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2023-11-10 03:31:48

来源:工人日报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造成了巨大隐性成本,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报告敦促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以应对气候危机、贫困、不平等和粮食不安全等问题。

  一

  在最新发布的这份《2023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154个国家的农业粮食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的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每年高达10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7.177元),相当于全球GDP的近10%。

  报告称,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对低收入国家影响最为严重,规模可达相关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及12%,高收入国家则低于8%。在低收入国家,与贫困和食物不足相关的隐性成本规模最为显著。

  与这份报告相呼应,联合国多个机构不久前联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计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比2019年增加1.22亿人,其中西亚、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饥饿状况正在加剧。报告警告说,到2030年,全球预计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非洲形势尤为严峻。

  此外,据联合国估计,全球生产的几乎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近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新冠疫情加剧了国家间与地区之间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贫富差距,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有进一步落后的风险。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东、北非和东欧地区主任弗莱舍此前警告,“全球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二

  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受到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经济衰退、化肥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报告,过去30年里,各类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约为3.8万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损失1230亿美元,占全球每年农业总产值的5%。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一些农业主产区遭遇灾害天气,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另一主要症结在于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粮食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巨大落差。

  过去几十年,全球近80%的谷物生产集中在十几个国家。这种粮食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则比较分散的供需格局,使得国际粮食市场极易受到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加大了粮食的不安全程度。

  去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影响,乌克兰、俄罗斯等“世界粮仓”的动荡打破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脆弱平衡,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阻碍,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堵塞。此外,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生产资料的化肥出口,也受到这场冲突的持续影响。

  在多重因素持续影响下,连接全球粮食生产与需求的供应链屡屡中断;再加上新冠疫情期间及其后美欧多国货币“放水”,使得全球通胀高企,共同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一路飙升,许多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遭遇愈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三

  “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弱势群体付出了代价,必须改变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发出警告。

  古特雷斯列举了三个关键的行动领域:首先是对可持续粮食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他呼吁各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每年至少投入5000亿美元,为所有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其次,各国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保持食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和出口限制;第三,减少粮食体系碳足迹。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迫在眉睫。各方应努力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他表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努力涉及农业、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贸易和营养等多个部门,各国要加大协调力度,使治理流程和政策连贯协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合力。

  科技创新对于加速全球农业与粮食体系转型非常重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创新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采取了设立首席科学家作为该组织的核心领导层,建立首个创新办公室,通过首个科学与创新战略、举办科学创新论坛等一系列行动。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支持育种技术创新,保护气候韧性作物和当地作物的多样性,力争使科学技术与创新发挥更重要作用。(梁凡)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西兰华媒:中国“双11”将席卷新西兰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新西兰“乡音”网报道,“双11”最初是中国人庆祝单身的日子,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零售现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线上和线下促销活动之一,“黑色星期五”和“剁手星期一”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中国“双11”要来了,新西兰消费者也期待折扣。图片来源于新西兰先驱网截图。  虽然这一活动在新西兰相对较新,但比...

    时间:11-10
  • 泰国旅游城市清迈发生交通事故致2死10伤

      中新社曼谷11月10日电 (记者 李映民)当地时间10日上午,泰国著名旅游城市清迈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在行驶途中翻车,导致2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发生在当天9时30分左右。在从清迈府开往夜丰颂府途中,该面包车由于失控而冲出道路并翻覆。  当地防灾减灾办公室在接到救援通知后立即组织多支救援队伍赶赴现场。救援...

    时间:11-10
  • 乌媒:俄军“米格-31”战机升空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RBC-乌克兰通讯社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部当地时间10日发布消息称,由于俄军“米格-31”战机起飞,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另据乌克兰“Strana.ua”新闻网报道,警报首先在基辅、文尼察等多地拉响,随后扩散至全国。  乌媒称,俄军米格-31战机可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很难被击落。乌军...

    时间:11-10
  • “阿波罗8号”指令长博尔曼逝世 曾完成人类首次载人绕月飞行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9日发布消息,曾指挥首次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的宇航员、“阿波罗8号”指令长弗兰克·博尔曼(Frank Borman)日前离世,终年95岁。资料图:弗兰克·博尔曼。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  据路透社介绍,博尔曼的职业生涯始于美国空军,曾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

    时间:11-10
  • “中国市场对国际矿业公司非常重要”——访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 (记者赵益普)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斯陶斯赫尔姆(中文名石道成)日前在上海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力拓集团一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希望借助进博会继续深化同中国伙伴们长期、密切的合作。“中国市场对于力拓乃至所有国际矿业公司而言都非常重要。中国...

    时间:11-10
  • 韩媒:权志龙脱毛后接受毒品检测 警方怀疑其试图毁灭证据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韩联社当地时间10日报道,韩国涉嫌吸毒的歌手G-DRAGON(权志龙)日前在除头发外全身脱毛的情况下接受毒品检测,警方怀疑其试图毁灭证据。  报道援引韩司法界消息称,涉嫌违反《毒品类管理法》的权志龙6日主动前往仁川警察厅毒品犯罪侦查科,并接受了首次调查。警方对其进行尿液检测,当天出炉的快速试剂检测结...

    时间:11-10
  • 巴西互联网指导委员会董事会成员:中国互联网发展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

      人民网嘉兴11月10日电 (记者符园园)“短短的几年内,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巴西互联网指导委员会董事会成员拉斐尔·伊万格利斯塔在乌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受了人民网专访,他认为,中国在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制定公共政策以保障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全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巴...

    时间:11-10
  • 普京突访俄南部军区总部 听取特别军事行动进展汇报

      中新网11月10日电 综合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10日表示,俄总统普京在结束对哈萨克斯坦访问后,未作通知突然到访俄南部军区总部,并与俄高级指挥官举行闭门会议。视察期间普京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会面。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据介绍,俄南部军区总部位于顿河畔罗...

    时间:11-10
  • 以色列国防军:消灭哈马斯精锐部队“努赫巴”成员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0日发布消息称,以军消灭了部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锐部队“努赫巴”成员。  报道称,这些人参与了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以军行动是根据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提供的情报进行的。  此外,以军还称,在另一起行动中消灭了19名计划发动袭击的哈马...

    时间:11-10
  • 俄副外长警告:美方行为或导致美俄外交关系降级甚至断交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表示,美国政府的行为可能导致美俄外交关系降级甚至断交。  据报道,里亚布科夫称,“我们确实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外交关系危机,这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我们需要仔细调整和验证我们采取的行动,以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  他指出,“我们的领导...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