣诞树形状的蛋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还将有两只旅居英国爱丁堡的大熊猫“甜甜”和“阳光”返回中国

资料图:大熊猫“阳光”吃午餐。中新社发 张浪 摄

  2011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达成协议,“甜甜”和“阳光”被一同租借给爱丁堡动物园,租借期为10年,后因疫情两只大熊猫延期回国。

  截至10月24日,据国家林草局数据,中国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达63只。据对中国大熊猫旅居的19个国家共23家境外合作机构进行的实地检查评估显示,中国旅外大熊猫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大熊猫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表示,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可以说是友谊的使者和桥梁。中国同很多国家开展大熊猫的保护合作研究,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的保护水平,促进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中方会继续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合作伙伴一道,为保护濒危物种加强合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日本吐噶喇群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1日报道,当地时间当天22时02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群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4,震源深度20公里。(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刘茁野)...

    时间:11-11
  •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5.5级地震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量,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时35分),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南纬17.9度, 东经168.115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冯朗舒)...

    时间:11-11
  • 伊朗总统时隔11年访问沙特 出席峰会讨论加沙局势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 综合消息:当地时间11日,伊朗总统莱希抵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讨论加沙局势。这也是伊朗总统自2012年以来首次访问沙特。  沙特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称,将于当天在利雅得举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  据沙特媒体“阿拉伯新闻网(Arab News)...

    时间:11-11
  • “兰亭——中国工笔画展览”在莫斯科举行

      中新社莫斯科11月11日电 (记者 田冰)“兰亭——中国工笔画展览”10日晚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活动由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莫斯科工笔画爱好者俱乐部共同举办,展出50位工笔画家(含3位中国老师)近年来精心创作的绘画、扇面等百余幅作品,活动期间并举办3场大师班活动。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湛表现形式之一,...

    时间:11-11
  • 伊朗总统抵达沙特 为2012年来首次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11日,伊朗总统莱希抵达沙特阿拉伯,他将出席在利雅得举行的伊斯兰合作组织(OIC)峰会,届时将就巴以问题和加沙地带的危机展开讨论。资料图:伊朗总统莱希。  据沙特《阿拉伯新闻报》此前报道,莱希此行是自2012年以来,伊朗总统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

    时间:11-11
  •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访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达贾  人民网迪拜11月11日电 (记者管克江)“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正走在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上。”近日,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达贾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

    时间:11-11
  • 澳大利亚总理时隔七年再访华,澳专家:别再透过“滤镜”看中国

      导读  日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标志着近年来濒临破裂的中澳关系出现了显著改善。澳大利亚的对华态度长期受安全关切和经济利益两大矛盾因素左右。本届澳大利亚政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长期以来澳方肆意指责中国的敌对做法,但偏见并未完全消失,加之美澳共同推高贸易壁垒令中澳关系暗藏风险。澳大利亚应从现实出...

    时间:11-11
  • “一带一路”倡议迈入新十年:沿着正确道路再创辉煌

      导读  过去十年来,中国与其他相关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该倡议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走向海外的机会;另一方面,一些“一带一路”项目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债务等问题。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携手努力,将合作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力争...

    时间:11-11
  • 中方呼吁将一切努力汇聚到巴以停火止战这一目标

      中新社联合国11月10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0日举行巴以局势紧急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说,中方呼吁各方,特别是对当事方有独特影响的大国,摒弃一切地缘政治考虑和双重标准,将一切努力汇聚到巴以停火止战这一目标上来。  张军说,此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35天,形势还在继续恶化之中。当包括4000多名儿童在内的上万人被...

    时间:11-11
  • 以色列修正以方死亡人数 世卫称加沙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丧命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 综合消息:以色列方面10日表示,已将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方死亡人数由此前的约1400人修正至约1200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0日称,加沙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丧命。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10日表示,以色列将以方死亡人数修正至约1200人,原因是有很多遗体身份不明,以...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