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2023-11-10 03:31:48

来源:工人日报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造成了巨大隐性成本,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报告敦促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以应对气候危机、贫困、不平等和粮食不安全等问题。

  一

  在最新发布的这份《2023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154个国家的农业粮食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的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每年高达10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7.177元),相当于全球GDP的近10%。

  报告称,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对低收入国家影响最为严重,规模可达相关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及12%,高收入国家则低于8%。在低收入国家,与贫困和食物不足相关的隐性成本规模最为显著。

  与这份报告相呼应,联合国多个机构不久前联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计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比2019年增加1.22亿人,其中西亚、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饥饿状况正在加剧。报告警告说,到2030年,全球预计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非洲形势尤为严峻。

  此外,据联合国估计,全球生产的几乎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近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新冠疫情加剧了国家间与地区之间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贫富差距,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有进一步落后的风险。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东、北非和东欧地区主任弗莱舍此前警告,“全球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二

  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受到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经济衰退、化肥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报告,过去30年里,各类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约为3.8万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损失1230亿美元,占全球每年农业总产值的5%。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一些农业主产区遭遇灾害天气,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另一主要症结在于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粮食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巨大落差。

  过去几十年,全球近80%的谷物生产集中在十几个国家。这种粮食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则比较分散的供需格局,使得国际粮食市场极易受到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加大了粮食的不安全程度。

  去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影响,乌克兰、俄罗斯等“世界粮仓”的动荡打破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脆弱平衡,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阻碍,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堵塞。此外,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生产资料的化肥出口,也受到这场冲突的持续影响。

  在多重因素持续影响下,连接全球粮食生产与需求的供应链屡屡中断;再加上新冠疫情期间及其后美欧多国货币“放水”,使得全球通胀高企,共同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一路飙升,许多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遭遇愈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三

  “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弱势群体付出了代价,必须改变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发出警告。

  古特雷斯列举了三个关键的行动领域:首先是对可持续粮食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他呼吁各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每年至少投入5000亿美元,为所有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其次,各国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保持食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和出口限制;第三,减少粮食体系碳足迹。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迫在眉睫。各方应努力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他表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努力涉及农业、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贸易和营养等多个部门,各国要加大协调力度,使治理流程和政策连贯协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合力。

  科技创新对于加速全球农业与粮食体系转型非常重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创新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采取了设立首席科学家作为该组织的核心领导层,建立首个创新办公室,通过首个科学与创新战略、举办科学创新论坛等一系列行动。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支持育种技术创新,保护气候韧性作物和当地作物的多样性,力争使科学技术与创新发挥更重要作用。(梁凡)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1月10日中哈相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2023年11月10日上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联检大厅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后的首批入境旅客。  2023年5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框架下,中哈双方在中国西安签署了《哈中政府之间相互免签证协定》,定于2023年11月10日生效。根据协定,中国公民...

    时间:11-10
  • 日本前众议长细田博之去世 刚卸任不满一月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10日报道,日本众议院前议长细田博之去世,终年79岁。图片来源: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截图  公开信息显示,细田出生于1944年,历任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干事长以及自民党内主要派阀之一的清和政策研究会会长等职。  2021年11月,细田开始担任众议院议长,但在2023年7月至9月曾两次因脑梗塞...

    时间:11-10
  • 国际识局:以军在加沙战术性局部暂停,一图看懂巴以冲突走向

      中新网11月10日电 自当地时间10月7日以来,新一轮巴以冲突已过去一个月。截至目前,巴以双方已有超1.2万人死亡。冲突给巴以双方带来重创,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已成为数十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  以色列国防军11月9日晚发表声明说,出于为加沙地带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考虑进行了“战术性局部暂停”,这一暂停在时...

    时间:11-10
  • 复旦-拉美大学联盟第五届年会在巴西坎皮纳斯举行

      中新网坎皮纳斯11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当地时间11月9日,复旦-拉美大学联盟(FLAUC)第五届年会暨研讨会在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地区)数十位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程中,就中国和拉美国家社会发展的多项议题展开研讨。11月9日,复旦-拉美大学联盟年会在巴西坎皮纳斯举行,图为会场。邹...

    时间:11-10
  • 以色列国防军:打死一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援引以色列国防军9日消息称,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中,打死了一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资料图:以色列装甲部队在加沙地区推进。  以军介绍称,被打死的指挥官名叫易卜拉欣·马格西卜,他在哈马斯中主要负责指挥反坦克导弹的相关行动。  以军还表示,他们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

    时间:11-10
  • 印巴再次交火!印度:一名印军士兵死亡,已向巴方交涉

      中新网11月10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日,印度官员称,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一名印度边防部队人员在冲突中死亡。  据美联社援引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当局的话说,巴基斯坦士兵在当地时间8日晚向查谟地区的印方边境哨所“无端”开火,使用的武器包括迫击炮和机关枪。资料图:印度军队。  印度边防部队在一份声明中...

    时间:11-1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有需要将进一步收紧政策

      中新社华盛顿11月9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9日在华盛顿出席会议时表示,如有需要,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收紧政策。  鲍威尔当天出席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举办的研究会议并发表讲话。鲍威尔表示,美联储致力于通过货币政策最终将通胀率降至2%,目前来看,实现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

    时间:11-10
  • 外媒: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地带进行“战术性局部”停火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日,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表示,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北部的战斗中每天实行4个小时的“人道主义暂停”。当地时间11月7日,在布雷吉的 Salah al-Din 街上,一名妇女在离开加沙城逃向加沙地带南部的路上,举起一件白色T恤,试图防止被枪击。据报道,自10月7日以来,巴以冲突已持续一个月,巴勒斯坦...

    时间:11-10
  •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5.5级地震 震源深度60千米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0日04时53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纬5.50度,东经145.90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11-10
  • 欧盟诉苹果公司巨额逃税案再掀波澜 欧洲法院顾问建议将案件发回重审

      中新社布鲁塞尔11月9日电 (记者 德永健)欧盟诉苹果公司巨额逃税案再掀波澜,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一名法律总顾问9日就案件发表意见书,建议撤销此前“苹果公司无需补缴税款”的判决,将案件发回下一级的欧盟普通法院重审。  欧洲法院当日公布法律总顾问乔瓦尼·皮特鲁泽拉(Giovanni Pitruzzella)发表的意见书。作为欧洲...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